駱巍
摘要:為深入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適應國家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探索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新路徑,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北京市于2014年啟動開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試驗,我校是首批兩個試驗中職學校之一。培養具備較高護理職業能力及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高端護理人才,貫通培養院校必須與醫院護理文化實現有效對接及融合,對促進學生樹立職業理想,培養職業情操,提升護理技術技能,促進學生職業素養全面發展有著積極作用。鑒于此,本文對貫通培養護理教育與醫院護理文化的對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貫通培養護理教育;醫院護理文化;對接
貫通培養模式是北京市首創的職業教育新模式,是一種整體設計、系統培養、貫通實施、院校合作、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機制,是適應首都社會經濟發展要求而產生的創新教育模式。我校主要與首都醫科大學對接,以“3+3+2”一體化貫通模式聯合培養護理專門人才,使學生在一體化貫通培養模式下,培養學生較強的護理職業能力,能夠很好的勝任護理工作,又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發展潛能及職業轉換能力,使其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一、貫通培養護理教育中,醫院護理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護理價值觀。護理文化包含了護理價值觀、護理行為、護理形象及護理制度。護理價值觀是護理文化中的重點內容,價值觀體現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與信念,對護理行為具有直接影響,是考量職業行為的重要依據。貫通培養護理教育融入醫院護理文化對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非常有利。
(二)促進學生職業理想的樹立。貫通培養學生入學時年齡較小,有利于職業理想的樹立、專業思想的鞏固。醫院護理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學生切實體驗到護理實踐中專業知識技能與責任心的重要性,感受到護理職業的高尚與偉大,在使命感、榮譽感的影響下,產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在明確的學習目的性作用下提高學習自主性。
(三)引導學生樹立以人為本理念。現代醫院護理文化注重以病患為主,充分體現了關愛生命、尊重人性等思想,重點在于為病患提供舒適滿意的護理服務,在與病患交流溝通過程中明確個性化護理方案,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護理行為規范化,還可以促使學生樹立以人為本護理理念。
(四)有助于學生進行職業定位。在實際教學當中,一旦學生對醫院護理文化缺乏理解,對今后的職業定位沒有參考,并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職業定位出現誤區。所以,貫通培養護理教育與醫院護理文化實行對接,對學生更為直接的了解醫院護理文化十分有利,有助于學生對于醫護行業有自己的判斷,以此構建與自身發展相符的學習目標,為今后的職業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五)促使學生快速適應工作。貫通培養護理教育的主要特點是培養具備護理職業能力及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高端護理人才,以往的中職、高職護理教育因為和企業文化交融不夠,通常導致學生在畢業后很難適應醫院工作,在實習期間時常出現紀律性差、責任心薄弱、缺乏毅力等問題。而推進學校護理教育與醫院護理文化實現對接,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對陌生環境的心理沖突。
二、醫院護理文化在貫通培養護理專業學生培養目標中的體現
(一)梳理建立在醫院文化基礎上的護理專業職業素養的內涵。貫通培養護理教育要更加重視與醫院護理文化的對接,這是有助于學生提前了解醫院護理文化的一種有效方式,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環境育人等各方面都能夠促使學校護理教育和醫院護理文化實現對接,進而培育出職業素養較強的護理人才。通過收集用人醫院意見、深入調研醫院文化、走訪畢業生,總結出護理職業素養內涵:在職業道德與態度方面,要愛國敬業人道奉獻,遵紀守法誠信慎獨。在業務水平與能力方面,要嚴謹認真知識豐富,理論扎實技能嫻熟。在人文修養與形象方面,要身心健康言行文明;儀表大方端莊文雅。
(二)確定貫通培養護理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在職業態度與道德方面,注重從培養學生仁愛之心、奉獻精神、敬仰生命、遵章守紀等系列與護理專業密切相關的價值取向,培養護理學生良好的職業態度和道德。在業務水平與能力方面,注重從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相關自然科學知識、心理學、中醫護理及社區護理等系列與護理專業密切相關的理論課程,來培養學生較強的業務水平和學習能力。在能力培養方面,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護理操作技能,還重點培養觀察力、執行力、外語應用能力等護理行業所必備的幾種能力。在人文修養與形象方面,注重從培養學生言行舉止、待人接物、服裝發飾等系列與護理專業相關關的文明素養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文修養和形象。
綜上所述,學校用“五心”“五力”“五意識”來概況貫通培養護理專業培養目標。“五心”即愛心、熱心、恒心、細心、耐心;“五力”即親和力、適應力、認知力、判斷力、執行力;“五意識”即奉獻意識、團隊意識、責任意識、效率意識、創新意識。
三、貫通培養護理教育與醫院護理文化的對接途徑
(一)進一步樹立學生的職業道德
樹立職業理想,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情操,是傳承和發揚醫院護理文化中以誠信為本、仁德為基、因勢利導、文雅有理及心正動善等優秀思想的核心。貫通培養護理教育與醫院護理文化進行對接過程中,要著力培養學生具有熱愛祖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要熱愛護理事業,敬業愛崗,忠于職守,忠于祖國的衛生事業;要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有為人類健康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要遵守國家法律,遵守護士條例,遵守醫院紀律,遵守規章制度;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慎獨修養,懷有一顆仁愛之心,視患者為朋友、視患者為親人。
(二)建構多平臺教育,實現醫院護理文化的有效對接
貫通培養護理教育與護理文化實現對接,需要學校和全體教職員工在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活動育人等方面全方位打造。如在環境育人方面,盡可能做到學校的環境、設施、標識、雕塑、碑石與醫院文化有機統一與融合,如將醫院文化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工作極端的負責;對傷病員極端的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艱苦奮斗,廉潔行醫等“白求恩精神”和南丁格爾心存憐憫、普救眾生的人道精神;術業精湛、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融入到學校教育中。此外,學校利用寒暑假時間,組織學生在醫院開展“首護天使”導醫志愿者服務活動,通過實踐來鞏固護理知識,明確護理流程及獲得應具備的素質等。之后讓學生在交流與總結過程中,制定相對詳細的學習規劃,為今后的就業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做好教學與實訓環節的醫院護理文化對接工作
一方面,課堂教學作為貫通培養護理教育與醫院護理文化實現對接的重要途徑,并且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占據了大部分的時間。所以,教師應該重視課堂教學的設計,改進并創新護理課堂教學內容與方式。比如在課堂教學中聘請“雙師型”教師,在本校專職教師基礎上,大力聘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護理專家來擔任教學工作,從而讓學生直觀了解醫院護理文化;另一方面,學校必須健全實訓中所需的有關設備,要以醫院工作情境為指引,設立仿真實訓室和模擬病房,開展基于臨床應用的護理技術技能比賽,讓學生可以在學校實訓中了解醫院護理文化,確保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今后社會工作保持一致,來提高學生的職業情感,在理論學習與護理實踐過程中受到職業道德情操的熏陶,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結語
總之,貫通培養護理教育與醫院護理文化實現對接,有助于護理專業的學生形成核心價值觀,進行職業定位,不斷鞏固和加強學生職業理想和專業思想,從以往的被動學習模式轉變為主動學習模式,規范學生的行為,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具備護理職業能力及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高端護理人才,而“3+3+2”貫通培養是一種創新型職業教育模式,隨著貫通培養研究的不斷深入,與醫院文化對接的護理教育模式也將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呂麗霞.淺析多元文化下的高職護理教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9 (3).
[2]李寧,楊留艷.試論高職護理教育與醫院護理文化的融合[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006 (4):138-139.
[3]黃芳,李敏莉,熊良圣,etal.以護理技能大賽為引領的高職護理教學改革[J].中華護理教育,2019 (7):511-514.
[4]盧桂霞,李硯池,孫寧.貫通培養模式下學生學業評價的探索與實施[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