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悅芬
摘要:在飼養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是幼兒終身學習與發展的必備品質,學習品質可以促進個體的學業成就、社會情感等方面的發展,所以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至關重要。幼兒形成良好學習品質的前提是有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良好的師生關系、家長榜樣樹立能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關鍵詞:飼養;培養;幼兒;學習品質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學習品質是“積極的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學習品質并不是幼兒學習的知識和技能有多少、多廣泛,而是幼兒在學習這些知識技能時的所持有的態度和傾向。幼兒的學習品質是指幼兒參與各類活動過程中的整個心理狀態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總和,如幼兒的學習態度、方法、行為等,幼兒在活動中是以積極的態度對待還是消極的態度,這些都會影響幼兒的心理狀態和個性特征。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幼兒終身學習與發展的必備品質,學習品質可以促進個體的學業成就、社會情感等方面的發展,所以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至關重要。教師和家長都應該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引導幼兒慢慢養成積極、專注、不怕困難、勇于嘗試、敢于探究、樂于創新等學習品質。在活動中一旦忽略了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一味地追求知識技能的學習是盲目、短視的。
幼兒園里的飼養活動中自然資源非常豐富,能更好地培養幼兒愛生活、愛勞動的品質,飼養活動提供了更多與同伴交流、學習的契機,使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互相合作等學習品質得到了發展。我就以“泥鰍”飼養活動為例對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的培養進行討論。
一、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是培養良好學習品質的基礎
好奇心可以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究新事物的興趣,從而促進幼兒獲得新的知識、提升能力的發展,是形成良好學習品質的前提。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但不是簡單地追隨和放任幼兒,這就要求教師在飼養活動過程中善于觀察,挖掘和捕捉幼兒的興趣和好奇點,支持、鼓勵幼兒在活動中大膽地嘗試,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比如飼養泥鰍活動中,幼兒在觀察泥鰍的觸角時,他們對泥鰍的身體更加感興趣,教師及時發現從而讓幼兒多種感官觀察泥鰍的外形,通過觀察、觸摸、對比,幼兒自己找到了泥鰍身體的特征,并把自己觀察、觸摸、對比的體會講述出來。這個學習的過程和結果就會使孩子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幼兒對泥鰍的飼養活動充滿興趣,為幼兒在飼養活動中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提供了基礎。
二、榜樣的同伴關系是培養良好學習品質的契機
給幼兒的榜樣樹立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智力水平,幼兒學習榜樣還處于一個很簡單的模仿階段,所以選擇榜樣極其重要。榜樣的對象要有充分的說服力和影響力,才能讓幼兒對榜樣得到認可,在幼兒的同伴中也有這樣的榜樣存在,他們讓同伴們模仿,從而產生好的影響,同伴間平等的榜樣關系更能讓幼兒潛移默化地接受。如在捉泥鰍過程中,大部分幼兒都是徒手想要抓住泥鰍,可是泥鰍太滑了,一下子就從手里逃脫,這時軒軒想到了用澆花的杯子來撈泥鰍,沒多久就撈到了一條泥鰍,其他幼兒看到后紛紛模仿,慢慢想到了用不同的工具來捉泥鰍。在捉泥鰍的過程中幼兒也通過特定的榜樣進行模仿,從而在模仿中思考更好的捕捉方法,在這個契機中促進了幼兒思考問題等學習品質的發展。
三、正向的師幼關系是培養良好學習品質的中介
正向、積極、支持性的師幼關系可以促進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每個活動中都離不開教師和幼兒,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激發和促進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在活動中教師給予幼兒肯定、給予幼兒支持,正面地引導幼兒在活動中不躲避問題,并能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能力。如在泥鰍的繪畫活動中,幼兒覺得泥鰍在大的容器里不能讓他們更好地觀察繪畫,想要更清楚、更近距離地接觸,教師引導自己解決問題,于是幼兒開始想辦法。大家都在泥鰍的飼養基地繪畫,可是繪畫的畫架不夠,也可以用小容器分裝,擺在桌子上供幼兒繪畫,那誰用畫架,誰用小容器觀察呢?通過每組幼兒的商量,把商量結果告訴教師,從而選擇自己想要的繪畫方式,教師此時就給予幼兒支持,提供幼兒想要的畫架以及容器,協助幼兒安排好繪畫場地。這就是教師對幼兒活動正向的支持,教師在是整個活動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促進幼兒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學習品質的發展。
四、積極的親子關系是培養良好學習品質的催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因此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我們應充分挖掘家長資源,讓家長成為幼兒飼養活動中的支持者和幫助者,這樣的親子關系可以促進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
比如在飼養泥鰍活動中,幼兒發現泥鰍很滑,難以徒手捕捉時,提出了需要各種工具,但是幼兒園畢竟資源有限,此時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工具,在收集工具的過程中幼兒了解了自己收集的工具的名稱、使用方法。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到了家長對于自己參與飼養活動的支持,促使幼兒在飼養活動中積極參與飼養活動等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
學習品質的“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長期過程。要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既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又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的發展。此外,教師和家長也要做孩子的表率、樹立榜樣的作用,共同攜手、共同培養,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使孩子受益終身,有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我相信在飼養活動中能更好地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只要我們教師有耐心、有恒心,并采取適宜的方法,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S].2012.
[2]張霞.幼兒園大班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J].都市家教,2014(2).
[3]方富熹,方格.兒童發展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趙靜.教育中培養幼兒良好品質的培養[J].時代教育,2005(9).
(責編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