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君
摘要:良好的制度為企業文化搭建堅實的骨架,惠民設施托起職工文化的良好環境,多種載體打造職工文化立體平臺;新舊媒體優勢互補,讓職工隨時了解企業的動態,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邊遠地區的企業職工才能更好建設企業。
關鍵詞:文化建設;林業企業;職工文化
綽爾林業局始建于1958年,是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管理局直屬單位,生態功能區面積426580公頃,在崗職工2262人。綽爾林業局始終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在職工文化建設中,本著服務企業,服務職工的指導思想,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促進企業良好發展。
一、良好的制度為企業文化搭建“鐵”骨架
綽爾林業局早在2006年就印發了《綽爾人林業局企業文化建設實施細則》,明確了企業文化的指導思想、目標、主要內容,具體在精神文化層面、制度文化層面、行為文化層面、物質文化層面、形象文化層面開展企業文化建設。規范了企業主要崗位工作制度,企業文化宣傳推廣制度、企業文化聯席會議制度、企業文化建設考評制度。各部門按照職責擔任文化建設的成員,為維護和發展企業文化做出努力。
為了豐富企業文化內涵,綽爾林業局根據不同的工作重點,制定不同的企業文化年號:如“文化生態年”、“森林文化年”、“綠化美化年”等,并以企業文化年號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2012年,林業局邀請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為林區開發建設六十年創作書法和繪畫作品;2014年舉辦了“中國夢·綽爾情”采風筆會,請內蒙古通俗文學研究會書法家作家來綽爾采風創作;2015年,承辦了第二屆中國綠色碳匯節;2016年邀請中央電視臺來綽爾拍攝《美麗中國鄉村行》,讓綽爾的名字走出了深山,走向了全國;2017年,綽爾邀請中國地質大學教授CCTV10頻道《地理中國》客座專家白志達到綽爾考察,對綽爾的地質情況做了全面了解,并根據這些資料,申報了“綽爾火山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同年,根據當地錫伯族遺址情況,邀請遼寧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民俗科學研究人員,對綽爾錫伯族遺址進行了考察,并在綽爾召開了錫伯族歷史文化論證會。
二、惠民設施托起職工文化“硬”環境
綽爾林業局十分重視職工文化建設,在職工文化建設中舍得投入,抓住2010年開展的“新林區建設”和2016年的“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契機,林業局對局址和部分林場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和改建,建設群眾休閑活動廣場9個,面積逾2萬平方米,裝修改建了建筑面積1700平方米的職工文化活動中心,另將1480平米的二層舊樓改造成現代化多功能廳,并重新維修改造了玉溪公園。
近兩年來,每年入冬綽爾林業局都會組織各單位職工,在雪雕技師的指導下,自己造雪自己雕塑,十幾個大雪雕豐富了職工的文化生活,也鍛煉了職工的技能,豐富了春節文化活動,讓寒冷的冬天成為綽爾人向往的冰雪藝術節。
綽爾林業局工會充分發揮“職工書屋”建設平臺,按照全國總工會“職工書屋”的標準建設要求,每年為書屋注入資金添進書籍。目前,書屋已經擁有藏書7000余冊。在企業16個基層單位中,開辦了4個職工閱覽室及15個圖書角,設置了28個流動書箱,定期將各類圖書送到山場一線職工手中。2014年,綽爾林業局工會“職工書屋”晉級為全國“職工書屋”示范點,2016年,在四個基層單位設置了基層圖書室。多次請來全國知名畫家和書法家為綽爾揮毫創作,以詩、書、畫高雅的藝術形式熏陶干部職工,全方位構筑職工的“精神文化家園”。
三、多種載體打造職工文化“立體”平臺
綽爾林業局工會充分利用各種載體,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影響職工,不斷豐富職工文化活動,結合綽爾人多年來端午節登山習俗,舉辦獨具綽爾特色的“綽爾端午職工萬人登山節”,如今已持續承辦了二十五屆;以傳統節日為載體,舉辦迎新年職工文藝演出、迎新春花燈展、秧歌大拜年活動及正月十五燈謎會;舉辦迎新年大學生員工聯歡會、元旦退休職工游藝比賽、三八勞動婦女節文藝演出;以2015年中國第二屆綠色碳匯節在綽爾舉辦為契機,開展了“碳匯節千人大合唱”等系列文化活動。為了促進當地的文藝活動水平不斷提升,鼓勵本單位的職工演唱原創歌曲,朗誦原創詩歌,使綽爾的文藝活動水平每年都有新提高。
工會在林業局黨委的支持下,組織全局職工,開展迎接建黨周年、自治區成立70周年、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召開、建國70周年等重要節點的大型職工系列文藝活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豐富和拓展了職工文化生活的內涵,深化了問題活動的意識形態引領主題。
四、新舊媒體優勢互補,讓職工隨時了解“掌上綽爾”
圍繞企業發展,營造健康多元的宣傳平臺。綽爾在公園、辦公樓等開放的辦公區、休閑區內建了宣傳欄和文化長廊,積極宣傳近期開展的企業文化、工作進展等;在此基礎上,綽爾林業局重點開發了綽爾林業局、綽爾林業局工會等微信公眾號,與上級電視臺合作,制作專題片,宣傳企業重點工作、有特色的活動、先進人物事跡等,并聚攏文學愛好者,不定時召開文學聯合會議,促進各位文學愛好者互相鼓勵,寫作積極向上,反映企業和林區的文學作品。在抓典型人物評選宣傳上,指導各單位設立完善“善行義舉”四德榜,通過本地多媒體廣泛宣傳“綽爾好人”“道德模范”“最美志愿者”“文明家庭”等不同層面各類型典型人物的事跡。讓普通人物故事進道德講堂、宣講會等平臺廣泛宣傳身邊典型人物。
在特殊期間,林業局鼓勵職工居家創作生活小視頻、文學作品、手工藝作品等,其中女職工包秋麗的剪紙作品、何康紅的快板短視頻都登上了“學習強國”專欄,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響。
如今,通過文化建設提升職工整體素質,先后榮獲了“全國森林資源先進單位”、“自治區級文明單位標兵”等幾十項國家和自治區級榮譽。在大山深處經營出一片繁榮向上,百花齊放的職工文化芳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