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媛媛

【摘 要】目的:探究孕婦產前焦慮、抑郁進行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病例選取時間:2018年8月-2019年10月,共選取本科室107例孕晚期產婦進行此次研究,選用電腦隨機數字法,將研究對象分為2組,對比組53例,研究組54例,對比組進行健康宣講與孕期指導,研究組在對比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分析兩組的焦慮與抑郁評分數據。結果:數據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對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小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孕婦產前進行心理護理干預能夠較好的改善產婦的焦慮與心理狀況,在臨床的實用價值顯著,應該廣泛的推薦運用。
【關鍵詞】孕婦;產前;焦慮;抑郁;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5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妊娠是女性重大的生理事件,在女性受孕28周以后稱之為孕晚期,孕晚期胎兒發育逐漸成熟,孕婦會有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狀況,不良狀況的出現會影響胎兒的發育,也會誘發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一方面影響孕晚期的母嬰健康,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常規的孕晚期護理以健康宣講和孕期指導為主,對產婦的心理護理比較缺乏,為此近些年在臨床中加強了對孕晚期護理,其中包括心理護理內容[1]。現就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孕晚期產婦107例,研究在孕晚期進行心理護理對產婦焦慮與抑郁心理的影響,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篩選2018年8月-2019年10月我科室收治的孕晚期產婦107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電腦隨機數字法,按照依次抽取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研究組54例,初產婦32例,經產婦22例,年齡在20-30歲,平均年齡(25.3±2.1)歲;對比組53例,初產婦33例,經產婦20例,年齡在20-32歲,平均年齡(26.1±2.3)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院方倫理委員會同意開展此次研究,研究有意義。
納入標準:納入可配合完成研究、在本院進行分娩的產婦;納入未合并重大疾病的產婦;納入家屬及產婦對此次研究的相關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的產婦。
排除標準:排除肝腎功能異常或者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的產婦;排除臨床相關資料記錄或者保存不完整的產婦。
1.2 方法
對比組采用健康宣講與孕期指導方式護理,對臨床孕晚期的健康知識進行闡述與說明,同時對一些特別注意事項與需要準備的用品進行簡單述說,發放健康手冊。
研究組在對比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主要方式為:在進行健康宣講與孕期指導后,對產婦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對產婦心理焦慮與抑郁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產婦在了解健康知識以及孕晚期準備事項后,易產生恐懼、焦慮以及抑郁等心理,護理人員需要進一步了解產婦產生不良心理的原因,解答患者的疑惑,在此過程中注意理解產婦的心理,并鼓勵產婦積極應對不良心理,同時可引導產婦學習宣泄方式,及時的引導產婦宣泄不良心理,避免不良心理影響產婦孕晚期以及分娩[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焦慮與抑郁評分,焦慮與抑郁評分分別采用SAS和SDS標準量表進行評分,分數越高產婦的心理狀況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數據統計分析用SPSS20.0進行,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有統計學意義參考P<0.05。
2 結果
研究組與對比組焦慮和抑郁評分的比較,護理前,兩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對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小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在進行健康宣講以及孕期指導的同時,對孕晚期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可以較好的對產婦的不良心理進行干預,促使產婦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在改善心理后,可以較好的使產婦積極面對孕晚期的不適,同時有助于產婦良好的準備分娩,避免妊娠晚期流產或者早產的發生,因此早期心理改善對產婦有重要意義。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在孕晚期產婦中進行心理護理干預,能夠較好的改善產婦的焦慮與抑郁情緒,降低焦慮與抑郁評分,在實際臨床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原因分析:在孕晚期產婦中腎上腺素等機體激素均會出現明顯的異常,產婦易出現不良心理,在此次研究中在進行常規孕晚期護理的同時進行了更加人性化的心理護理,良好的輔助孕晚期產婦調節心理,在實際臨床中根據產婦的心理狀況開展了相應的護理,對孕晚期的產婦有較大的幫助,也能較好的提升臨床護理效果[3]。由此可見,在孕晚期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同時采用心理護理干預,能夠較好的改善產婦的心理,對產婦中晚期的妊娠以及分娩和新生兒的健康狀況均有較大的影響。
綜合來看:在產婦中晚期進行心理干預可以較好的改善產婦的焦慮與抑郁情緒,在實際臨床中的應用價值顯著,應該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蔣凌凌.孕期規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產前焦慮抑郁狀態孕婦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21):4388-4389.
陳伶俐,鐘平,周青霞,etal.孕婦學校干預對初產婦產前焦慮和產后抑郁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10):896-899.
陸海燕,李廣雋.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前焦慮狀態水平的影響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8):8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