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育融合已成為新時代中國教育發展的趨勢。選取我院五育融入專業課程中的相關案例,探討如何培育和踐行創新創業教育、德育、體育、美育、勞育與專業課程全面結合,深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培養學生正確三觀,提升綜合素質能力。
【關鍵詞】五育融合雙創
我校作為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推動雙創教育、五育融合與專業教育融合。我院專業教師積極行動,德育為先,將雙創教育與五育融合,強基礎抓根本,開展專業教育。
一、五育融合專業課程,培養學生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現場急救》為醫藥學院全體學生的專業選修課,本課程的內容包括人體基本結構、心跳驟停的現場急救、氣道異物梗阻的急救、溺水的急救、外科急救技術及從危險現場的逃離等。該門課程自開設起就備受學生的歡迎,在現場急救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和人生價值觀進行引導,培養學生“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在課堂外結合習主席給首鋼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重要回信精神,讓同學們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用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對生命的敬畏之情,讓學生們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
《人體解剖生理學》是我院開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講授人體的基本組成和每個系統的基本生理功能及生命活動規律,該課程和生命息息相關。如講解骨髓的功能的時候,將骨髓移植的基本原理,對于救助生命的意義結合生動的案例講解;講到血液的基本組成、血量、輸血原則的時候,將無償獻血與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用于重癥患者的治療融入其中,讓學生知道無償獻血治病救人的重要性,以后也投身無償獻血事業中;同時體會到新冠病人自愿無償捐獻血漿的偉大之處;講解肺臟的基本呼吸功能及影響呼吸的因素的時候,將新冠肺炎患者為何呼吸困難,“大白肺”的嚴重性及醫護人員診斷、治療與護理這類病人的辛苦融入其中,培養學生尊重醫生、敬佩醫生之心,學習醫護人員的大愛之情懷。
《藥物化學》為制藥工程專業的必修課,在藥物研發過程中,通過對鐘南山、李蘭娟院士的事跡故事介紹,幫助學生樹立偉大的人生觀和理想,建立高尚的專業素養。同時在教學設計上,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參閱文獻,要求學生進行對“瑞德西韋”的合成路徑進行探究和講解,并且思考生產仿制藥過程中合成中的注意事項和關鍵。
二、將五育和雙創育人貫穿課程內容,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中藥學》課程為中藥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為了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能做到學以致用,選取重點常用中藥進行深入講解,結合前言學術發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挖掘和充實與中藥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而非重點中藥則讓學生課下自學,查找相關資料;在疫情期間利用學生在家學習,充分利用家鄉資源優勢,如老家湖北恩施的學生除了線上學習幾乎把時間都用在了爬山找藥、種植植物、看護植物以及幫助父母干農活。在這段時間通過爬山找藥20余次,共獲得了100余株不同品種的中藥,并將這百余株中藥種植在了自己門口的空地上,每天觀察、養護。同時借助所學的中藥知識治好了母親身上長瘡的問題。在疫情期間讓學生因地制宜,學以致用,真正將五育融入專業教育中。同時利用第二課堂指導學生進行中藥香囊創業項目開展以及國家創新訓練項目申報,不僅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中藥的認識,而且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勞動教育融入專業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競爭力
我院開設3門專業技能課程,《中藥資源調查、種植與開發》、《國醫館中醫養生保健》、《制劑產品開發及藥膳制備》,都是在學生學習《藥用植物學》、《中藥資源學》、《中醫藥養生》、《中藥制劑》等理論課程基礎上開設的與實踐勞動、技能培訓一體的綜合課程。如《中藥資源調查、種植與開發》包含葉脈書簽標本的制作、我校銀杏資源的調查,以及參與我校智慧農村和長河基地靈芝種植;《國醫館中醫養生保健》在學生掌握中醫保健養生的基本理論以及艾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后,成立艾灸、拔罐與刮痧、推拿按摩、足浴藥浴養生保健小組,在專任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國醫館等場所開展服務活動。《制劑產品開發及藥膳制備》課程讓學生自己動手參與維E護手霜的開發、中藥口紅的制備、天然植物精油的提取以及利用我校藥用植物在生活藝術樓開展藥膳制備等活動。這些將技能勞動課程,將勞動育人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形成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技能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體驗、感悟和錘煉,培訓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提升綜合能力和競爭力。
在雙創教育與五育融合專業課程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如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和設計,完善雙創與五育的評價體系,加大激勵措施和輿論引領,強化其綜合學分的認定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政濤,文娟."五育融合"與新時代"教育新體系"的構建[J].中國電化教育,2020(03):7-16.
[2]賴曉晶,趙麗,孫芳,等.基于雙創理念的《中藥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知識經濟,2017(23):173-175.
[3]姚琳.雙創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科教導刊,2019(06):27-28.
基金項目: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專業核心課程立項項目(2018HX04)湖北高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2016438)。
作者簡介:賴曉晶(1983-),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神經系統疾病的機制研究以及中藥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