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數字圖書館需要在海量的網絡資源中以用戶滿意度為目的,檢索符合用戶需求的信息,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資源,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文章介紹了數字圖書館層次查詢模型的功能和模塊,針對數字圖書館層次結構服務存在的數據處理能力低、資源內容匱乏、互動性不足等問題,提出了增加數據清洗環節、分模塊細化檢索過程、引入社交關系網等優化數字圖書館層次檢索平臺服務的策略。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融合;層次查詢;用戶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007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y Platform in the Age of Digital Economy
Abstract The digital library has to retrieve in the mass information what the users need to provide users with more and higher quality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hierarchical query model of the digital library platform, introduces grid technology, explains the specific advantages and service connotation of the digital library, and analyzes the degree of realizing the hierarchical service of the digital library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user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low data processing ability, lack of resources and content, and lack of interaction in the digital libra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trategies to optimize the service ability of the digital library's hierarchical retrieval platform, so as to provide users with accurate and all-round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that can meet their query semantics and provide users with satisfactory services.
Key words digital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hierarchical query; user service
1?? 引言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圖書館將分散分布、孤島式存儲的數字資源整合為一個完整的“大數據”,但在這個過程中,存在數據來源多元化、數據存儲方式多樣化、數據形式非結構性等問題[1-4],在服務能力和競爭能力方面走出一條新路至關重要,因此該領域學者紛紛投入到數字圖書館平臺檢索研究中。
童忠勇[5]基于公共圖書館數字信息資源構建、互聯網技術與國家有關政策,描述了數字圖書館資源平臺構建整體思路,同時根據圖書館工程與推廣工程的構建成果,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等一系列技術描繪出了平臺總結構與核心功能模塊,設計并構建了基于各個省市圖書館所具優勢、面向大眾和共享開放的圖書館資源服務平臺;常飛[6]指出云計算和云資源的共享模式能夠為數字圖書館平臺構建奠定技術基礎。混合云服務是適合應用至云共享平臺間的一種云共享模式,在混合云平臺結構下,數字圖書館平臺組成部分需要妥善解決服務平臺中資源利用過程中的版權問題,優化平臺中資源共享體制,通過平臺自身具備的優勢提高服務質量,并統一與規范組成部分數據庫標準;李彩寧[7]基于文獻綜述,利用追蹤相對前沿的信息技術,分析當前用戶需求存在的特征,說明智慧圖書館定義與內涵。依據用戶資源的二元視角,給出隱性和顯性相互結合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根據信息系統設計法,設計并構建圖書館平臺結構。
但是以往的研究中忽略了用戶體驗感即用戶滿意程度,僅以平臺資源和用戶單方面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沒有很好地展現數字圖書館檢索平臺的服務性主旨,因此,本文針對圖書館設計構建中此類用戶滿意度低、搜索過程冗長的問題,提出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融合下層次查詢優化策略研究,為未來數字圖書館創新發展提供參考。本次研究創新性在于以結合平臺信息資源與層次查詢模型的結合,引入網格技術,闡述數字圖書館具體優勢與服務內涵,并從查詢檢索、用戶個人偏好和語義實體庫三個方面分析數字圖書館層次結構,優化數字圖書館層次檢索平臺,以圖緩解數字圖書館平臺存在用戶滿意度低的問題,改善和優化圖書館服務流程與服務方式。
2?? 數字圖書館查詢平臺優化
2.1??? 平臺信息資源融合
網格技術具備很強的優勢,其降低了構建網站與提供服務的投資成本[8],將分布于各個地方的計算機和數據信息等融合為一個邏輯體。現代軟件工程公共操作在最大程度上將各種各樣的新知識與新服務集成,且在任何操作平臺中都可完成資源交換與程序連接,以此為基礎,為數字圖書館層次化信息服務平臺的構建提供可靠支撐,實現圖書館資源共享操作(具體數字圖書館平臺信息資源融合結構見圖1)。
用戶之間的分享、交流不夠多是造成數字圖書館用戶與用戶間的互動性不足的主要原因。閱讀是重建自身知識結構及體系的行為,思考是對閱讀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分享和交流是思維后的結果。數字圖書館是在網絡環境下開展的服務,應充分發揮網絡的交互性特點。但目前很少有建立用戶個性化服務交流平臺體系的數字圖書館。圖書館資源被用戶與用戶間孤立地使用,用戶間無法聯系,不能順利進行彼此間的交流和分享。
4?? 數字圖書館優化策略
為了提高檢索服務過程中的準確率和用戶滿意度,依據圖書館平臺和數據集成融合結果,對數字圖書館平臺層次檢索優化策略進行分析與設計。
4.1??? 增加清洗數據環節
圖書館數據處理實際為閱讀者的需求處理和閱讀者閱讀記錄的信息數據處理,因此在數據處理過程中,針對數據處理過程繁瑣的問題,應進行多維、實時、關聯性方面的分析,實現數據挖掘;應對信息資源進行深層次挖掘、分析、整理與組織利用,構建一條依靠數字信息服務的新型數字圖書館發展模式。如智能出行,高德地圖利用 GPS技術為人們導航各城市各景區的路線,智慧圖書館也可根據用戶需求,設計為用戶智能導覽服務功能,依托圖書館 APP,向用戶提供當地旅游指南、“館友”旅游心得等;或根據用戶參觀圖書館的時間記錄,提醒用戶到圖書館充實休閑生活。智慧型圖書館情境感知服務內容設計需要設計者挖掘人的需求,不斷為人提供服務,以達到增加圖書館的工作量的目的。
在采集的數據中,涵蓋了各種類型的信息資源,并不是所有數據均具備利用價值,由此要針對圖書館數據進行相應處理,進而提升數據的代表性、可處理性以及準確性。圖書館數據處理可從數據源到數據抽取、數據清洗、數據轉化、數據加載環節。在數據抽取環節,主要任務為連接與訪問源數據和其模型,得到變化數據。在數據清洗環節,主要任務為清洗與增補數據整體結構和規則等,構建源數據庫用來表征數據的質量。在數據轉換環節,主要任務為處理數據,并將源數據轉換成目標數據。在數據加載環節,主要任務為將數據加載為維度不同的維度表以及事實表,并將處理之后的數據傳輸至存儲模塊(數據清洗過程見圖4)。
由圖可知,在圖書館數據采集中,通過ETL工具針對圖書館數據進行相應處理,將平臺檢索響應延遲控制在30ms內,具有很快的響應速度,有效提升了數據的代表性、可處理性以及準確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數據質量,進而提高用戶滿意度。
4.2?? 分模塊細化檢索過程
語義處理模塊:在實際應用中,將語義處理模塊針對用戶申請進行分析和處理,利用對表達式執行抽詞、詞性標注等一系列操作將檢索式中詞語抽取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可通過當前的抽詞工具,同時充分利用本體庫中包含的專業詞典挖掘檢索式中涵蓋的專有詞匯,將出現在檢索式中虛詞以及沒有利用價值的助詞刪除,在抽詞后,將結果根據詞性標注進行處理,以此進一步實現語法分析,并通過概念識別用戶檢索的類型,將用戶需求描述為具體概念模式,在語義實體庫中執行配準操作,以此完成語義級別查詢優化。
資源查詢檢索模塊:在圖書館數據存儲中,多種存儲方式結合可實現數據的高度匯總,降低數據冗余,進而降低服務延遲,因此要在用戶登錄用戶模型之后平臺依據用戶提出的查詢檢索申請,平臺進入用戶個人偏好庫進行配準;如果偏好庫中含有則增加權重,反之更新用戶行為庫;查詢檢索模塊針對用戶申請對領域知識本體中的信息進行語義擴展;對語義擴展之后的信息申請生成相應概念圖;將概念圖在語義實體庫中根據概念圖配準法進行配準和相似程度計算;如果概念圖示匹配到檢索項則將排序之后的最終檢索結果返回給用戶,如果沒有匹配成功則返回后臺,形成檢索需求項,待后臺工作人員添加檢索資源(具體流程見圖5)。
4.3??? 引入社交關系網
用戶密切關注社交網絡,通過該平臺用戶可以結識到新朋友,與朋友們的交流變得簡便,可以快速地收集、分享并傳遞各種信息資源。當今社會,每天都有很多用戶通過各種社交平臺發布自己的動態或查詢好友信息。在數字圖書館的信息推送服務里,引入這種社交網絡的思想,將數字圖書館的受眾面擴大,同時也使數字圖書館與用戶間的真實溝通和用戶與用戶間的真實溝通得到加強,把用戶在現實中的生活圈、興趣喜好、工作研習等方面與數字圖書館的信息推送服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了解用戶及與用戶相關人的實時信息需求,參與到用戶的文化世界中去,使數字圖書館在用戶個人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提升,影響力擴大。
將經過上述處理之后的圖書館數據應用至平臺服務中,實現圖書館資源平臺信息資源的融合,并在用戶檢索信息處理中完成層次查詢,實現數據的高度匯總,利于降低數據冗余,提高數據整體質量,降低服務延遲,實現數字圖書館層次檢索平臺優化。
5?? 結語
數字圖書館的高效應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但數字圖書館建設相關研究成果在用戶滿意度等方面的問題有待解決。本文分析數字圖書館數據采集過程、處理與存儲實現數字圖書館資源融合程度,總結數字圖書館在平臺層次檢索性能方面的不足之處,并提出數字圖書館在檢索準確性、滿足用戶檢索需求等方面的發展策略,將其應用數字圖書館平臺服務中,可完善語義處理模塊實現語義級別檢索,降低檢索信息平臺數據冗余,提高數據整體質量,使得用戶滿意度高,層次檢索延遲低,具有較強可靠性,實現資源查詢的高效檢索,為構建數字圖書館檢索能力的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吳宗大,謝堅,鄭城仁,等.數字圖書館用戶的行為偏好隱私保護框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8,44(2):72-85.
[2]? 張寧,李雪.國家圖書館數據管理與分析平臺建設[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6,25(6):80-89.
[3]? 龔曉林.嵌入高校教學過程的數字圖書館教學支撐平臺構想[J].圖書館,2018(8):74-78.
[4]? 李青維,婁策群.數字圖書館信息生態鏈價值平衡的標志及影響因素[J].情報科學,2019,37(3):19-23.
[5]? 童忠勇.國家數字圖書館特色資源云平臺的建設與實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8,27(5):101-107.
[6]? 常飛.基于混合云服務平臺的數字圖書館聯盟建構[J].山西檔案,2018(4):111-113.
[7]? 李彩寧,畢新華,陳立軍.智慧圖書館服務模式及平臺構建研究[J].圖書館,2018(12):1-7.
[8]? 孫倩.數字圖書館網站建設視角下資源可視化揭示的實踐探索[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7(5):84-87.
[9]? 任精舉.“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學習平臺構建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3):43-46.
[10]? 史美靜,解金蘭.數字圖書館移動視覺搜索平臺的框架與功能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2):42-47.
[11]? 張秉軍.移動圖書館平臺構建——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移動圖書館建設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3):47-49.
[12]? Schneider B I,Miller B R,Saunders B V.NIST's Digital Library of Mathematical Functions[J].Physics Today,2018,71(2):48-53.
[13]? 周莉.基于OAI-PMH協議數字圖書館中數據提供者的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6,39(9):27-30.
[14]? 畢強,閆晶,李潔,等.基于扎根理論的數字圖書館資源聚合質量影響因素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8,41(5):42,65-70.
[15]? 吳宗大,謝堅,鄭城仁,等.數字圖書館用戶的行為偏好隱私保護框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8,44(2):72-85.
[16]? Cox J.Communicating New Library Roles to Enable Digital Scholarship:A Review Article[J].New Review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6,22(2):1-16.
[17]? 謝人強,葉福蘭.數字圖書館網站信息服務生態性評價及實證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7):76-82.
[18]? 楊國棟.用戶需求視野下的數字圖書館微信平臺信息自助服務研究[J].山西檔案,2018(3):113-115.
[19]? Hu X,Ho E M Y,Qiao C.Digitizing Dunhuang Cultural Heritage:A User Evaluation of Mogao Cave Panorama Digital Library[J].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7,2(3):49-67.
[20]? 徐彤陽,張國標,任浩然.基于鏡頭的數字圖書館視頻資源檢索框架構建與實現[J].情報科學,2017,35(5):92-96.
作者簡介:施少芳(1979-),女,閩南理工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數字化信息管理。
本文系教育部2018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項目編號:201802343010)與2019年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FBJG20190316)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0-01-04;責任編輯:胡剛;通訊作者:施少芳(ssf@mnu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