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四五”時期是公共圖書館轉型與變革的關鍵時期。“十三五”時期公共圖書館在政策保障、技術應用、資源建設、服務創新方面的積累,為公共圖書館“十四五”時期的轉型提供了基礎。推動圖書館的轉型發展,可以從頂層設計、資源集成建設、服務重構等多個維度來推動。
關鍵詞:“十四五”時期;圖書館變革;轉型發展;服務重構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0071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Public Librarie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eriod
Abstract The 14th Five-Year Period is a key perio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The accumula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in policy guarante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in the "13th Five-Year" perio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eriod.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we can promote from the top-level design, resource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service refactoring and other dimensions.
Key words "14th Five-Year"period; library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service refactoring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布局“十四五”新發展的謀篇之年。2020年下半年,各個圖書館陸續開始制定自己的“十四五”發展規劃,如何全視角掃描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環境,科學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無疑是業界同行的一大工作難題,也是學界所關注的一大焦點。同時,如何通過規劃來驅動圖書館“十四五”時期實現高質量的圖書館事業轉型發展,也是“十四五”規劃制定中一個必須思考的問題。
1?? “十四五”時期公共圖書館轉型發展的基礎
2017年,文化部印發了《“十三五”時期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對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時期的新技術應用、數字化服務能力提升、信息資源整合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此外,各地政府在各自管轄領域的“十三五”規劃中對公共文化服務乃至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規劃要求。如《廣東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規定要“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推動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均勻分布,實現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100%達到一級以上水平和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全覆蓋。”[1]可以說各地政府與文化部對“十三五”文化事業的發展規劃及要求,筑牢了“十四五”時期公共圖書館轉型發展的堅實基礎,也為公共圖書館在新時期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可參考的前期政策依據及發展思路。
1.1??? 國家戰略與政策法規為公共圖書館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自2014年起,全民閱讀連續6次被寫進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這標志著“全民閱讀”已經由原先的純民間自愿行為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這一改變深刻影響了公共文化資源的優化和配置。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公共圖書館法》則從法制建設的高度更加明確了今后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基本目標和重點任務,強化了政府保障和政府責任,在設施建設、服務運行、數字化、社會化等方面都做出明確規定。這些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與法規建設,都為公共圖書館在“十四五”時期的穩步發展和轉型發展提供了政策基礎。
1.2??? 豐富的館藏資源為公共圖書館轉型提供了資源保障
近年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迅猛,2000年,全國有公共圖書館2675個、全國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58521萬件(套)[2],到2018年末,全國已有公共圖書館3176個、全國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103716萬冊[3]。各個圖書館在提升資源總量的同時,也注重地方文獻資源、特色資源的收集建設,以及資源的網絡化、數字化建設。如甘肅省圖書館在現有館藏總量已逾460萬冊的基礎上,逐步推進館藏資源數字化,數字資源不斷充實,形成了多種載體類型互補的文獻建設體系[4]。這些數量豐富、價值巨大、自成一體的館藏資源,為甘肅省圖書館在“十四五”時期的轉型發展,以及資源數字化、數據化建設提供了資源保障。
1.3??? 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為公共圖書館轉型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也極大地改變了他們知識獲取方式與知識服務需求。區塊鏈、數字孿生、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已滲透進了圖書館領域,對圖書館的資源建設、管理與服務產生巨大影響,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已經開始提供虛擬現實、智能機器人等創新服務。此外,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更是深入圖書館人的專業意識之中,基于大數據的圖書館用戶精準服務、面向大數據的圖書館集成服務系統、“智能+”精準知識咨詢系統建設等已不再陌生。這些快速發展和普及應用的信息技術為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時期的轉型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技術應用經驗與充足的技術應用保障。
1.4??? 日新月異的創新服務為公共圖書館服務重構奠定了基礎
“十三五”時期,在國家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和持續投入、發展法規政策的日漸健全保障、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引入應用以及圖書館事業內部的服務理念更新、服務資源完善等卓有成效建設驅動下,圖書館的服務呈現出了多樣化、個性化、交叉融合化等多個創新特征。如圖書館的服務載體早已不是主要依靠傳統的圖書館物理空間,網絡服務、數字服務、新媒體服務等均成為圖書館物理空間服務的有效補充,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相融合并互相助推發展,這一點在當前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體現的尤為明顯;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不再是簡單的圖書漂流、圖書贈送及推薦等內容或方式,基于數據分析的圖書精準推送、掃碼看書等成為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主要內容。同時,圖書館總分館制度,以及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微信圖書館等進一步豐富了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組成結構和服務內涵,形成了自上而下、全覆蓋、創新不斷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為公共圖書館“十四五”時期的業務重構即構建立體化服務模式奠定了堅實基礎。
2?? “十四五”時期公共圖書館轉型發展的路徑
公共圖書館實現“十四五”時期的轉型發展,就是要通過技術手段和思維革新來提高工作效率、改變服務方式、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
2.1??? 面向事業發展需求的圖書館轉型發展頂層設計
任何機構的轉型發展,必須先行頂層設計。如應對“互聯網+”驅動的圖書館變革發展,浙江圖書館早在2015年7月就聯合全省11個市級公共圖書館共同發布了《浙江省公共圖書館“互聯網+”行動計劃》[5],提出要通過跨界融合,使圖書館服務更加觸手可及,使資源更易被發現,使資源供給更豐富,讓公眾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優質、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本世紀初,為順應數字圖書館發展趨勢和滿足城市居民對數字文化服務的需求,東莞圖書館就制定了《東莞市圖書館新館建設與發展規劃綱要(2002~2010年)》[6],提出了“東莞圖書館將是以數字圖書館為基礎、體現知識交互理念、融合傳統圖書館功能的現代城市中心圖書館”“形成以數字圖書館技術為依托的整體圖書館網群”等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的公共圖書館轉型發展頂層設計,就是要在發展規劃中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圖書館知識服務理論,以文化建設、服務建設、資源建設、管理建設和生態文明為五位一體全局規劃部署,以問題導向與發展導向為指引,立足現實基礎,強調資源優勢與交叉融合,通過制定發展愿景、戰略目標、行動綱領、基本原則、建設規劃、建設方案、實施策略及評價體系來推動圖書館的轉型發展。
2.2??? 面向數字新基建的圖書館大數據資源集成建設
以5G、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不僅能在閱讀感官上提供新體驗,還將為數字閱讀產業提供新機遇、新市場[7]。“十四五”時期,公共圖書館一定要看到數字新基建帶給圖書館在數字閱讀、視覺體驗等方面的服務品質提升價值,并將通過大力推動模式創新、新應用拓展、新技術突破、新服務創造和新資源開發,助推圖書館事業的在線化、數據化發展。在具體實施中,除了科學制定頂層設計外,圖書館還需實現全館文獻數據、科學數據、用戶數據、業務數據等數據資源的集成化管理與共享,讓這些數據資源通過云平臺為全館業務建設、讀者服務及事業發展提供支撐。其中,基礎建設與技術應用則主要包括:引入和應用云計算技術,制訂云計算技術標準規范,開展云計算技術使用培訓,優化圖書館一體化數據管理與服務平臺,制訂數據建設標準規范,數據建設、服務應用培訓等步驟或內容;資源建設與資源推介主要包括:整合分散的各類數據資源、對各類數據資源進行關聯發布和語義化建設,聚合資源,建設數字甘圖等多種主題資源庫,實現電子資源、館藏書目信息的全方位導航,運用數據可視化等新型技術進行資源推介,在圖書館聯盟通過文獻傳遞進行資源共享等步驟或內容。
2.3??? 面向用戶需求的圖書館轉型發展服務重構
服務是圖書館的基本宗旨和核心價值,“十四五”時期圖書館服務重構主要有以下四個構建維度:一是用戶服務思維的轉變,主動感知讀者需求,充分挖掘館藏價值,為讀者創造良好的圖書館體驗,如提供“你選書 我買單”“館店合作,新書直借”等新型服務,將讀者滿意度作為衡量圖書館工作質量的最終標準;二是服務模式的轉變,推動圖書館從以館員-資源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三是服務內容的轉變,充分發揮資源與體系優勢,構建多維立體化的綜合服務體系,將基本服務與增值服務、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現實服務與虛擬服務、文化服務與延伸服務相結合;四是跨界協作服務模式的確立,探索“圖書館+新領域”,實現服務空間、服務功能、服務方式的多重跨界融合,為讀者提供多場景沉浸式體驗服務。通過以上四大服務重構,最終實現將圖書館打造成為一個集文化服務、文化休閑、繼續教育等多功能的文化、教育機構,也能通過服務延伸與跨界融合推動圖書館融入到社會的智慧建設之中,將圖書館打造成為一個集創新服務、知識供給、服務體驗等為一體的智慧共同體。
3?? 結語
“十四五”時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一個特殊時期,是公共圖書館改革與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圖書館探索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公共圖書館一方面需要進行戰略設計,科學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一方面需要主動變革,推動“十四五”時期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 廣東省“十三五”規劃綱要[EB/OL].[2020-06-03].https://fzgh.gduf.edu.cn/info/1037/1214.htm.
[2]? 中國圖書館年鑒(2000)[Z].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1.
[3]? 中國圖書館年鑒(2018)[Z].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
[4]? 甘肅省圖書館.甘圖簡介[EB/OL].[2020-06-03].http://www.gslib.com.cn/gtjj.
[5]? 《浙江省公共圖書館“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布[EB/OL].[2020-06-03].http://zj.people.com.cn/n/2015/0722/c228592-25681445.html.
[6]? 李東來,柯平,馮玲,等.我國公共圖書館“十三五”戰略規劃的實踐論析——以東莞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2015(10):15-19.
[7]? 人民郵電報.5G新基建拓展數字閱讀產業新空 間[EB/OL].[2020-06-03].http://www.xinhuanet.com/info/2020-04/28/c_139013651.htm.
作者簡介:王維平,男,甘肅省通渭縣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收稿日期:2020-07-14;責任編輯:柴若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