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永芳
摘 要:聲樂教學對于兒童的藝術修養、人文素養以及性格養成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文章針對如何提高兒童聲樂教學科學性與趣味性的具體措施,結合兒童年齡層次、認知水平及其音樂感受,讓兒童體會到聲樂課堂和音樂世界的美妙,同時,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趣味性元素,讓學生感受到聲樂課堂的無限樂趣與魅力,讓孩子們發自內心地喜歡上聲樂課堂,從根本上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關鍵詞:兒童聲樂教學;科學性;趣味性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兒童聲樂教學已經成為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素養的主要途徑之一。而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確保教學工作的科學性以及趣味性,充分激發出小學生對于聲樂課堂的興趣感和參與感,使聲樂知識得到很好的吸收與運用,幫助小學生形成較強的音樂核心素養以及藝術修養,為其成長成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兒童聲樂教學科學性
(一)尊重兒童的音樂感受
兒童對于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認知與感受,對于聲樂知識也同樣如此。因此,在兒童聲樂教學中,教師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考慮采用何種教學策略,更不能根據個人主觀判斷決定教學目標與學習進度,而要結合兒童的年齡層次、認知水平及其音樂感受科學合理地推進教學工作,讓兒童體會到聲樂課堂和音樂世界的美妙,從根本上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首先,在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時,除了要保質保量地完成課本知識教學以外,還要充分發揮出聲樂教學在促進兒童身心成長、心智發育以及提升核心素養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與延伸,將更多的聲樂知識及歌唱技巧引用到教學過程當中。比如在選擇用于聲樂教學的歌曲時,除了使用教師中的歌曲以外,還可以結合兒童的嗓音發育特點和興趣喜好適當擴大選擇范圍。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還要考慮到兒童之間的個體差異,可以將全體學生的嗓音特點劃分成若干個類型,再針對每一種類型進行區別對待,確保所選歌曲具有較強的科學合理性,同步促進教學成效及兒童學習興趣的雙向提升。其次,教師要時常與兒童進行對話交流,隨時了解兒童的音樂感受和學習現狀,一來為兒童提供及時的、必要的教學引導,二來針對教學方向與教學方法進行優化調整。比如在學習完某一項聲樂知識以后,可以組織兒童圍繞著某一首歌曲進行分組合作,在實踐體驗當中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消化與吸收,同時暴露出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以便于教師針對各項共性問題和個性化問題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促進聲樂教學科學性的整體提升。
(二)客觀看待孩子的成長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在兒童聲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且本著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客觀看待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發展與變化。首先,避免將孩子們放在一起進行橫向比較,引導孩子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取長補短。避免大家集體排斥某一個學習情況不佳或者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不僅如此,還要為其送上關心和幫助,使他們迸發出更大的學習動力與潛在能量,實現學習成效的提升。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兒童客觀看待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與不足。當遇到學習障礙時,不要灰心氣餒,而是要第一時間向教師或者其他同學尋求幫助,及時掃清學習障礙。同時,教師要告訴學生,借助發現自身學習問題這一契機可以加深自我了解與自我認知,以便于在今后的學習中調整好心態,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不僅可以彰顯出兒童聲樂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還可以幫助兒童從小就建立起自我完善以及自我提升的意識,為其今后成長成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提高聲樂教師綜合素養
兒童聲樂教學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執教水平、教學經驗以及教學理念。因此,在要想提高教學過程中的科學性,必須優先提高教學隊伍的整體水平。首先,教師自身要具備較強的學習意識,隨時掌握最新的人才培養需求和教育改革的相關要求,多瀏覽一些與聲樂知識、聲樂教學、兒童心理學等領域相關的專業書籍,時常與其他同行業教師進行經驗交流,促進自身職業素養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此外,兒童聲樂教育機構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例如組織教師前往其他教育機構進行參觀學習,或者聘請行業內頂尖人物為本校教師傳授先進的教學方法,以此來開闊教師的視野,啟發新的教學思路,將更加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引用到本職工作當中,促進兒童聲樂教學科學性的快速提升。
二、兒童聲樂教學的趣味性
(一)把握教學契機開展興趣性教學
要想讓兒童聲樂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趣味性元素,讓學生感受到聲樂課堂的樂趣與魅力。比如:在學習《白鴿》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模仿白鴿飛翔的動作,讓兒童通過模仿白鴿飛翔的姿態以及咕咕叫的音高記住這首歌的歌詞及旋律,讓兒童在邊跳邊學中掌握住歌唱技巧,加深對于音樂藝術的知識與感悟,進而對聲樂教學形成更加深厚的興趣;在欣賞《瑤族舞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隨著音樂節拍做一做捻指、踏步、拍手等舞蹈動作,更好地沉浸到音樂世界當中,享受其中的美妙;在《請來看看我們美麗的村莊》歌曲教學這一課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扮演成各式各樣的小動物,一邊唱歌一邊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一類充滿游戲性質的教學活動非常容易激發其參與熱情,使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到活動當中。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小學生對于聲樂課堂形成濃厚興趣。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兒童聲樂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職業敏感度,善于把握住每一次教學契機,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與興趣性,為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創造便利條件。
(二)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
在兒童群體當中開展聲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提高兒童的實踐能力,即將聲樂知識和聲樂技巧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呈現出較強的個人綜合素養和藝術修養。因此,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需求融入各種生活化教學元素,幫助學生建立起現實生活與聲樂知識的關聯性。例如在學習少數民族歌曲時,教師可以事先在網絡上搜集一些該民族的風俗習慣或者傳統文化,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營造出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兒童獲得開闊的文化視野。比如在教導《秧歌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們播放一段東北大秧歌,或者帶有秧歌舞動作的廣場舞,還可以播放一段帶有秧歌的二人轉。這樣既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作用,也可能激發起兒童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其更加專注于聲樂教學,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在樂器演奏中提高聲樂教學興趣
兒童聲樂教學最終要落實到樂器演奏這一環節,才能避免出現紙上談兵的問題。因此,教師既要考慮如何通過器樂教學提高聲樂教學成效,又要借助這一教契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器樂演奏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轉化,實現學生音樂藝術修養的提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孩子們準備好各種打擊樂器,例如木魚、響板、鈴鼓、沙錘、碰鈴、鋁板琴等,讓孩子們在敲敲打打的過程中體會各種樂器的發聲特點,啟發其音樂思維,之后指導其如何按照樂曲進行演奏,在學習體驗中感受音樂世界的無窮奧妙。例如在演奏《小燕子》這首歌曲時,通過分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演唱、律動和器樂演奏,在你唱我和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發自內心地喜歡上聲樂課堂。
三、結語
伴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全面實施,兒童音樂教學在整個教育教學體系內的受重視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同時從科學性和趣味性兩方面入手,積極探索與之相關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同時,結合兒童的年齡層次、興趣喜好及性格特點,對教學工作的進行優化調整,促進教學科學性及趣味性的雙向提升,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體會到音樂世界的美妙,發揮出聲樂教學在提高小學生綜合素養和素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晨陽.關于兒童聲樂教學的幾點思考[J].當代音樂,2020(5):63-64.
[2]孫鶴.兒童聲樂教學探析[J].音樂生活,2019(6):81-85.
[3]鄭媛媛.兒童聲樂集體課教學中共性與個性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8(14):96-97.
作者單位:
余慶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