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穎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化技術應用到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會計工作中,信息化技術也將逐步替代傳統的會計工作。通過構建會計信息化平臺,企業可以更迅速的獲得財務數據,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但在實施過程中,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也存在很多問題,文章通過對建設會計信息化平臺,連鎖企業的現狀及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應對策略,以期為相關企業和工作人員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問題;對策
一、外資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會計信息化的概念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化技術的結合,是將會計的賬務處理流程與高科技的信息化技術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會計核算流程,使企業的管理者在面臨重大決策時能夠迅速獲得準確的數據支持。
(二)外資企業建設會計信息化平臺的意義和作用
“互聯網+”時代下,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企業的會計工作帶來巨大的改變。例如,幾年前我們的支付方式主要是現金、銀行轉賬。當前的支付方式開始多樣化,有微信、支付寶、云閃付等等。企業構建信息化平臺可以提高處理多樣化數據的效率。另外國家也出臺一系列的措施實現數據信息化,2015年12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增值稅電子發票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發票“不可復制性”,可能導致企業員工可以通過多次重復打印電子發票來報銷款項,傳統的會計工作無法應對這種風險。因此,構建會計信息化建設,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企業可以通過計算機完成大量簡單繁瑣的數據處理工作,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效率,節約人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會計核算數據的準確性,能夠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
二、外資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大型連鎖外資企業由于企業經營規模大、門店眾多,利用以手工為主的傳統會計核算導致人力成本高,管理層已經先于民營企業管理層意識到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并通過構建技術平臺實現部分會計信息化,例如通過構建技術平臺,員工在報銷費用過程中上傳電子發票附件,技術平臺提取電子發票上的發票代碼和發票號碼并與之前報銷數據庫進行比對,分析是否重復報銷;通過網絡技術,將各門店的收銀系統與會計系統相結合,各門店完成收銀后,實時傳入會計系統中并生成收入憑證。雖然外資企業在實務中已經完成了部分會計信息化建設,但在此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缺乏實現會計信息化的專業人才
會計信息化建設需要精通會計和信息化技術的專業人才,但是會計和信息化技術的專業性都較強。雖然會計從業者基數很大,但其中精通信息化技術的人才數量較少。精通信息化技術的人員大都是理工科出身,對會計的認知缺乏專業性,在構建會計信息化技術平臺時,對于異常財務數據不能做出準確迅速的賬務處理。人才的短缺制約了會計信息化進程。
(二)建設信息化平臺的費用較高
外資企業構建會計信息化過程中,首先,投入大量的人力進行可行性報告的調查分析;其次,需要購買外部的技術軟件建立信息化平臺;另外需要投入資金對外部軟件與內部企業信息進行融合;再次,信息化平臺建立也需要大量人力進行維護。以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充足的資金可以保證會計信息化的進程。
(三)會計信息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傳統的會計將所有的記賬憑證、財務報表存為紙質文檔保存在企業的保險庫中,從一定程度上規避企業財務信息的外泄。企業會計信息化后,所有的企業財務信息存在技術平臺上,企業會計信息包含企業極為重要的商業機密,如果信息化平臺安全性不高,可能會被競爭對手竊取,從而給企業帶來不可磨滅的損失。如果會計信息化缺乏必要的監管,可能導致未經授權的人員隨意修改企業的財務數據,導致企業財務數據的失真。
企業信息化的平臺主要依靠計算機硬件,而日常工作中水、灰塵、斷電等都會導致計算機硬件的損壞,這些人為或自然的差錯會導致硬件中存儲的數據出錯或者丟失,如果企業未對會計數據進行備份,數據的丟失將會給企業的財務工作帶來不可恢復的損失。
(四)會計信息化標準不統一
大型連鎖企業業務范圍廣,門店遍布全國。不同門店的財務工作人員在面對具體業務問題進行處理時,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操作,無法保證會計處理的統一規范,也影響會計信息化發展進程。另外每個省市財政局、稅務局對具體的業務的會計準則、稅務公告標準解釋不一致,同樣會影響會計信息化的建設。
(五)會計信息化與企業其他部門信息化的融合性差
當前各項形態發展變化較快,大型連鎖企業各個部門都在加速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會計信息化無法對其他部門信息化的數據及時處理,導致財務數據失真。另外,如果會計信息化發展較快,但是卻忽視了其他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導致企業各個模塊的信息無法對接,這樣也無法使信息充分共享、互相結合。
(六)企業內部員工對信息化存在抵觸情緒
實現會計信息化后,信息化技術可以代替大量的人工工作,現有的會計人員可能面臨失業的風險,所以在實現會計信息化的過程中,一些會計人員可能不會配合企業的工作或者提供錯誤的信息阻撓會計信息化的建設。
三、完善外企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培養專業的會計信息化人才
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培養會計信息化的高端專業化人才:一方面通過外部招聘,聘用計算操作技能、財務處理技能俱佳的復合型人才;該部分人才雖然較少,但是人才市場還是存在的;且這部分人才可以為企業帶來一些與現有流程不同的先進的信息化理念。另一方面對企業的現有的財務人員進行計算機能力培訓,引導會計人員學習財務軟件的操作技能,訓練計算機處理會計信息的邏輯;對企業現有的計算機人員進行財務專業技能培訓,使他們具備賬務處理的能力;最后企業可以和高校合作,對財會專業優秀的學生通過定向培養的方式在校期間就著重培養計算機能力,畢業后將該部分人才吸納本企業。
(二)通過內部開發軟件實現會計信息化
企業通過內部開發軟件實現會計信息化的好處:一方面內部開發軟件成本比外購軟件成本低;另一方面內部員工對企業文化、人員架構、業務范圍等信息了解較多,在設計信息化平臺時考慮到的問題比較全面,開發的軟件更能適應本企業的文化,減少外部軟件與企業文化的融合時間;最后內部開發軟件無需再額外支付后期的維護費用。
(三)加強企業會計信息的安全保密性
1.信息化是整個時代發展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需要根據信息化的發展進行修訂,明確違法獲取企業數據、損害企業數據等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企業也需要組織員工進行信息化安全的培訓,例如新員工入職時簽訂保密協議、日常中聘請律師事務所給員工進行泄露企業信息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的培訓。
2.企業不僅重視信息化安全,還需要制定具體的防范信息泄露的措施,例如建立企業局域網,只有內部員工可以加入局域網中訪問企業數據;要求員工定期修改電腦密碼和會計信息化平臺密碼;禁止員工利用優盤、移動硬盤等復制公司數據;員工上班期間不可以訪問外部網絡,防止員工通過外網傳遞公司內部數據。
3.通過使用計算機防火墻技術防范病毒或者黑客的入侵。在計算機內外部網絡之間設置一個防火墻,通過防火墻對傳入企業的信息進行篩選工作,檢測未知外部鏈接、郵箱發來的數據的安全性。
4.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制定公司規章規范各崗位員工錄入及訪問信息化數據的責任和權限,對于不相容崗位、不同職級的崗位設置不同的權限,切實做到職責分離,互相監督審核。
(四)建立會計信息化軟件標準
對連鎖經營的大型集團性企業而言,需要將會計信息化標準作為重點。如: 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稅務公告、各項稅務條例,將其作為標準規范在企業內部宣傳,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制定出統一和完善的會計業務處理標準,打造完善的會計處理平臺。對于企業偶發性的業務,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報備審批流程,經管理層確定具體的處理方式后,將其形成規范,以便于企業在遇到該業務后有指引處理。在該發展標準下,不僅能發揮企業中各個財務功能,也能將其與企業業務進行結合,以實現整體的進步和發展。
(五)企業內部各類信息化軟件實現互通共享
會計信息化與企業其他部門信息化發展需要同步進行。企業的運行是需要所有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同樣,會計信息化系統要想在企業中良好運行,就要促進其他部門與財務部門數據相融合,尤其是和信息化系統的有機融合。會計信息化系統,主要對企業的財務進行管理,而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涉及公司的各個部門。例如,財務部門需要與運營部門合作,將營運部門的銷售記錄信息同步到財務部門的會計信息系統中,從而生成收入憑證;財務部門需要與人力資源部門合作,將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員薪資信息同步到財務部門的會計信息系統中,從而生成人工費用的憑證;財務部門需要定期組織員工報銷系統的培訓,指導員工在進行費用報銷時選擇正確的科目,使報銷系統與財務的費用入賬系統相融合,從而生成企業費用憑證。
(六)增強信息化宣導
當前,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不懂得操作信息化軟件將會被時代取代,并且企業會計信息化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員工和企業協同共進;另外通過實現會計信息化,可以減少員工的工作量,將員工從簡單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往財務管理者的方向發展。
四、結語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勵,會計信息化顯得日益重要,企業在建立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而更好的在企業內部進行會計信息化的建設,努力讓企業完成向信息化的轉變。
參考文獻:
[1]解麗男,韓躍.會計信息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論壇,2018,21(01):67-68.
[2]周天華.論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問題[J].會計審計,2018,21(01):92-93
[3]劉萍.淺析企業會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經營,2018,29(20):136-137.
(作者單位:青島肯德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