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軍
摘要:新疆一盤棋,南疆是“棋眼”。南疆四地州處于“棋眼”,深度貧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南疆工作。到2018年年底,新疆自治區特別是南疆四地州的脫貧攻堅邁出堅實步伐。南疆四地州在聚焦總目標,維護社會穩定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加強組織領導,激發內生動力,扶志扶智等九個方面取得較大成效。十八大以來,新疆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和模式不斷完善和創新,創造性地推行了對口援疆扶貧與脫貧、定點幫扶、區內協作、社會扶貧等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模式。
關鍵詞:南疆四地州;精準脫貧;成效;模式
一、南疆四地州處于“棋眼”,深度貧困
新疆一盤棋,南疆是“棋眼”。南疆四地州是新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南疆四地州是全疆貧困面積最大、貧困程度最深、致貧原因最復雜的地區,也是全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南疆四地州”(包括新疆阿克蘇地區與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南疆四地州作為國務院新確定的14個集中連片推進扶貧攻堅的特殊困難地區,是一個集邊境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于一體的地區,是新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地區,是新疆反恐維穩的主戰場。
在2013年年末時,新疆自治區貧困人口總規模為79.31萬戶、313.18萬人、貧困村3668個,貧困縣35個。截至2015年底,南疆四地州還有44.38萬戶、159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占全疆貧困人口總數的85.9%,貧困發生率22.7%,處于全國較高水平,貧困代際傳遞現象嚴重,脫貧攻堅形勢復雜嚴峻,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繁重,是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
2014~2018年,新疆自治區累計實現58.87萬戶、231.47萬貧困人口脫貧、2131個貧困村退出、13個貧困縣摘帽。截至2018年年底,全區還有20.44萬戶81.71萬貧困人口末脫貧、1537個貧困村末退出、22個貧困縣市末摘帽(全部收縮集中在南疆四地州)。2018年年底,南疆四地州貧困發生率由2017年年底的18.3%降至10.9%。
其中:貧困人口在10萬人以上的(2個):墨玉縣(114271人)、莎車縣(104459人);貧困人口在5~10萬的(2個):皮山縣(63317人)、伽師縣(51218人);貧困人口在3~5萬的(7個):于田縣(48910人)、葉城縣(48697人)、洛浦縣(39304人)、英吉沙縣(37033人)、策勒縣(35818人)、和田縣(31096人)、阿克陶縣(30595人);貧困人口在1~3萬人的(8個):疏勒縣(28408人)、阿圖什市(26229人)、喀什市(22199人)、疏附縣(21841人)、巴楚縣(19700人)、和田市(17002人)、鳥什縣(13801人)、岳普湖縣(12139人);貧困人口在1萬人以下的(3個):塔什庫爾干縣(3682人)、柯坪縣(1319人)、麥蓋提縣(143人)。
二、南疆四地州精準脫貧成效
到2018年年底,新疆自治區特別是南疆四地州的脫貧攻堅邁出堅實步伐。2018年新疆自治區共有53.7 萬人實現脫貧,有513 個貧困村退出貧困村序列,3 個貧困縣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6.51%。到2018年末期,新疆自治區未脫貧人口81.71萬人,新疆自治區投入扶貧資金334.11 億元,92.3%用于南疆四地州,南疆四地州的精準脫貧工作取得較好的成效。
(一)聚焦總目標,維護社會穩定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事關南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必須堅持發展穩定“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注重解決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相結合,以維護新疆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為引領,把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脫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加大推進舉措、落實責任和監督執紀等相關政策舉措緊密結合起來,當前新疆大局穩定、趨勢向好,穩定的社會形勢為自治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營造了良好社會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加強組織領導,在壓實責任上聚焦發力
新疆自治區所括南疆四地州形成了以區地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工作機制:自治區負總責、地縣抓落實、鄉村抓落地。一是強化領導責任。健全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責任制。二是強化主體責任。以南疆四地州為主戰場,為地縣鄉三級黨委各增配1名專職副書記、一定三年不變,與政府1名副職全力專職專責抓脫貧攻堅工作,壓實縣市委脫貧攻堅一線指揮部、縣市委書記一線總指揮責任。三是強化推進責任。自治區扶貧辦由2016年年底的41人增加到113人;南疆四地州扶貧辦人數不少于30人;深度貧困縣扶貧辦不少于20人;深度貧困鄉鎮不少于10人;深度貧困村不少于5人。四是強化幫扶責任。貧困村“五個一”包聯活動:1個部門單位結對包扶,1個援疆省市幫扶共建,1名縣級領導定點聯系,1名第一書記駐村領導,1個“訪惠聚”工作隊駐村工作。五是強化具體責任。建立縱向到底責任落實機制,強化鄉村基層黨組織、第一書記、扶貧專干、駐村工作隊員等脫貧攻堅一線力量。
(三)堅持因地制宜,在精準施策上聚焦發力
按照“六個精準”要求,堅持從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的現實出發,集中優勢兵力打攻堅戰,扎實推進“七個一批”,做到一戶一策、精準發力。特別是在“七個一批”脫貧攻堅措施精準發力。
一是發展產業扶持一批。二是轉移就業扶持一批,實施2017~2019年南疆三地州3年10萬人轉移就業規劃。三是土地清理再分配扶持一批,累計清理土地772.06萬畝、惠及貧困人口104.09萬人。四是轉為護邊員扶持一批。將7個深度貧困邊境縣一線貧困邊民(8265人)吸收為護邊員,平原地區每人每月補助2000元、高原地區每人補助2600元。五是實施生態補償扶持一批。落實國家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按照每人每年1萬元標準,發放補助。六是易地扶貧搬遷扶持一批。七是綜合社會保障措施兜底一批。從2017年開始連續10年,自治區每年安排20億元資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脫貧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