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摘要] 目的 探究手術室護理干預對腫瘤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方法 該次研究中的觀察對象均選自2016年9月—2019年9月期間在該院接受腫瘤手術的患者,共方便抽選86例,所有患者經計算機隨機法被分為兩組,常規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服務,干預組給予患者手術室護理,對兩組患者的應激指標和心理狀態予以比較。結果 干預組患者收縮壓為(116.55±5.33)mmHg、舒張壓為(74.06±3.44)mmHg、心率為(80.86±3.21)次/min,均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132,P=0.000;t=133.783,P=0.000;t=7.827,P=0.000);同時,干預組SAS評分與SDS評分分別為(33.76±2.11)分和(34.72±3.19)分,其數據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815,P=0.000;t=11.230,P=0.000)。 結論 應用手術室護理方式對腫瘤手術患者進行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應激反應,降低患者負性情緒,對于患者臨床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護理干預;腫瘤手術;應激反應;負性情緒
[中圖分類號] R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7(c)-012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erating room on the stress response of tumor surgery patients. Method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in this study were selected from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umor surgery in th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9.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computer randomizatio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services, and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given nursing care in the operating room. The stress indicators and mental st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a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116.55±5.33) mmHg, a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74.06±3.44) mmHg, and a heart rate of (80.86±3.21) times/min,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0.132,P=0.000; t=133.783, P=0.000; t=7.827, P=0.000); meanwhile,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33.76±2.11)points and (34.72±3.19) points, their data All are low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2.815, P=0.000; t=11.230, P=0.000). Conclusion Intervening th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method for tumor surgery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tress response, reducing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which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nurs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Tumor surgery; Stress response; Negative emotions
據統計,我國腫瘤類疾病的發病人數逐年上升,因腫瘤導致的病死率而隨之增加,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臨床對腫瘤的治療多采取手術方式,不過對患者來說,不論是手術方案或是手術室環境都是極其陌生和恐懼的,在這種因素的干擾下,患者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心理與生理方面的應激反應,而當這種反應過大時將對手術過程和麻醉效果造成影響,甚至直接降低手術效果,對預后十分不利[1]。隨著護理醫學的日益發展,對于腫瘤手術患者的護理理念也不斷進步,其輔助作用十分顯著,其中,手術室護理干預尤為重要,是加快腫瘤手術患者康復速度的有效方式[2]。該次研究方便選擇2016年9月—2019年9月期間在該院接受腫瘤手術的患者86例,主要分析手術室護理干預對腫瘤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中的觀察對象在該院接受腫瘤手術的患者,共方便抽選86例,所有患者經計算機隨機法被分為兩組,組別分別為常規組合干預組,每組患者例數為43例。
干預組:男性為25例,女性為18例;年齡為35~71歲,平均(49.09±2.24)歲;腫瘤分類中直腸癌17例,乳腺癌12例,結腸癌10例,肺癌4例。
常規組:男性為27例,女性為16例;年齡為33~70歲,平均(48.73±2.19)歲;腫瘤分類中直腸癌16例,乳腺癌11例,結腸癌11例,肺癌5例。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腫瘤分類方面的數據經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惡性腫瘤,其腫瘤分期為Ⅰb~Ⅱb期間;患者及其家屬軍明確該研究的目的與方法,自愿參加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在其批準后開展。
排除標準:嚴重器質性疾病者;遺傳性代謝疾病者;精神病史者;免疫功能障礙者;血液系統疾病者;手術禁忌癥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腫瘤手術,其常規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服務,主要為:在術前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檢查,查看患者身體指標是否符合手術標準;同時,將手術治療方式和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及其家屬,且護理人員需輔助醫師進行腫瘤手術,按照醫囑進行協助和用藥[3]。
干預組給予患者手術室護理,主要內容為:①術前干預。護理人員在患者術前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社會背景和家庭關系對其病情予以詳細的解釋,并利用視頻、網絡等方式宣傳關于腫瘤病癥的健康知識,將腫瘤手術的操作方式、預期效果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告知患者,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增強家屬對患者病情的重視程度;同時根據患者臨床資料和性格特點進行綜合性的心理評估,觀察患者情緒變化,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耐心且詳細解答患者關于治療的疑問,并利用自身的專業素質增強患者對于治療和醫院的信任感[4]。②術中護理。在患者未進行麻醉前,確認患者身份并確認手術主治醫師和醫療器械,向患者介紹手術時的環境,并根據手術要求調整患者體位,在不影響手術的前提下盡量避免患者身體的暴露,注意對患者隱私的維護;如患者情緒波動較大則可利用音樂或者成功案例緩解患者的情緒,消減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的不良情緒,增強患者對于腫瘤手術治療的信心[5];同時,為避免墜床情況的發生,護理人員可利用約束帶加強患者手術操作的安全性,并利用軟枕或者棉墊對易受壓力關節進行保護,關注患者手術治療的舒適性;此外,護理人員還需根據天氣變化對室內溫度予以調節,避免通風口直面患者,如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出汗的情況,則需利用紗布輕輕予以擦拭。③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利用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沾濕棉紗布,再使用棉紗布對患者皮膚上殘留的血跡或者消毒液進行擦拭,及時為患者更換床單和衣物,告知患者及其家屬術后注意事項,加強對傷口的護理;同時,嚴格按照無菌技術的要求和標準對引流情況予以護理,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和臨床表現的監察,給予患者針對性的飲食指導,叮囑患者從流食逐漸過渡至半流食[6]。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應激指標和心理狀態予以比較,其應激指標主要包括術中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心率;心理狀態利用SAS焦慮自評量表和SDS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估,其中SAS焦慮評分的臨界值為50分,50~59分屬于輕度焦慮,60~69分屬于中度焦慮,>69分屬于重度焦慮,分值越高表示其焦慮癥狀越嚴重;SDS抑郁評分的臨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屬于輕度抑郁,63~72分屬于中度抑郁,>72分屬于重度抑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癥狀越嚴重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中相關數據經分析與匯總以后均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運用t檢驗,計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應激指標
2.2? 心理狀態
3? 討論
腫瘤實際是由細胞組成,但這種細胞是在長期有害因素作用下導致的非正常的細胞,是一種具有過度增殖性質的新生物,腫瘤的生長規律與正常器官和細胞組織不同,其細胞功能對機體本來的器官結構具有破壞作用,甚至會轉移到其他區域,威脅患者生命[7]。手術治療是治療腫瘤疾病最有效的方式,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更加系統、科學的輔助措施,對緩解其病情與不良情緒意義重大[8]。據統計,患者受年齡、病情以及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對腫瘤本身和治療方案的認知程度均有所不同,甚至有部分患者會出現較為強烈的應激反應,過度的應激反應可能造成患者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對手術及麻醉效果影響惡劣,因此,手術室護理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9]。手術室護理是一種極具現代化的護理手段,具有規范性和全面性的特點,針對手術室各項環節進行系統護理,能夠減少腫瘤患者因手術產生的生理與心理的應激反應,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具體來說,術前對患者的疾病認知進行普及,使其了解與治療相關內容并提高治療依從性;術中加強安全防范、保暖、安撫等工作,并講解麻醉流程,穩定其情緒;術后引導患者保持積極心態,消除緊張和焦慮。相關學者[10]研究中表示,腫瘤手術患者經手術室護理其收縮壓為(124.38±11.49)mmHg,舒張壓為(77.47±8.75(mmHg),心率為(91.24±8.18)次/min,SAS評分為(40.15±7.11)分,SDS評分為(41.28±6.77)分,其數據均優于行常規護理的組別;該次研究中,干預組收縮壓為(116.55±5.33)mmHg、舒張壓為(74.06±3.44)mmHg、心率為(80.86±3.21)次/min,顯著低于常規組,該研究結果表明,為腫瘤手術患者開展手術室護理,有利于降低患者應激反應發生;同時干預組SAS評分與SDS評分分別為(33.76±2.11)分和(34.72±3.19)分,其數據均優于常規組,分析其原因,可能與手術室護理更符合患者需求相關,能夠給予患者更多人性化的護理服務,進而改善患者負性情緒;該研究的數據與學者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表明手術室護理能夠給予腫瘤手術患者更為全面的干預,更具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應用手術室護理方式對腫瘤手術患者進行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應激反應,降低患者負性情緒,對于患者臨床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丹,張婷.手術室護理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胸腔鏡下肺腫瘤根治術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 26(2):216-219.
[2]? 崔冀芳,葉成杰,潘洪帥.手術室量化評估干預策略對胃腸道腫瘤手術患者應激反應及術后康復的影響[J].癌癥進展,2019,17(11):1357-1360.
[3]? 劉俊芬.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在乳腺癌治療中的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8):175-177.
[4]? 朱琳,盧秀英,陳濤,等.三級甲等醫院手術室護士腫瘤手術隔離技術執行情況及其影響因素[J].護理研究,2019,33(14):2500-2502.
[5]? 李瓊. 手術室優質護理干預對手術患者應激反應、負性情緒及預后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6):135-137.
[6]? 洪花,竇紅梅.手術室護士對腹腔鏡腫瘤手術中無瘤技術的認知與執行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6):96-98.
[7]? 王江華,崔雅清.手術室護理干預對甲狀腺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及生命體征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4):72-74.
[8]? 王燕利,侯水蓮,蔡赫,等. 強化院內感染護理管理對消化道腫瘤患者醫院感染和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5):574-577.
[9]? 王文亞,范娟,孫會,等. 品管圈護理管理對控制消化道腫瘤患者手術室院內感染的效果及對護理質量的改善[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7):882-885.
[10]? 鄭淑瓊,王玲平.麻醉恢復室整體護理對全麻手術腫瘤患者心理影響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0):197-198.
(收稿日期: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