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雨
摘要:當今社會,綠色經濟理念逐漸滲透到每一個行業的發展中。建筑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也是基于綠色經濟理念決定的。在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結合當下發展現狀進行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動綠色經濟理念下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圍繞此方面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綠色經濟;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
現代建筑業的雄起,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有利的契機。由于傳統的建筑業對自然環境的污染都太損害,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而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再加上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至于環境的極大污染,因此,人們對保護自然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日前咱們中國的建筑行業逐漸向綠色建筑轉型,力圖使綠色建筑成為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在不對自然環境造成過大影響的情況下,滿足人們的建筑需求,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對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前景并找出適宜綠色建筑發展的方向,同時對綠色建筑經濟發展的前景進行詳盡的分析,期待綠色綠色建筑經濟能夠更好更快的發展。
在2013年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要點,即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時,習近平主席在任職浙江省委書記時提出了指導中國生態文明的建設的重要理論——綠水青山就
是金山銀山。這說明,當下的建筑經濟發展不僅要講究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還要注重結合生態環境的保護,不能撿了西瓜丟了芝麻,兩者應該處于一個平衡的發展關系。這就要求政府和社會加強推動綠色經濟理念下建筑及經濟可持續發展,既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內部建筑經濟發展環境,也要維持好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
1?????? 綠色經濟理念的積極意義
什么是綠色經濟理念?這幾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肉眼可見,是最有實力的發展中國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經濟年均增長高達9.3%,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位,外貿出口量也遙遙領先許多國家。這偉大的成就的背后,我們國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在這以后的發展中,我們國家開始注重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引出了綠色經濟理念,它是一種新的經濟發展形式,強調將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共同協調發展,是為了適應人類生存需求而表現出來的一種發展狀態。
2?????? 綠色經濟理念下建筑經濟發展現狀
2.1?? 缺乏完善的經濟體系
回顧中國的經濟發展歷程,相較于西方國家一直都比較落后。因此,在我們加快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沒有機會考慮到國家本身的綠色經濟,我國綠色經濟理念下的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就沒有一個完善的經濟發展體系。同時,盡管國家提出并大力宣揚科學發展觀,但改變并不是一夜之間可以完成的。現如今的許多房地產發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要同時兼顧經濟發展和綠色經濟發展,卻沒有完善的體系支撐,最終只能做出妥協讓步。
且不說更理想的一面,現如今的市場經濟體制本就存在若干問題,這也間接導致了綠色經濟理念下載建筑經濟在市場上的占比更少。一些建筑項目的初始開發預算中也并沒有將環境成本算入,這也體現了如今的市場經濟體系存在了一些弊端。
2.2?? 缺乏一定的技術支持
空有想法,沒有技術,那只能被稱作白日做夢罷了。面對綠色建筑經濟的不斷發展,相關企業不僅要考慮到設計問題,還要注重綠色建筑材料的挑選使用和有效的技術支撐。我國城市化的進程需求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擴大,尤其在意識到綠色經濟發展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的嚴峻背景下,技術支持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應該把重心放在研究綠色經濟發展的技術,加大創新力度。
2.3?? 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撐
綠色經濟理念下的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是社會和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要想能夠順利實現綠色發展,國家和政府有關部門就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進行對企業有效的監督管理,綠色理念下的建筑經濟才會健康穩定地持續發展。我國的綠色經濟發展體系也會有快速的提升。同時,加強了人們對綠色經濟發展的認識,這對我國發展是有極大好處的。
3?????? 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經濟的有效策略
3.1?? 加強宣傳,深入人心
集思廣益,萬眾一心,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人的智慧可大可小,但是一堆人的智慧能夠凝聚成大智慧。只有讓更多的人了解綠色經濟,懂得綠色建筑的發展對全人類全社會都是有益的,這個行業才會收到人們的重視,進而提升了綠色建筑經濟持續發展的活躍度,這個行業才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1)?????? 首先,政府和企業等相關單位應當利用媒體等途徑宣傳綠色經濟理念下的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深入民眾了解他們的真實所需,將綠色理念貫徹全社會。
(2)?????? 從本質上講,全人類都是綠色建筑的隱形顧客,是綠色經濟發展的獲利者。我們自身應當自主了解綠色經濟理念下的建筑發展,關注其發展情況。
3.2?? 做好準備,尋求支持
要想順利發展綠色建筑經濟,離不開技術的支撐和資本供應。
(1)?????? 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越來越多企業像綠色項目靠攏。這也就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企業進行銀行貸款,而銀行貸款受金融政策影響較大,對項目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因此,政府應該建立有益的融資體系,幫助企業得到充足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