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柳麗
數學課堂離不開輕松自然、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這些語言在課堂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能讓教師時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高。
一、巧設情境,讓語言的魅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巧妙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能迎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思維規律,刺激他們的心理和智力,喚起強烈的求知欲望。而生動精彩的教學情境,還得配上藝術靈動的語言,才能引人入勝,使學生既有感官的體驗,又有聽覺的享受,讓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情境中輕松思考,巧妙地進入思維空間。
二、因勢利導,讓語言的魅力在課堂中凸顯
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當然也離不開感情,情感豐富的教學語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動力因素。語言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完全在于它是一種心聲,是一種思想感情的流露。數學教師只要在課堂上做到細致、巧妙地設置提示語,組織提煉語言,注意自己過渡語的藝術,激發孩子們思想的火花,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完全可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數學課堂自由活動性強,學生思維旁逸斜出是一種常見現象,即使課前預設再充分也不能完全避免。當意外不期而至時,應視為寶貴的課程資源,加以有效利用,使課堂多一份精彩。
課堂上經常有些偶發事件的出現,它們會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注意發掘事件中的積極因素,順應學生好奇心,順勢把學生引向正路,或逆勢把學生拉回正軌,因勢利導地開展教育或教學活動。這樣,不僅保證了課堂教學的秩序,而且擴充了課堂教學信息,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三、評價中肯,讓語言的魅力在激勵中飛揚
創造力人人都有,教師要善于捕捉每個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肯定、贊許。通過樸實、動人的語言,感染學生的情感,撥動學生的心弦,在學生中引起共鳴,拉近師生間、生生間的距離。把學生吸引過來,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全體學生全面、自主地發展,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小學生特別注重教師及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在對學生的評價上,要以小組集體的學習效果作為評價的依據,使學生形成集體觀念,提高小組的凝聚力,強化小組成員間的交流合作,促進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教師還要豐富評價手段,轉變評價主體,更多地將評價主導權還給學生,采用小組自評、組間互評的形式促進評價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他們形成積極的合作情感和堅定的合作意志。讓組員充分意識到自己在小組中的作用,意識到集體的事需要大家的合作,意識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從集體的利益出發。
當然,教師的評價也必不可少,對于學生的勤于思考和勇于發言,教師要及時給予積極評價,并進行適當表揚,這個表揚要潤物細無聲,使學生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感受到思維勞動本身的樂趣。教師一句無意的“評語”,往往會左右學生的聽課情緒。不妨將對各層次學生的隨意性“評語”變為可激發學生更積極思維的特意性“評語”,提高興趣,強化效果。一句適當的“評語”能夠激勵被提問的學生,特別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學生,讓他們的信心和進取心大增,這對活躍課堂氛圍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才能為老師所肯定時,他們會更有信心、更有勁頭,會產生一種發揮更大才能的心理。只有發自內心的贊揚和鼓勵,才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并造成一種表揚的效應,使其他同學向受表揚者看齊,增強大家的競爭意識,大大提高全員參與的積極性。此外,教師在小組匯報時還要充分發揮矯正評價的作用,以此引導學生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學生匯報偏離主題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必要時及時制止矯正;多組學生代表匯報不到點子上時,教師不能再站在旁觀的位置上,而要及時歸位評價引導,方能更好地調控整個課堂。
課堂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教師只有把對職業、對學生的愛,用發自內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注情于聲、以情動人、以聲引人。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努力提高語言素養,才能為課堂教學創造一方和諧、興趣盎然的樂園。
責任編輯?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