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晚,游客在廣州市北京路步行街游玩。當晚,廣州北京路步行街經過一年的改造升級后正式開街迎客。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圖1)曬秋
秋風起,魚蟹肥。9月25日,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強蛟鎮峽山村碼頭,漁民們趁晴好天氣忙著晾曬魚鲞,一排排、一列列的曬網上攤放著鯧魚、鰻魚、魷魚、墨魚、小黃魚等各種海魚,與岸邊停靠的漁船構成了一幅漁村獨有的秋日美景。李典 吳立高 攝

(圖2)出山,向著夢想的方向
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金源藏族鄉科上村,加羊吉練習舞蹈跳躍動作。
九月的陽光格外絢爛,靜謐的校園再一次喧鬧起來。經過抗疫的斗爭和高考的淬煉,百萬學子背起行囊,告別家鄉,開啟嶄新的大學生活。在他們當中,有這樣一群藏家少年。
故事要從一個西北小山村講起。在化隆回族自治縣,重巒之中,紅山巖下,有一處山谷地。蜿蜒的金源河水,穿過干燥的紅土地,滋潤著周遭的農田和牧場。這片藏地村落,當地人稱為“科巴”,主要由科上和科下兩個行政村組成。
2012年,當時在科巴做志愿者的王洪波,根據自己的支教經歷,以當地孩子為原型,創作了歌舞劇《熱夢科巴》,“熱夢科巴藝術團”(以下簡稱為“藝術團”)由此誕生。 《熱夢科巴》陸續在深圳、西安、北京等地亮相。山里的小小藝術團,漸漸有了名氣。
最初,藝術團沒有訓練場地,只能四處轉戰,村外河灘旁、村民閑置的場院里、山崖下的空地上都能見到孩子們苦練的身影。
追夢之路雖然曲折,但孩子們在逆境中頑強成長。今年高考,20名成員無一落榜,19人被本科錄取,1人被大專錄取。這群原可能困守大山、務農放羊的孩子,迎來了人生最重要的轉折。
插上了夢想的翅膀,崇山峻嶺也擋不住奮進的腳步。
眼前,山路崎嶇。
耳邊,歌聲嘹亮。
未來,繼續追逐夢想。 劉金海 攝

(圖3)行走
當地時間9月20日,英國德文郡Honiton,89歲的John Wilkins參加為布里斯托爾兒童醫院“大呼吁”活動舉行的機翼行走 (Wing Walk)。

(圖4)坐享藍天
9月24日報道,29歲的土耳其滑翔傘教練Hasan Kaval今年實現了一個“瘋狂的想法”,他坐在沙發上飛翔天空,還悠閑地看電視。Hasan Kaval定制了一個帶金屬框架的紅色沙發,以便固定降落傘和輪子,金屬框架前面還固定著一臺電視機。準備就緒后,朋友們把他和沙發一起推下山,哈桑坐著紅色沙發升空了,身上沒有任何安全固定措施。一飛到天空中,哈桑打開電視機看《貓和老鼠》,腳下是波光粼粼的大海,他像坐在家里一樣,一邊看電視,一邊喝可樂吃薯片。 圖片來源 ICphoto

(圖5)隔離倉
美國疫情持續蔓延。當地時間9月23日,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區一家商鋪推出“泡泡帳篷”以增加顧客之間的社交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