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耿章
體育教學,是學生強身健體、鍛煉身心的重要課程,保障學生強壯體魄的同時維護好思想道德品質,進而構建健全的心理。日常體育教學任務需要將當代兒童的個性考慮在內,不斷優化思想道德品質教育,通過體育教學將品德教育滲入學生群體中,不斷探索創新式的教育理念、方式、技巧。對于學生群體的教育,要做到言傳身教,有針對性、有計劃、有目的地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運用常規體育教學,強化文明禮儀培養
體育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課堂常規,在課堂中進行思想的教化和普及,宣揚良好的生活作風、文明禮儀,培養團隊協作意識,進而達到優化組織紀律的效果。為訓練學生身體姿勢的基本能力,對空間感知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從基礎抓起,通過隊列、體操隊型的訓練保障集體活動在學生群體中發揮作用。在訓練期間,要求學生在統一的指令下完成標準的動作,達到整體、協調的狀態,不僅能塑造朝氣蓬勃的主人公精神,同時培育嚴格的組織紀律性,進而不斷鍛造敏感的反應、協調一致的應變能力以及精準的動作。作為小學生,都擁有活潑好動的天性,一旦參與到不受約束的環境中,尤其是體育課這種特定的、自由的場景,更加會暴露出自己的個性。教師在進行隊形、隊列的統一教學中,通過仔細觀察、犀利觀摩,優化對學生的引導。有選擇地對表現不好的同學進行教育、批評,指出其在隊列、隊形中表現不佳的情況,說明不整齊的嚴重危害性,會給集體造成損傷,進而影響到團隊的表現。同時加強對學生的訓練,通過紀律的灌注讓他們逐漸形成協調一致的作風,保障動作的迅速,并且通過刻苦認真的訓練培育起嚴格的組織紀律,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在其他的教學內容中進行豐富,通過舉例子的方式在學生心中培育文明行為,不斷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體育課上要對基本的習慣進行宣揚:不得隨地吐痰,保障場地、器材的干凈整潔,為保護學生需要穿適合運動的服飾、鞋子。在學生群體中營造愛護環境、助人為樂的傳統,培養學生從小使用文明用語。
二、培養高度的責任感,強化安全意識教育
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中,學生在自由的環境下很容易發生意外傷害,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需要解決的重大隱患。在課堂的教育中,若是學生發生意外事故,不僅會影響到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同時會妨礙教學的預期效果,無法保障完成制定的進度,在課堂上受到傷害的學生很容易遭受心理陰影,成為一生無法磨滅的痛苦記憶。因此,在體育課堂中必須強化安全責任意識,不僅教育工作者需要引起重視,學生自己也要形成相關的理念。首先,學生樹立起自我保護意識,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識,精通運動損傷的基本操作處理辦法。其次在進行器械的使用之前,需要進行檢查確保其安全性,并且要教育學生學會自我檢查,排除場地中各項不安全因素。再次在開展運動之前,需要對接下來的運動項目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樹立自我防護意識。最后在上課期間,將自我保護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進而培育自我保護能力,借此達到有效預防運動損傷的目的。
三、倡導身心全面發展,樹立健康第一思想
小學生健康的實現在于結合體育教育、健康教育,通過意義的傳遞讓學生了解到保健的方法,從而對體育鍛煉產生興趣愛好,讓學生身心健康得到不斷發展。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中培育起競爭意識,同時培養起重要的社會生存能力。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健康教育過于匱乏,眾多揠苗助長的行為讓學生失去了對運動的喜愛,衍生出了大量不愛運動、不愛體育的“體育盲”。新時代背景下這一情境已經發生轉變,學生的日常課堂教學中不僅有了體育教育,同時納入了健康教育的內容。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小學生,身體正處于旺盛發展的狀態,若是此時身體姿勢不對、形成不良行為習慣,則會影響到未來身心健康。例如:學生的生長發育會受到不良身體姿勢的影響,學生的模仿性很強,若是姿勢不對,故意模仿不正確的動作、姿勢,需要對其進行批評指正。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對其錯誤的姿勢進行糾正,通過簡單實用的辦法進行改進,通過加強教育,引導強化學生正確行為習慣的塑造。在教學過程中灌注美的教育,將體育與美相結合,將健康之美傳遞下去,讓學生意識到身體、健康、精神方面的美麗。在隊列、隊形的集體練習中,學生能夠了解各項動作的要領,掌握坐立行走的正確姿態。在學生的日常實踐中,通過潛移默化的訓練必然能夠達到持之以恒的效果,保障身體姿態的良好、正確。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