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物質資源的不斷豐富,大眾的消費觀念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代人們對于農產品的追求不僅僅關注其數量及價格,也更加注重其質量。對于廣大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者而言,如何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是值得重點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廣東省綠色品牌農業的發展角度出發,研究其現狀并探究其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性的提出相關建議,希望能夠為廣東省綠色品牌農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綠色;品牌農業
一、前言
品牌農業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詞匯之一。所謂的品牌農業,指的是經營者具有相關的資質,取得相關的質量認證,獲得相應的商標權,以便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市場認知度,進而可以獲得良好的口碑以及更高的經濟效益。而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除了考慮價格因素之外,也會將農產品的口感、產地以及生產者等因素考慮在內。
2020年3月,農業農村部印發了《2020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其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農業綠色生產,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包括要優化種養業結構、推行標準化生產、發展生態健康養殖以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而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更好的推動綠色農業品牌的高質量發展,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
二、研究現狀
隨著供給側改革政策的不斷落實推薦,綠色品牌農業的興起與發展是新時代的趨勢,也是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對農產品的質量的全程把控,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是綠色品牌農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竇麗霞,2019)。發展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市場為核心,以消費者需求為首要考慮因素,創立并保持農業品牌的獨特性。在品牌的使用過程中也要不斷通過經濟、法律等手段維護品牌,擴大品牌的效益(常洪水,2017)。政府層面上,要不斷加大對農業的財政支持,在減免農業稅的基礎上,也要加大力度興建農業設施、提供相關農業貸款支持、為農業企業的設立提供綠色通道等(石慶龍,2006)。推動綠色品牌農業的發展,需要加大科技興農力度,鼓勵綠色農業的生產經營者與當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依靠高層次的人才、信息、技術等優勢,快速提高品牌農業的發展速度與效率(馬健、謝偉,2011)。
三、廣東省綠色品牌農業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正處于向農業強國大步邁進的階段,因此,農業行業的眾多生產者、經營者在面臨較大挑戰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機遇。隨著社會消費結構升級、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綠色品牌農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全國各個地方因地制宜,紛紛依托自身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并積極建立各種綠色農業品牌。比如區域公用品牌有內蒙古的科爾沁牛、興安大米;江西的贛南臍橙、泰和烏雞;山東的煙臺蘋果、泰山板栗等。在此基礎之上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知名企業品牌,例如山西的紫林、九牛私家牧場、東方亮;陜西的御寶羊奶、融氏王老蜂農、洛川蘋果;湖南的隆平高科、湘豐茶業、宇田農業等等。眾多品牌農業的興起與發展,進一步推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
廣東省積極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新格局,計劃在2022年建成300個以上的農業特色專業鎮。現階段廣東省也有許多優秀的區域公用品牌,比如郁南無核黃皮、新會陳皮、梅州金柚等。企業品牌有味央豬肉、廣州麥芽、太糧和穗嘉豐等。這些品牌的市場占有份額相對較大,在廣大消費群體中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這些企業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促進了農業的綠色健康發展。廣東省的綠色品牌農業銷售渠道不僅僅依托于傳統的線下渠道,更與電商緊密結合。2019年廣東省共建設了10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當年全國各省市縣域農產品網絡零售額排名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為592.1億元,名列第一。
四、廣東省綠色品牌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廣東省綠色品牌農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可能還存在以下一些因素的制約。
第一,部分生產者缺乏品牌意識,墨守成規。由于構建農業品牌會存在一定的前期投入,也需要相關知識的支撐。而堅持綠色生產,在短時間內,也需要對當前固有的生產過程進行一定的調整,可能產量也無法迅速達到理想狀態。種種因素疊加,會導致生產者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可觀的收入,這就導致部分生產者的綠色品牌意識較為薄弱,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也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沒有合理的長遠規劃,不利于綠色品牌農業的發展。
第二,部分品牌成本較高,積極性弱。作為生產者來講,構建綠色品牌農業是為了獲取經濟效益。而眾多的農業品牌也是大型龍頭企業的后備力量。由于當前消費者獲得消息的渠道眾多,市面上也充斥著許多參差不齊的農業品牌。因此許多優質的品牌由于生產成本的原因,沒有較多的資金用于投放廣告。導致消費者無法準確判斷,可能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導致企業建設綠色農業品牌的積極性不高。
第三,缺乏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據筆者的調查顯示,農產品的消費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品牌依賴。而大部分參與調查的人對于大型企業品牌的認可程度要高于小型企業品牌。在綠色品牌農業的建設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多了“綠色”二字,還需要獲得相應的綠色認證。這意味著需要有更加專業的團隊。因此具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相對來說更容易滿足上述條件。龍頭企業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帶動當地的農戶和其他小型企業共同發展。
五、廣東省綠色品牌農業發展的對策
針對目前廣東省綠色品牌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建議。
第一,加大引導力度,適當給予幫助。政府應該加強綠色品牌農業方面的宣傳和引導。比如可以通過對農業標準化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講解,轉變生產者的觀念。同時對于存在資金困難生產者予以一定的幫助,例如提供無息貸款。進行補貼等。
第二,構建宣傳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眾多網絡平臺層出不窮,因此,綠色農業品牌企業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各種農業品牌可以聯合起來,共同構建一個具有公信力的平臺,然后向消費者宣傳相應的產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各個企業的宣傳成本,增強企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帶動周邊產業。政府應該篩選優質企業作為發展重點,努力培育當地的龍頭領軍企業。并且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不斷擴大產品范圍和規模。在無形之中,提高其他生產者的信心和積極性,推動當地綠色品牌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竇麗霞.黑龍江綠色品牌農業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9(05):89.
[2] 常洪水.黑龍江綠色品牌農業發展研究[J].統計與咨詢,2017(03):18-21.
[3] 石慶龍.吉林省發展綠色品牌農業的對策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06(11):6-8.
[4] 馬健,謝偉.鑲嵌在珠三角邊上的綠色明珠——廣東省恩平市“品牌農業”發展紀實[J].農村工作通訊,2011(13):60-61.
[5] 孫炳權,王愛花.品牌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7,37(18):151+70.
[6] 張曼麗.農業品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18(12):56-58
[7] 萬寶瑞.發展品牌農業要把握的幾個問題[J].智庫時代,2017(03):46-47.
作者簡介: 任靜(1993.07—),女,漢族,籍貫:山西陽高人,廣州工商學院,碩士學位,專業:金融學,研究方向:貨幣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