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悅
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安全事故多有發生,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威脅,新時期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思想政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戰勝困難的法寶,正確地采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能保障應急救援能力發揮最大作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今年,在全國范圍內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全面啟動戰時思想政治工作,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疫情防控、維護穩定、保障安全等重點工作中,激勵發動全國人民共同戰“疫”,堅決遏制住疫情蔓延的勢頭。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思想政治工作遵循三項原則
1、疫情防控中,應以統一的思想政治工作為引領
疫情的突發關系到全國人民的正常生活,如果沒有及時統一的思想政治工作為引領,勢必會對人民身體健康、生活秩序、社會穩定產生嚴重影響。每日激增的確診病例人數,基數龐大的疑似觀察群體,是黨和人民面對的巨大挑戰,此時,思想政治工作便是第一道防線。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發展形勢,要克服人民群眾的恐慌、防疫人員的疲憊心理,保證良好的心理素質,隨時處于應戰狀態,思想政治工作更要走在最前面。打贏疫情攻堅戰必須要有正確的思想政治工作為引領,要有正確的戰略策略,黨中央審時度勢、綜合研判,及時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明確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總體戰,各項工作都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支持。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發揮,直接決定了全國上下思想與行動的高度統一,決定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決定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寶貴成果。
2、疫情防控中,思想政治工作應具有預見性
武漢疫情爆發初期,對當地政府、醫療機構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疫情防控任務緊急、覆蓋面廣。只有具有較高的預見性,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遏制住疫情蔓延,早一分行動就多一份希望。疫情防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務艱巨,只有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正確的預見性指導,才能匯聚各方力量,最大程度減輕疫情爆發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傷害。1月22日,黨中央果斷要求湖北省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作出這一決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氣,但該出手時必須出手,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黨中央把武漢和湖北的疫情防控作為重中之重,提出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明確要求,強調要采取更加嚴格、更有針對性、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把疫情擴散勢頭遏制住。同時,各省區市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構建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防控體系。疫情發生時恰逢春節返鄉高峰,為從全國層面控制住蔓延態勢,各地區向社會發出減少人員流動、協同抗擊疫情的號召,并及時延長春節假期,為可能出現的春運人潮踩了“急剎車”。針對節后人員大范圍流動可能帶來的疫情擴散風險,提前部署延遲開學、靈活復工、錯峰出行,在健康監測、人員管理等方面采取了嚴格措施。
3、疫情防控中,思想政治工作應具有及時性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組織協調難度大,需要多方力量密切配合、統一行動才能有效抑制疫情蔓延。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及時發揮前瞻性、統籌性的作用,強調全局觀念,樹立聽從統一指揮、協同作戰的正確思想觀念。同時,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時糾正不當行為,懲治違紀人員,穩定局面、重樹信心、凝聚力量。此次疫情防控中,黨中央舉全國之力第一時間對武漢予以支援,組織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隊等調派330多支醫療隊、416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并迅速開設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醫院和方艙醫院,千方百計增加床位供給,優先保障武漢和湖北需要的醫用物資,組織19個省份開展對口支援。提出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控要求和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為突出任務來抓。針對湖北和武漢前期防控工作存在的嚴重問題,黨中央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并對湖北省委和武漢市委領導班子作出調整充實。妥善處理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維護醫療秩序、市場秩序,維護社會面安全穩定,嚴厲打擊涉疫違法犯罪。
二、防控中,思想政治工作新特點
1、全民社會化參與性凸顯。伴隨社區群眾自治的深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正轉向政府與社會共同管理,社區群眾組織既是疫情防控的直接受眾,同時也成為至關重要的管理主體。在一級響應狀態下,原有的社會生活發生一些改變,社會對每一名成員都提出了特殊要求。在整體社會生活制度的演變下,實現了每一名群眾面對危機應對的全民自覺行動。與常態下相比,應急狀態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社會生活的一切活動之中,廣泛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的密切協作,賦予社區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地位。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斗爭中,廣大人民群眾、志愿者同參與防控工作的各方面人員一道,不懼風險、團結奮戰,特別是社區廣大黨員、干部以身作則、沖鋒在前,堅守各級防控點位,形成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強大力量,充分彰顯了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偉力。
2、心理情感化作用性顯著。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由于外部環境和社會群體心理狀態的動蕩,容易使群眾產生焦慮,缺乏信任和信心,甚至產生逆反、從眾行為。這時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務艱巨,從救援前的思想動員開始、救援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指導,到見證疫情爆發的醫患人員心理創傷修復和士氣鼓舞,以及全國人民的思想穩定,都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做好心理疏導,為緊急救援減少壓力提供支持。此時,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明確的政治傾向性,它通過政治揭露、政治宣傳和政治鼓動,把所有人的思想統一到應對突發事件的最高政治目標上來,達到社會平穩運轉的目的。全國各地加大宣傳輿論工作力度,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環境氛圍。上有國家統一派遣的思想政治、心理疏導專業人士開展針對性服務,下有普通醫、患人員、居民群眾組織的各類文娛活動,只有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對人的個體需求和心理感受的關注,采取更具人文色彩的方式方法,才能匯聚八方力量,最大程度撫慰突發事件對群眾的傷害。
3、信息透明化開放性加強。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較高的社會關注度和關聯度,信息及時、專業、透明成為處理突發事件的第一原則。新冠疫情突發具有專業性、破壞性、突然性等特征,極易造成各種恐慌情緒、小道消息迅速發酵,擊垮人民群眾抗疫信心,破壞救援能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應對疫情突發中,不再拘泥于傳統的內容和形式、方式和手段。注重新媒體應用,開放互動,滿足公眾對信息的渴求,規范和完善信息發布機制,深入宣傳黨中央決策部署,廣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引導人民群眾正確理性看待疫情,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和防護能力。讓群眾更多知道黨和政府正在做什么、還要做什么,對堅定全社會信心、戰勝疫情至為關鍵。另一方面,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運用多種形式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及時揭露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污蔑抹黑、造謠生事的言行,為疫情防控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4、危難中的民族自信心高漲。歲末年初,新冠肺炎突如其來。整個中國面臨著來自人民健康、生產、生活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全方位的疫情防控措施又是一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機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使受教者處于最佳教育情境之中。面對疫情突發所體現的堅定意志是民族精神的時代內容。思想政治工作借助這一時機,達到常態下難以企及的效果。疫情防控中,各地區充分報道聯防聯控的措施成效,生動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曾經的網絡憤青,曾堅信西方國家處處優越,曾習慣于追著別人跑的國人們,突然意識到,祖國已如此強大,那些奮戰在一線的“最美逆行者”才是最好的榜樣。此次疫情,已成為每個國人感悟家國情懷、肩負責任擔當、實現成長跨越的有利時機。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三、未來思想政治工作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的制度保證
1、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應急管理常態化機制。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引人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中。在應急管理法律法規中應當進一步明確思想政治工作在應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為應急狀態下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法律授權。
2、建立應急狀態下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突發事件發生后,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及時進行應急響應,并在人員配置、物質保障等方面及時跟進,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強輿情跟蹤、分析、研判和引導,及時提出應急措施建議,建立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
3、建立應急狀態下思想政治工作社會化機制。突發事件處理中調動社會力量、利用社會資源是現代危機處理的趨勢。思想政治工作在社會動員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應當建立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的社會動員參與協調機制。建立一支由心理專家和各方面專業人才組成的專家咨詢隊伍,使之成為應急狀態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輔助支持系統。
4、建立應急狀態下思想政治工作宣傳獎勵機制。要適應公眾獲取信息渠道的變化,加快提升主流媒體網上傳播能力。要聯合新聞宣傳部門,廣泛宣傳先進人物,樹立典型事跡,激發全社會正能量。積極鼓舞應急救援隊伍,救援取得階段性成果要及時表揚,救援結束后開展評功評獎活動。設立應急救援獎勵基金,對應急救援出現意外的人員健全保障機制,解決后顧之憂。
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前,我們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和雄厚的綜合實力,有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一定能戰勝困難,挽救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