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陳剛
摘 要:森林經營分類以及森林培育,是擴到森林資源優勢,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探索路徑,在森林經營以及培養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制約因素問題,導致了有關模式的推廣和發展,不具備突出的科學表現。因此,要能積極的分析有關問題,在成分分析論證的基礎上,提出可持續化的改善機制,提出有效的發展措施。
關鍵詞:森林經營分類;森林培育;可持續化發展
1、引言
森林經營分類和森林培育工作的開展,是改善森林面臨發展困境,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渠道,在森林發展模式的探索過程中,應具備可持續化思想的指導,提升探究模式方案的科學性。
2、森林經營分類與森林培育概述
2.1森林經營分類
森林經營分類遵循系統理論,就是保證森林物種的多樣性,實現森林區域經營林種比和地域分配的結構合理,從而達到綜合運用的效果;林業可持續發展理論,森林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分方式根據分類指導的思想中分類因子進行系統劃分,主要的指標為巖層、地貌、母巖、生態區位等。結合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相關產業發展規劃適當的調整森林經營分類和評價指標,明確區域林業發展的主導方向。
2.2森林培育
(1)商品林培育。商品林培育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指標要求,在商品林培育過程中,因為存在經濟效益的周期長、投資回報不確定性因素較大等問題的影響,社會資本的主動投資參與積極性不高,商品林培育中大多具備政府扶持背景。同時商品林培育要能通過執行科學化的技術管理模式,發揮管理優勢,提升經濟效益水平,同時對于商品林培育的生產環境條件有效的保障。
(2)公益林培育。公益林的主要作用是保護生態環境,如:河流沿岸建設防護林,城鎮周邊的風景林等。樹種的選擇著重考慮的是綠化能力,維持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栽培技術與配置,應該本著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培育,做好森林撫育工作。
3、森林經營分類與森林培育中存在的問題
3.1 森林培育板塊構建不合理
森林培育受經濟發展機構的影響,在一些地區,沒有實現社會經濟發展與林業用地板塊的統籌規劃,在栽培時按照公益林標準,而在后期社會發展規劃中就成了商品林區,森林的培育目標不確定,而森林培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長期工程,培育板塊機構不合理嚴重的影響了培育質量。
3.2 森林經營分類體系和評價體系覆蓋面較窄
從我國森林經營立地原則看,森林的編制還是以山頭為模塊,并沒有建立覆蓋整個地區統籌規劃的管理體系和評級標準,因此導致了森林立地分類與區域生態區位不協調,難以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協調。
3.3 森林撫育不及時
我國是人工林培育規模最大的國家,但是林業資源的質量卻難以保證,主要體現在林區密度過大,導致木材質量低下,外加上地方政府和林業局不重視森林撫育,造林很難成林成材。
4、加強森林培育技術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4.1科學森林培育理念的有效指導
森林培育技術是提升森林資源優勢提升的重要手段,在目前的森林資源發展條件下,很多人為不良影響因素凸顯,工作開展過程中,同時受到不良氣候條件、環境條件的影響,森林資源自然高效發展的條件不足,很多時候,如不能進行科學正確的森林培育干涉,其自然發展的趨勢并不能呈現出向好發展的態勢。森林培育理念是在森林資源經營發展的過程中,以科學的指導理念,提升培育經營優勢的有效發揮,比如要能積極落實科學的森林管理措施,森林培育要能根據科學的管理經營指導技術進行,不能盲目和主觀;森林培育工作的開展要能具備較高的長期規劃發展能力,不能因為短期的利益而損壞來之不易的森林資源成果;培育工作的開展要能具備更加突出的科學性優勢,主要是能做到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根據實際的區域環境條件以及森林資源的類型,制定科學化的培育管理模式;森林培育經營過程中,要能對于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制定嚴格的規范要求,如禁止大規模的森林樹木砍伐行為、保護稀有物種等。
4.2科學選用樹種
森林樹種的類型對于森林資源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作用,在樹種的選擇上,要依據詳細深入的地區氣候條件、環境條件、地質土壤條件的勘察報告,經過科學的分析,篩選出具備較高地區生長優勢的樹種。樹種的選擇中,同樣要能具備較為突出的樹種市場價值優勢,尤其是對于商品林類的樹種資源來說,要能做到符合市場的客觀供需關系,提升森林資源的實際價值性優勢。
4.3落實科學化的森林管理工作
森林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應做到對于森林發展資源的科學管控,做到在森林經營培育的過程中,能以最切合的管護方式,提升森林資源的管理效果,提升其經濟效益,減少管理成本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內發揮出良好的森林資源生態保護優勢。森林管理工作要能在科學的管理計劃下落實,依據計劃手段,做到在管理過程中,能具備更加突出的管理效果,實現管理工作的科學進行。比如根據森林的類型,依據其生長規律,做到在各個階段的管理上,具備更加突出的管理科學性保障,提升管理能力。
4.4林業隊伍的建設
林業隊伍主要是能負責落實科學化的森林經營培育要求,同時對于森林資源有效的保護,對于不法分子的偷伐、破壞行為要能堅決的遏制。隊伍建設要能具備較高的法律意識,同時具備森美浪經營培育的專業技術管理能力,要能做到科學培訓工作的有效落實,實現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能發揮出良好的管理科學性優勢。對于工作人員進行科學的思想教育引導,激發其責任意識,提升森林管理的各種要求能被科學的執行,符合森林經營培育的要求。建立林業隊伍工作的監督考核機制,其目的是為了能督促有關人員履行自身責任,樹立科學的工作思想意識,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能發揮出較高的指導建設優勢。監督考核機制要能具備明確、細致的規范制度作為指導,以提升隊伍建設優勢。
5、結語
森林經營分類與森林培育模式的發展,要能具備更加突出的特點,實現在管理過程中,發揮出森林資源的生態優勢。
參考文獻
[1] 郭亨孝.森林經營是林業發展的急迫要求[N].中國綠色時報,2017 -12-20(2).
[2] 詹昭寧.現代林業集約化森林經營的思考 [J].林業經濟問題,2018,27(5):472-479.
[3] 王永安.林業分類與森林分類[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19,1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