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造成報紙差錯的原因一般不外乎兩種:一是審校人員不細致,造成疏漏;二是審校人員知識匱乏,分辨不清,造成錯誤。那么,如何有效規避報紙差錯呢?筆者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認識到,做到以下兩點是重中之重:
解決第一種原因的差錯,必須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
審校工作看似平常,實則責任重大。做一名合格的審校人員,責任心尤為重要。要胸懷全局,對報紙負責,對讀者負責。《文心雕龍》曰:“斯言之玷,實深白圭”。尤其是黨報,一個數字、一個符號、一個字詞的差錯,就可能影響到讀者對黨委政府意圖的理解與貫徹,甚至會造成誤導,關鍵的人名、地名、事實差錯更會扭曲真相,有時候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工作失誤、經濟損失或政治事故。“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這就是筆者多年從事審校工作的深切感受。
審校工作是一項需要用心琢磨的“細活”,要問做好審校工作有什么訣竅,答案就是“認真”二字。審校人員必須有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養成沉穩細致的“審校性格”。有時候越不起眼的地方,越容易被忽視,越容易出錯。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干任何工作都是這樣。小心無大錯,對審校人員來說,尤其需要嚴謹的工作作風。
審校工作單調、枯燥,又容易導致注意力分散,不能持重、具有穩定注意力者難以勝任此項工作。審校中,審校人員必須靜下心來,自覺“屏蔽”集體辦公噪音、個人日常煩惱等干擾,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惟工作獨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審校人員苦行僧似的生活,又兼常年晝夜顛倒,實在是一般人難以忍受的苦差事,但這項工作關乎著報紙出版安全,審校人員必須苦中求樂,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俗話說:“選擇你喜歡的,喜歡你所選擇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既然選擇了審校工作,就應該把它當作一份事業去做,從心里去熱愛這份工作,把工作變成一種享受生活、享受成就的過程,校得其樂、以苦為樂,這是做好審校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解決第二種原因的差錯,需要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
報紙審校工作是一項政治性、思想性、專業性、敏感度很強的工作。審校文稿時要把握文稿的觀點,看它是否符合黨的方針政策、是否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是否符合黨的宣傳紀律、是否適合宣傳時機,要嚴格核對新聞事實、要校準文字、要注意版面語言的規范。
一、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把關意識。
缺乏清醒的政治意識和良好的政治修養,使政治性差錯見報,其后果的嚴重性遠遠不是文字差錯和知識性差錯所能比擬的。能否足夠清醒、獨立思考、辨明真偽、篩選核實?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審校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要有敏銳的政治辨別力。
二、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豐富的語言知識。
對文字敏感是審校人員應具備或者說應修煉的首要基本功。由于計算機文字錄入方式不同,形近字、同音字,兼有部分字形誤拆,造成的錯誤往往層出不窮。好的審校員就要善于發現并掌握這些規律,對關鍵字詞精準把握和深究,學好語法、修辭、邏輯等,扎扎實實打好語文方面的基礎。這樣,審校時就能做到靈、快、準,煉就一雙“火眼金睛”。
三、要具備豐厚的社會百科知識。
審校人員下筆必須慎重,自己沒有把握的東西,或知之不詳的東西,一定不要輕率修改。自以為是,想當然,是最要不得的。《藏書紀要》云,“非博學好古,勤于看書者,不能校對書籍”。這就要求報紙審校員要培養廣泛的興趣,多學多看。這不單單是個人興趣問題,而且是業務工作的需求。唐代韓愈說:“才子富文華,校讎天祿閣。”可見一名合格的審校員必須具有“千手觀音”的功夫。書到用時方恨少,從事審校工作的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感受,因而多學一點兒是有好處的。審校員平時可以抽出時間讀書看報,也可上網閱讀搜索,理解一些新詞的意義和用法,彌補房產、汽車、股市、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工作時可以翻查工具書,積極向采編人員請教,同事之間相互交流等等,都可以補充自己知識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