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學知
摘 要:裝飾性是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對作品審美趣味進行的藝術語言提煉與表達,文章分析了當代工筆花鳥畫的裝飾性表現形式、形成的因素以及裝飾性在當代工筆花鳥畫中的作用。裝飾性在當代工筆花鳥畫中所呈現的多樣化表現形式,有利于促進當代工筆花鳥畫的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工筆花鳥畫;裝飾性;審美
當代工筆畫家是指20世紀90年代以后,一些畫家受改革開放的影響,創作理念、方法、手段不拘于傳統,他們以獨特的個性、新穎的形式和觀念創作作品,呈現出獨具特色的裝飾性面貌。裝飾性是一種綜合了多種元素的表現手段,當代工筆花鳥畫的裝飾性是指繪畫作者為體現自己的美學追求,體現時代風貌,從而通過線構圖、色彩、題材、造型等表現形式構思作品。具有裝飾性的中國當代花鳥畫是審美情趣與思想內涵的結合,它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凝結著藝術的精髓,體現了時代的特征。
一、當代工筆花鳥畫的裝飾性表現形式
當代工筆花鳥畫家對于裝飾性表現形式的探索主要體現在線、構圖、色彩、題材、造型幾個方面,通過對裝飾性語言的探索促進當代工筆花鳥畫的發展與創新。
其一,線。線是中國畫的靈魂,它是作者表達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當代工筆花鳥畫家吸收裝飾性繪畫的表現手法,以線造型,將對象夸張、變形、風趣地表現出來,線條的粗細疏密、節奏韻律將作品中的對象表現得惟妙惟肖。例如,林若熹運用以線造型手法創作的工筆花鳥畫作品,通過寫實與抽象結合的形式對物象進行再創造,歸納概括物體特征,在造型中不斷追求平面化、單純化。他的作品《黃金時代》,黑灰的背景襯托黃色的小花,小花下方是四根近似于相互平行的直線,葉子和背景由無數條密密麻麻的線所構成,但根據描繪對象的特征對線條的疏密進行了主觀的處理,作者通過對線的思維認知來表現自然界傳達出的視覺美感,這些運動的、有韻律的線條加強了畫面的效果。
其二,構圖。傳統工筆畫構圖講究“經營位置”“陰陽互補”“虛實相生”,當代工筆花鳥畫家對繪畫表現內容在排列及組織方式上采用平面構成形式,點、線、面之間相互穿插結合,呈現一種獨特新穎的畫面感。物象的疏密、排列,相同圖案的重復性組合、對稱,使畫面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以構圖形式的裝飾性呈現畫面獨特的藝術風貌。蘇百鈞的工筆花鳥作品《繡球花》,采用放射線型構圖形式,繡球花從中間向四周發散,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來體現繡球花距離的遠近,這種構圖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折枝構圖法,使畫面更具張力和視覺沖擊力。
其三,色彩。色彩是我們感性思維所體現的繪畫語言,它的裝飾性表現為對自然色彩進行合理的提煉,在明暗、冷暖、比例關系上進行大膽的夸張和重新組合。在色彩設置上面,當代工筆花鳥畫家將自己的想象力融入作品,運用創意思維以自由、主觀的形式進行表達,形成豐富多彩的色彩搭配,強調色彩的主觀性,提高了畫面的裝飾效果,賦予物象新的美感,同時打破傳統工筆花鳥畫中“三礬九染”的設色模式,將光與色通過裝飾手法進行體現,很好地展現了色彩的裝飾魅力。比如莫曉松的作品《春到紅墻》,在把握整體色彩統一的前提下,利用色彩分割,思考每塊色彩之間的大小、冷暖關系,巧妙而自然地表現了紅墻與玉蘭之間的過渡,色彩層次豐富而不雜亂,利用空間的變換,給人一種濃郁的裝飾意味和強烈的視覺沖擊感。色彩是具有性格因素的,紅色熱烈,黃色莊重,藍色清冷,紫色高貴,作者大面積使用紅色,完美地體現出紅墻厚重古樸的感覺,使紅墻與玉蘭之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魅力。
其四,題材。工筆花鳥畫的題材較為廣泛,藝術家根據社會審美需求和自身的探索,對自然物象進行選擇、概括、歸納,注重組合的秩序性,從生活中發現創新點來豐富題材內容。作者根據需要,將自然界中的花草、器物與現代物象相結合,安排不同造型,打破時空放在一個畫面中。工筆花鳥畫的題材不再是自然物象的客觀再現,而是作者對于自然物象觀察、分析的藝術思考,在題材選取及組合形式上實現突破,賦予創作內容新的視覺效果,通過藝術處理,給工筆花鳥畫創作題材帶來新的發展方向。
其五,造型。當代工筆花鳥畫中造型方法的裝飾性,主要體現在將對象的主要元素進行分解、重構,運用簡化夸張的表現手法將物象表現出來,反映了作者對客觀造型的認知能力和抽象思維的轉化能力。造型簡化就是提煉物象本身的特征,以高度的抽象與概括來體現物象的本質。夸張是對物象的特點進行強化來體現造型形象的視覺張力。比如林若熹的作品《春夏秋冬》,以新穎的構圖展示大自然四季的轉換,在造型上合理地運用點、線、面,歸納概括葉子和花朵的形態,形象簡約凝練,充滿生機,色彩與自然物象的差異很好地體現了自然物象在經過歲月的洗禮后仍傲然生長的狀態,達到了一種新的審美境界。
二、影響當代工筆花鳥畫裝飾性形成的因素
其一,審美需要。首先,審美觀念的改變,當代工筆畫家對作品的內容與形式賦予了新的理解,藝術家們通過個性化的表現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比如工筆花鳥畫家陳運權運用西方明亮純凈的色彩,結合現代工藝設計中的裝飾理念,運用構成意識探索藝術作品的獨特魅力和視覺沖擊力,使自己的作品裝飾風格更加明顯。其次,藝術來源于生活,創作要以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為出發點,要得到讀者的關注與認可,工筆畫的裝飾性語言也要符合自身的發展,才能實現藝術作品的價值。
其二,中西文化的碰撞。當代工筆花鳥畫受傳統繪畫藝術的影響,有著濃厚的東方傳統裝飾意蘊,20 世紀西方現代藝術的介入,使畫家們吸收西方現代藝術的構成原理,突破傳統工筆花鳥畫的構成理念和空間處理,結合現代創作理念和方法以及對線條、構圖、設色等要素的理解,實現藝術語言表達上的突破。尤其是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網絡信息開拓了我們的視野,當代工筆畫家通過現代繪畫理念和技術,豐富了工筆繪畫裝飾性的繪畫形式和語言,滿足和展現了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使繪畫創作變得充滿情趣和活力。
其三,綜合材料的運用。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當代工筆花鳥畫的繪畫顏料和創作材質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工筆畫在選材時主要是用絹、宣紙、毛筆,經過畫家們不斷探索,現在有的創作者選擇皮紙、卡紙、麻紙等等,畫筆也出現了竹筆、噴筆等等,隨著各種繪畫顏料和材料的豐富,創作技法也有所拓展,有描繪、拓印、水漬等方式,工筆畫的線條和色彩顯示出不一樣的視覺感,從而使創作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豐富的繪畫語言和繪畫樣式體現了當代工筆花鳥畫的藝術魅力和時代價值。
三、裝飾性在當代工筆花鳥畫中的作用
裝飾性語言是畫家通過主觀意識對客觀物象進行藝術加工的一種表現形式,利用裝飾性語言可以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感受,對于體現形式美感和表達主體情感起著重大的作用。
一是體現形式美感。隨著科技發展,人們的審美情趣發生了很大變化,當代工筆花鳥畫家更新自己的創作理念和表現技法,對視覺形象進行主觀重塑和創新,構建出符合自己創作內涵的形式美感,裝飾性能夠更直接地體現繪畫作品的內容,利于觀者理解作者的意圖。工筆花鳥畫中的構成法則主要體現在畫面的節奏、韻律的和諧統一方面,繪畫者將可以體現裝飾美感的創作理念與自然物象所固有的特性巧妙融合,遵循構成法則,對物象進行分解與重構,形成新的視覺形式,傳遞自身對當代工筆花鳥畫中形式美感構成法則的獨特認識和感受,使創作空間更為廣闊,題材思路更自由,表現形式非程式化,受眾群體也更加多元化。
二是表達主體情感。中西文化的碰撞,使當代工筆花鳥畫家更加追求個性的發揮,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動的瞬間,對物象進行系統的加工和處理,反映了繪畫者對客觀物象的認知和主觀的理解。個體審美理念的差別會使其表達的藝術內容和形式美感有所不同,針對內容與形式的差異,繪畫者需要從繪畫語言的不同角度進行創作。裝飾性對傳遞當代工筆畫家個體的審美理念發揮重要的作用,當代工筆花鳥畫家在構圖、題材、表現形式上面的創新,滲透了自身的意志和情愫,更體現了時代精神。運用多樣統一的形式法則,將自然物象通過裝飾的形式變換,充分體現繪畫作品中藝術語言的裝飾性與時代性的融合。
當代工筆畫家在繪畫裝飾性發展的探索道路上,不僅要加強對線條、構圖、色彩、造型等繪畫語言的摸索,更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加強裝飾性與時代特征、風格特征的結合。繼承傳統經典繪畫方式,吸收外來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創建個性化的圖式,在變化中求統一,創造出工筆花鳥畫豐富多彩的現代樣式。
參考文獻:
[1]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2]周姍姍.中國現代工筆花鳥畫的裝飾性淺析[J].青年文學家,2013(10):133,135.
[3]程洋洋.試論現代工筆花鳥畫的裝飾性[J].西部皮革,2016(22):61.
作者單位: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