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師專業發展伴隨著教師的整個教育教學生涯,教師教學不能只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還需要適應在特殊情況下開展教育教學。比如在這次新冠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網上授課,對教師的專業自我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別需要教師掌握現代化的信息教學技術,還要承擔多重角色意識,做好疫情防范的宣傳者和引導者,當好空中課堂的設計者和踐行者,起好心理健康的引領者和疏導者,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 空中課堂 信息化教學 教師專業發展角色意識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007-02
己亥末庚子初,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源起江城,迅速在荊楚建系描點,映射神州大地,波及整個“地球村”。因為疫情影響,學校不能如期開學,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當然這也必須是“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因班制宜、一班一策;因時制宜、一人一策”。一時間各種“空中客車”:QQ、微信、釘釘、超星學習通…陸續起航,各種時令“網絡名詞”:“網紅教師”“教師主播”“村旁蹭網”“懸崖課堂”…應運而生。作為特殊時期被迫上線的“主播教師”在自己的專業發展方面是否做好了準備?教師是否儲備了足夠的信息化教學技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中又擔任了哪些角色?學生身心健康是否受到影響?
一、守望·相助,當好宣傳者和引導者
當學生遇到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時,他們能正確面對嗎?心理是否有陰影?事情都是在解釋中清晰明朗的,作為一名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學生及學生家長的引領者,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及時地把黨和國家關于新冠肺炎的政策、防護要求、學校的相應措施宣講到位。
1.做好國家政策層面的宣傳
“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在疫情期,教師面臨最多的問題可能是:“老師,什么時候開學呢?”。從各級各類學校2月底前暫不開學,到通知開學延期至3月15日后……,很多家長就更坐不住了。“老師,我們這里都很多天沒有新增病例了,咋還不開學?”。我們必須比學生和學生家長多去學習國家政策,然后用深入淺出、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語文和現代化信息技術方法給學生和學生家長做好正面宣傳。
2.做好疫情防護知識的宣傳
“關愛學生,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護學生人身與生命安全”“采用正確的方式與方法引導和教育學生”,雖然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等防護知識在網上進行推送,但并是不每個學生、學生家長都能及時接收和閱讀,很多時候都是看一下標題,然后“一目十行”的跳躍式匆匆閱讀,并不能真正地細看。在實際過程最好采用化整為零的方法比較有用,就是把政策或新冠病毒科學知識采用短時間隔分條發送,能有效避免因文章太長而不愿細讀的困惑。也可以采用圖片進行推送,讓學生和學生家長能更直觀的了解新冠肺炎的預防方法并采取必要的防制措施。
3.當好學校應對措施的宣傳員
“因地制宜,一校一策”要求每所學校根據當地和本校實際制訂對應的措施,這個時候,我們教師就成為學校措施的直接宣傳者。宣傳,不是簡單地把學校所制定的措施轉發,而是要詳細解讀,讓學生和學生家長感受到來自學校的溫暖和陽光。特別是學校“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具體實施辦法要給學生家長解釋清楚,“因班制宜,一班一策”要把本班的具體操作程序給學生講解透徹,方便學生在網上學習。
二、借力·成長,當好設計者和踐行者
“具有適應教育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知識”“與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發展”,要把沒有經歷過的事做好,確實需要進行試探,借助同事的幫助。思想,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起到1+1>2的效果。
1.在實踐中找到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職業習慣”,我們常說:“教無定法,無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中求變化,變化之中求精華”。教師習慣了教室上課的形式和氛圍,因為教室里好確認那個對的眼神,很多時候課堂上的紀律都是教師和學生的眼神溝通化解的,教室里的偶發事件都是教師用肢體動作暗示來制止的。突然要轉變成網絡上課,是對教師專業能力的考驗,一是對教學設備的選擇,二是對教學軟件的選擇,三是對教學內容的確定,四是教學方法的篩選,五是突發事情的應對等。很多老師都是抱著對“網紅”些許新奇,再到小有緊張,過渡到真上課前的新鮮感,然后才是慢慢平靜下來,逐漸找到適合自己和本班的最好的網上教學方法。
2.網絡上課前做好上課場地的布置
為了上好網課,選好上課場地是第一要務,特別是在“足不出戶”的前提下,只能在自己家里借助現有的條件進行布置場地。在學校發出“停課不停教”的方案后,我們的老師雖然沒有當過網紅主播,也不會關注這些網紅主播。為了上好網課,很多老師都會刻意地去看了這方面的知識。大多數就是坐在椅子上,面對屏幕和話筒與觀眾互動。可以說這樣的方法基本上不怎么適用上課,至少說效果肯定不會很好,因為老師要給學生進行很多題目的演示,而不是簡單的搔首弄姿,甚至應該盡量避免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所以上課的地方要盡量安靜、素雅,有必要的話,還要在家里選定的上課那一塊進行重新歸置,不能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
3.教學軟件的選擇和教具的制作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實施教學”,在網上教學具體選擇什么樣的教學軟件,要和其他老師商量、協調,常用的有QQ、微信、釘釘、超星學習通等,同一個班盡量用相同的教學軟件,這樣學生用來上課的手機就可以少下載些軟件。當然,對于選定的教學軟件可能有老師不太熟悉甚至還需在重新下載來學習,就是對教師專業能力和專業成長的考驗,如果大家商量的教學軟件并不是自己擅長的,這是就需要教師抱著為自己專業發展學習和鍛煉的心態去努力學習。為給學生進行演示,必須要用現有的材料進行必要的教具制作,特別是要給學生示范理科題的解題過程時,就不能像平常聊天那么簡單了,上課的老師必須要把雙手解放出來。就手機的固定方式,這里主要介紹老師們最常用的兩辦法:支架式和吊架式。所謂的支架式就是找一個能讓手機立在自己前面的物體,我們不是網紅主播,沒有現成的設備,只有自己進行制作,比較簡單的就家里現有的硬物來用,還有用木材趕制一個支架的。所謂吊架式就是想辦法把手機吊在自己和桌面之間,這樣方便讓學生看理科方面題目的演示和講解。
三、亦師·亦友,當好引領者和疏導者
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我們絕對不希望非典肺炎、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再次發生。大自然有時是非常無情的,當這些大災大難席卷而來的時候,我們一方面必須積極應對,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利用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災難來教育學生:人類必須尊重大自然、敬畏大自然。
1.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災難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是拿錢都換不來的教育素材。大多數學生是喜歡放假的,因為放假可以睡懶覺。今年遇到新冠肺炎,防疫要求居家盡量不要外出,到政府出通知“一戶一日一人一出行”采購生活必需品,到后來繼續推遲開學時間,還要“停課不停學”。學生的情緒出現了較大的波動。這個時候我們教師就要給學生講解安全責任感,學會堅強面對災難,學會沉著冷靜,學會保護好自己和家人。更要學會自律,在剛開始上網課的時候,有些學生極不情愿配合,打開手機后,就自己去玩抖音、玩游戲、看電視等與學習無關的事,也有學生就在床上打開手機然后繼續睡覺等等行為,后來有老師想出要求學生在上課前穿好校服照相上傳進行“網上打卡”等方法來規范和約束學生的行為。這些都只是手段,我們真正的目的是要學生管好自己的時間,管好自己的品德。要引導學生控制好自己,讓學生知道,自律就是要主動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勇敢地挑戰自己,約束自己,規范自己。讓學生能理解“飲馬河邊易,逼馬喝水難”的真諦。
2.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所有的課程中,愛國主義的教育是重中之重,讓學生了解社會主義制度的特征和優勢,理解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在這次網上授課內容的設計中,一定要多選取最有教育意義的典型例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從“最美逆行者”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和73歲的李蘭娟院士、全國各省援鄂醫務工作者、小區義務宣傳者、村道設卡義務勸導員、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國等等義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成長教育,真正理解災難無情、人有愛的真理。
3.必要時對個別家庭的親子關系進行疏導
“與家長進行溝通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發展”,每個班級都會有特殊家庭、特殊學生,有些是單親家庭,有些是困難家庭,有些親子關系一直都緊張等等。以前,作為教師和學生家長最多的溝通方式是電話或微信聊天,而這次在居家防疫的日子難免會摩擦不斷,甚至會影響網上上課,更有甚者可能導致學生流失。作為老師應該是親子關系的調和劑,給家長做工作:父母應該是孩子的朋友,建立一個和諧平等的親子關系更有助于孩子成長,有助于家庭關系的和諧,每個孩子都會有覺得迷茫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轉化為導師角色。給學生做工作:要學會感恩,“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犢之情,鴉有反哺之義”。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課,在家里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父母的事幫著做,家里的事搶著做,哪怕只是掃掃地、洗次衣、做頓飯,都是我們的進步。
在這個挑戰與機遇共存的全民防疫非常時期,老師都快速地適應了從線下到線上的授課方式,從平凡人到別人眼中的“網紅主播”,也能盡心盡責地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不過,通過前段時間的“停課不停教”,老師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有了新的認識和提高,還應該在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方面繼續努力,以適應新時代以及特殊時期對教育教學的需要。
[ 參? 考? 文? 獻 ]
[1]李斌輝,楊泉良.中職教師專業發展之路[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胡惠閔,王建軍.教師專業成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鄧光強.“教書匠”的修煉與超越[J].教育科學論壇,2019(9):1.
[4]程遠東,姚波,王坤.防疫背景下教師在線教學的三個角色[J].教育科學論壇,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