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蓮
摘 ?要:“借形想象”作為美術教學方面的一個最新概念,指的是對原有的畫面開展想象和添畫,這樣就能產生不一樣的畫面效果。“借形想象”將對傳統的幼兒美術教學是一種顛覆,主要是為了對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培養,這樣更能適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老師教學工作的中心任務就是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美術創作工具,營造多種美術教學形式,積極引導和鼓勵幼兒進行即興的創作和聯想,讓幼兒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將思維定勢打破。
關鍵詞:借形想象;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1-0044-01
1.結合游戲將“借形想象”活動引入
如果教學導入活動具有游戲化和情景化的特征,將是幼兒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所以,對于導入教學環節老師要做到精心設計教學情境,讓幼兒在生活化和趣味化的情景下開展美術創作。幼兒小班的《快樂的曲線》導入教學,就是老師帶領幼兒用手拿著彩帶,跟隨著音樂進行有節奏的舞動,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充分地感受曲線,組織和引導幼兒在彩帶舞動的時候對曲線進行觀察。同時引導幼兒進行聯想,舞動的彩帶就像生活中什么?引導幼兒和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聯想,比如,說水、云彩等。最后,老師可以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將彩帶的樣子畫出來,這樣就能實現美術創作練習的目的。在游戲“曲線找朋友”中,老師讓幼兒將曲線畫在一些特定的場景中,讓幼兒慢慢地體會這些曲線可以聯想出更具有趣味性的東西,這樣就能刺激幼兒的想象能力。幼兒就會充分地感受到美術創作的趣味性,這樣就慢慢打開幼兒美術創作的大門。
2.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挖掘“借形想象”的創作材料
(1)借助于已有的物行想象進行添畫
在幼兒大班《彩色圖案里的秘密》活動中,老師可以先讓幼兒在圖紙上對海綿、水粉等隨意地運用,在不同材料的紙張中將不同顏色的色塊涂抹出來。然后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來與同伴互換色塊來實施觀察和想象。這就通過添畫將普通色塊變成了一個生動化的形象,老師接著可以提出幾個問題,你的畫是什么?干什么用?通過提示,幼兒在對畫面背景處理的時候就能有靈感,這樣畫面背景就容易生動些,幼兒可以將作品取名為“今天我畢業了”“開演唱會的鳥”等。通過這種教學實踐,在“借形想象”的游戲中應用,幼兒以觀察、想象和創作等活動的開展,將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2)根據具體物體來實施想象和添畫
日常生活中幼兒也會見到各種場景,比如,城市生活、自然風光以及舞蹈場景,甚至一個本書、一個杯子都可以作為激發幼兒繪畫的創作靈感。在美術作品創作的時候,老師在提供材料的時候,老師應該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有充分地了解,要考慮好材料的可操作性,設置開放性的材料,比如,一些廢舊報紙等小物品,這樣來引導幼兒進行想象和創作。
3.實施聯想創造,構建“借形想象”的美術創作氛圍
(1)一物多變,注重引導幼兒將原有的畫面場景轉化為另一個
幼兒園大班的學生在學習書寫自己名字的時候,容易對字符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個時候美術老師可以組織開展《我的名字真好玩》教學活動。可以先讓幼兒在圖紙上將自己的名字寫出來,將筆畫同時延長,這樣畫面就可以被分割成不同的塊面。接著組織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利用字來展開想象,將線條和色塊進行添加,這樣名字就會變成一幅畫。老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對英文字母、數字等實施借“字”想象。因為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所以“月”字就像就像一個彎彎的月亮,“魚”字有頭有尾。這些有趣的古代漢字,讓幼兒對于文字的書寫很感興趣,消除了學習書寫的恐懼和枯燥感,顯著提高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多物聯想,鼓勵幼兒將不同種類的物體通過想象來進行串聯
在《有趣的故事》這一課教學的時候,老師可將可愛的老鼠、雨靴和尺子三件物品展示出來,引導幼兒借助想象將三個不相關的物品串聯在一起,用語言表達出來。雖然老師只給幼兒提供三樣物品,但是幼兒所能給出的答案將是多種多樣的。在繪畫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幼兒按照自己對物品的喜好進行臨摹,根據自己的想象將這三個物品在紙上表現出來,最后加上合適的背景,這樣就能提升畫面的完整性。
4.提供支持條件,不斷豐富““借形想象””創作經驗
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引導幼兒自我嘗試并培養繪畫經驗,這就需要老師予以強有力的支持。
(1)有效提問,將幼兒內心中獨特的發現充分地挖掘出來
一個人的年齡和成長經歷將決定了一個人對事物認知的特點。幼兒的內心世界與成人是不一樣的,幼兒對事物的看法代表著幼兒的經驗和情感。在繪畫中,幼兒的內心世界經常會無意中流露在他們的作品上。因此,老師要熟悉幼兒的認知特點,根據生活經驗來提問,要給幼兒創造良好的思考空間,這樣來最大程度將幼兒的積極性予以調動起來,讓幼兒體會到美術作品之外的審美意蘊,鼓勵和支持幼兒將自我的認知體驗和情感體驗自由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能看到屬于幼兒的童畫。
(2)認真觀察,提升幼兒自主繪畫能力和審美能力
幼兒在繪畫中“借形想象”的作品中蘊含著十分重要的信息,都是可以看做是幼兒的獨特想象力的體現。老師在引導幼兒作畫的時候,要對幼兒的創作想法予以充分地尊重,引導學生靜心觀察并以正確的方法積極鼓勵幼兒進行創作。同時,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幼兒自由進行表達和創作,讓幼兒充分地體會到美術作品完成的成就感,這樣就能將幼兒內心的獨特發現和情感能夠聆聽出來。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屠美如.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張琳.借鑒與表現相結合的幼兒美術教育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