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貴金
摘? 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可以先培養學生的運算信心,讓學生動腦動手,參與其中;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也是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手段之一。加強運算練習來達到提高學生解題的熟練性,靈活性和準確性。
關鍵詞:數學;運算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1-0151-01
數學運算從小學穿整個中學,乃至以后的學習生活都離不開數學的運算。想讓學生學好數學,必須先讓他們喜歡上數學,不討厭數學才行。在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重要任務時,需要提升學習質量。
1.培養學生的運算信心,讓學生動腦動手,參與其中
動腦就是讓學生對數學概念、定義、性質、公式、定理的理解,只有把定義、性質、公式、定理這些該理解的理解下來,該記的記下來,掌握公式的推導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通過這些理論來指導做題。馬虎的同學經常把運算符號記錯,這就要求老師在推導公式時加以強調,可以用彩筆特地標注出來,讓學生引起注意,避免做題時出現錯誤,只有記住以上那些該記住的,才能在運算過程中做到有理
有據。強調學生除了動腦之外,還必須動手,運算能力差的學生正常是眼和手都懶得動的,看了感覺會了,實際到哪一步卡住了也不知道,由于少動手,觀察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理解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不能對已知的條件進行觀察、分析,這就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剛開始教師一般可以先拋出幾個實際生活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學習“負數”,教師可以問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好理解的問題,例如,如果把存錢40元記為+40元,那么花30元該怎么表示比較好呢?比如往東走20米記為+20米,則往西走25米又該怎么表示好呢?比如你家在開店,商品的打折銷售你會幫忙計算嗎?告訴學生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用生活中的事情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才好繼續學習下去。在教學過程中,不妨把運算分為三個階段:
(1)模仿練習階段
教師的示范作用不可或缺,所以在講解例題時,老師必須必須做到書寫工整,格式規范,步驟清晰,板書整齊,每一步都必須有理有據,例題講解完成不要馬上把板書擦掉,因為學生做題都會模仿老師書寫的格式來做的,讓學生有例題書寫步驟為參考依據,比如教學《簡易方程》這節課時,講完用字母表示數再講簡易方程后,學生開始混亂了,不管是未知數的加減還是不等式方程,一律都采用去未知數,這時黑板上的例題就起到示范作用,提醒學生用字母表示數有的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而解方程利用的是等式的性質。在老師講解完例題后進行練習,這一階段讓學生做的題目難度不能太高,讓學生對照例題步驟和法則進行運算就好。對學生的解題做出及時評價,從方法步驟,書寫格式多方面對學生進評價,避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指出錯誤加以改正的同時多加鼓勵,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2)熟練掌握階段
要求學生在掌握解題的基本技能上,適當提高習題的難度,多做題,尤其課后作業的布置,可以分層次來布置作業,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被認可的喜悅。反對抄寫作業,學生一旦抄寫作業就會懶于思考,養成懶惰的習慣,考試成績就會越來越差,形成惡性循環,不懂的知識越積越多,然后就厭倦學習了。每次做完題目,讓學生自己總結運算過程的步驟和依據,讓學生參與討論總結,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教學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趣,提高他們自己的觀察能力和總結的能力。
(3)綜合運用階段
適當選擇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性題目,訓練學生正確的運算思路,靈活運用性質的能力。及時了解學生的解題情況,既要鞏固基礎知識,又要系統全面查缺補漏,分析做題中出現的錯誤,及時糾正錯誤,給學生的題目分層次進行,從易到難給他們練習,練習過程除了對錯誤及時加以糾正外,也要加以鼓勵和肯定,為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可以舉一反三,類型題可以三題一組的做,適當的做題,在做題中形成某種固定的思維反應模式,讓學生遇到同類的題型在頭腦中有一種定向思維,形成一種解題模式。
平時要求學生在做題目時必須專心致志,仔細審題,多筆算,少心算,做完題目要檢查。可以同學之間互查,也可以自查,養成自己檢驗答案對錯的習慣,尤其是解方程,解完方程一定要把方程的解代回去檢驗,看看方程兩邊有沒相等。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歸納能力,培養他們解題的綜合能力。
2.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也是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手段之一
在教學過程中多使用一些教具,使題目直觀化,由抽象變形象直觀,讓題目變得形象易懂。可以利用班班通進行多媒體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結合插圖、視頻,恰當地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在有聲有色的教學中讓學生喜歡數學,實現數形結合,引導學生找特點,找聯系,找本質,加深記憶。還要引導學生端正運算態度,掌握算理是基礎,比如,計算”45×16”一題時,有的學生采用筆算,需要用到6的乘法口訣,還需要進行幾次加法計算:24+3,270+450等等;有的學生直接進行簡算是:45×16=45×2×8或45×16=9×(5×16)=……由此可以看出,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教師應該及時反饋教學方式,重視算法多樣化,幫學生總結規律和學以致用。
總之要讓學生提高數學運算能力,首先應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愛好,老師要先豐富教學內容,使課堂授課生動有趣,オ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通過模仿做題,理解解題步驟,增強解題信心。在老師的引導下,加強運算練習,有目的性的、系統性的做題來達到提高學生解題的熟練性,靈活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