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芬
摘 要:虛擬現實為設計領域中的重要技術,此技術的應用可將室內設計效果直觀展現出來。本文對此技術做出簡單介紹,從平面設計、生成內景、場景互動、界面實現等方面闡述此技術在室內設計當中的創新應用。
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室內設計;創新應用
中圖分類號:TU23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18-00-02
室內設計涉及建筑、藝術、裝飾等多個領域,設計內容復雜,為保證室內設計過程,空間使用者、設計師二者之間順利溝通,可利用虛擬現實這一技術,為使用者提供展示平臺,直觀展示室內空間的光影、色彩、陳設、材質等設計效果,展現出室內設計的人性化。
一、虛擬現實技術相關介紹
虛擬現實此項技術展現出科學技術的集成化,融合計算機技術、媒體技術、交互技術、智能技術等,此技術在多個行業當中都有廣泛應用。虛擬現實和環境之間為相互滲透的,可展現出不同的感官方式信息交互。在虛擬環境下,使用建模語言、技術等完成建模。使用Open GL模型庫,開發建模工具,需要大量手工處理。使用三維建模工具可創建3D模型,借助UDK工具,打造虛擬環境。該技術結構有三個層次,分別為3D模型層、虛擬現實層、驅動層。在模型層當中,主要負責各種數據的交互,UDK、Unity3D和MTK工具,在現實層當中,主要負責虛擬出環境應用,讀取數據、更新環境。在驅動層當中,存在3D鼠標、傳感器和機械裝置等,還包含人機交互、圖形等界面[1]。
設計者創建出虛擬空間,并對其展開更改,直觀理解空間結構,解決傳統室內設計不足問題,提升創新能力。在技術的運用下,高效保存設計數據、文件信息等,使設計結果全面、真實。與此同時,提升材料預算精準性,指導設計人員掌握工程損失狀態,節約預算。
二、室內設計過程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
虛擬現實從三維建模至產品開發各個流程都得到良好應用,幫助設計者更好地對生產環節進行體驗。在模型制作、特征動作、材質渲染、交互實現、人機界面、包裝版本等開發環境當中,運用3DS Max、Poser、Photoshop、UDK引擎、Flash標度以及UDK包裝等開發工具,實現室內設計的過程控制。具體工作內容為,制作出室內書柜、桌椅等場景模型,之后將模型UV坐標顯示出來,利用海報調用、角色調整中的模型,對模型、角色動畫和皮膚等展開修改,使用PS軟件,繪制漫射貼圖,并進行修改,將其生成OA、強光和法線貼圖。利用地圖資源,構建體地圖、制作材料,設置觸摸、制作互動腳本,使用PS軟件制作界面元素,同時在Flash軟件當中導入UDK插件,最終將動作、界面等向UDK內集成,最后將項目原始文件進行打包,形成執行文件,并發布。
(一)平面設計
室內設計需要利用Unity3D系統輔助設計,并實現虛擬漫游等功能。平面設計圖通常使用Auto CAD軟件制作,此軟件是基于Autodesk開發的,可應用于二維繪圖、三維設計、文檔設計以及詳細繪制等當中,逐漸成為主流的繪圖工具,可應用在建筑、裝潢、工業制圖等領域當中。
(二)生成內景
使用幾何建模,利用計算機軟件,對物體進行建立三維模型,具體分為曲面、框線、實體三種模型。為高效完成設計目標,需要按照設計要求,合理選擇建模方法。如:室內設計中,常涉及沙發、茶幾、燈具和櫥柜等內景的設計。當設計計劃制定之后,可利用3D軟件中的工具生成場景。當室內大環境形成之后,內部家具模型可互相對比。為便于修改,保持模塊獨立性,可將每個家具都設置成為單獨模塊,之后將模塊節點大小、位置等進行更改,并逐一安放到各個房間當中,確保組裝之后室內整體設計效果。在場景當中添加交互功能之后,需分別提取模塊展開修改,因為照明映射難以使用單獨一組二維的坐標實現,因此,需將不重復的二維坐標添加至模型當中,而光照映射主要利用三維坐標完成。
保持模型外表數量不變的前提下,借助地圖模型進行處理,增添處理細節,保證紋理部分的處理效果,更改原有建模方式,使室內場景和實際更貼近。在映射保存時,通道存儲32位,無映射24位,勾選UDK支持存儲格式。以ucx-uuu來命名場景內碰撞對象。當對象數量較多時,可使用序列號。修改模型之后,將其導入至UDK模型格式文件當中,當模型的平滑度不足時,可在3Ds Max當中,對平滑度進行修改,保證相鄰曲面不處于同一平滑組當中[2]。
(三)場景互動
應用虛擬現實展開室內設計,需為設計者提供多種場景,保證使用者多樣化的審美需求。為實現設計過程場景交互性,在場景選擇方面應重點注意。當室內房間為開放形式,可按照居住者愛好,選擇墻壁樣式以及物品的使用,以便使用者可靈活改變墻壁的裝修方式以及墻壁燈飾,感受室內光線發生的明暗變化,之后把模型向UDK當中導入,并將軸定位于3D Max原點位置。保持模型軸位置和其在UDK當中坐標相同,保證位置快速對齊。使用UDK生產普通材料,只需在資源包內構建新材料,此時對應地圖可拖入至“材料編輯器”當中,和材料通道相連,在編輯器內對特殊材質展開參數配置。室內玻璃使用假反射,確保操作順利。自由漫游可利用跨場動畫、系統漫游路徑等共同實現。使用UDK事件自動、交互等觸發組件表現形式,借助觸發器實現交互函數。
(四)界面實現
在新版本UDK當中,能夠實現用戶界面,將Flash動畫添加到UDK,并在場景當中添加觸發器,更改其半徑,在Flash運行時,設置多個分層,儲存序列圖片,通過控制對象間距離控制動畫的停止、播放等。
(五)案例介紹
本案例是通過3D Max軟件,將創建完成的場景導入其中,使用UDK實現場景。設計過程主要內容為模型修改、紫外分布、處理光影映射、正太映射、輸出模型、UDK映射、模型等導入、材料制作、場景建立等。
漫游設計:
1.處理素材
在3D模型建立過程中,一維平面圖為室內設計的核心,因此需要對各類平面圖素材加以整理。按照平面圖對室內空間輪廓精準確定,之后確定各個房間大小比例以及分布特點等。使用Auto CAD直線工具,將室內各個物體外形勾勒出來,同時將房間模底圖在CAD格式文件當中保存,之后導入到3D Max當中,視作室內虛擬設計建模底圖。
2.建立三維模型
大部分的空間模型,都可將基本幾何形狀展開三維變化得出。當室內家具或者其他物體呈現出不規則的狀態時,需要利用3D Max修改物體。如:可使用擠壓、旋轉等修改方式,修改空間幾何形狀。三維場景建立需要先創建三維模型、設置材質以及室內場景。設計環節需結合用戶需求,創建模型、材質和場景等,并展開對應設置。如:燈光布局、家具擺放以及材質應用等符合用戶的需求,使用3D Max創建模型,將Auto CAD圖紙導入其中,使用直線工具,勾勒墻體輪廓線條,利用“擠出”工具,將墻體擠出長度2900mm,之后制作門洞、窗洞等。設計家具部分,可在網上查找家具模型,適當修改。制作筒燈,為后期布光奠定基礎,選擇簡單類型筒燈,最后,為三維模型賦予貼圖,圖形完成之后,需要烘焙,防止材質出現丟失問題,呈現出設計效果。
3.模型優化
UDK當中長使用材質編輯作為節點的連接方式,主要的工作原理和PS當中圖層疊加相似。對于有基礎的設計師操作較為容易。常見的建模方式為多邊形建模,對模型優化十分重要。
4.場景優化
在場景優化設計當中,需要從設備運行、負載等方面綜合考慮,實現場景優化。具體可通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將模型當中表面的數量最大化減少,同時,將同種材質物體進行合并;第二,將模型貼圖壓縮;第三,將光源使用量減少。在3D Max當中的貼圖當中,將陰影、照明等保存。在虛擬環境下,視角發生一個單位變化時,空間內要產生光影效果,需要展開大量計算,加劇硬件運行負擔。使用烘焙技術,可無須大量計算環節,展現高真實度以及高精度光源貼圖,同時,將物理模型按照特定格式,向3D Max當中導入,在UDK當中將模型文件、貼圖等導入其中,并進行內容修改[3]。
總之,虛擬現實這一技術的應用為室內設計的發展提供全新方向,技術應用過程,借助各類設計方法,完善設計方案,全方位展示設計空間,使用UDK進行多邊形渲染,借助法線、二維坐標等映射建模多邊形,為室內設計的發展帶來更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郭鵬程,劉杰.虛擬現實技術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與發展趨勢[J].中國住宅設施,2019(09):49-50.
[2]楊勇.虛擬現實技術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方法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10):176.
[3]周小平,蔣玉芳.虛擬現實技術在室內設計中的研究及應用[J].教育觀察,2019,8(2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