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紅燕
摘要:教師應牢記“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理念,繪畫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教學手段,不貪圖形式化,把握好“度”,切實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培養出繪畫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繪本;美術教學;引入;策略
兒童美術教學問題越來越備受關注,相關學界也對兒童教育問題進行了許多研究,需要不斷地豐富、完善教學的方式與手段,與時俱進,使教學方式和內容既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又適合孩子身心發展。
一、將繪本引入美術教學中的價值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美術學生天生就具備興趣和好奇心,在美術課中好好利用這些優勢就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圖畫書的出現正符合這些需求,滿足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幻想和好奇心,也符合學生審美的需求。繪本是為學生設計的書,是以學生的角度,運用學生可以解讀的詞語,形成完整的結構、內容豐富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學生身邊的小伙伴、小動物或是隨處可見的小東西,故事的情節是貼近學生生活的,甚至是曾經發生過的小事,真正地走進了他們的生活。
2.提高學生的繪畫技巧
把繪本融入到美術課堂中,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直接欣賞繪本上的內容,教師不需要再花時間繪畫板書,把教學內容直接展現給學生。繪本中有不同表現形式與表現材料,學生學習的范圍也相應擴大,不用拘于一處,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展開學習,因材施教多方面發展。繪本中展示的豐富的繪畫技巧,學生沒遇見過的內容可以加以學習變成自己的技能,學生掌握的內容可以加深印象熟練運用,從而讓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興趣。
3.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小學美術教學活動實質上不是學習完美術知識就到此結束,是為了讓學生學習之后活學活用再進行創造的,所以關于小學美術教學,教師應當對學生的美術創作力給予高度的重視,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習到的美術知識將心中的想法大膽地展現出來。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更注重美術知識和美術技法的培養,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具有固定的思維模式。
作為新時代的美術教師,在傳播美術知識的同時,也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不僅能夠在美術學習中獲得創作的快樂,更能勇于發散思維展現自己獨特的思想。現在小學美術課堂中,一些學生長期臨摹他人作品,照老師畫,照教材畫,照同學畫,把美術當成作業來完成,根本不愿意開動腦筋,學生該有的想象力完全被束縛住。繪本教學對于打開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很有幫助的,教師將繪本美術與教學結合在一起時,不是單一地進行美術學習的指導,在充分發揮繪本作用的同時,還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將繪本引入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1.運用繪本導入新課
精彩的課堂導入可以在第一時間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節課中,縮短學生與教學內容還有教師的距離,兒童無法應付一些文字上的缺失,而使用繪本進行課堂導入恰恰可以避免這些不足,還可以在課堂剛開始的時候就引發學生深思。繪本具有很多獨特的優勢,它具有較強的形象性,可以滿足學生喜歡聽故事看圖片的心理,把繪本作為課堂導入形式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而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帶入情境。
2.變通教材,變繪畫為繪本
與美術教材相比,繪本不是單一的靜態畫面,作者運用多個連續性的畫面把簡單的畫面變成靈活生動的故事情節,看繪本的過程就像在看動畫,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上課時,教師就把由四幅圖片組成的繪本故事展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幾分鐘時間熟悉一下畫面,然后讓學生講一講這個故事。其中穿插著教師的問題,引導著學生去思考去開動腦筋,以此導入課題《出殼了》。
3.借鑒與學習
在開始讓學生創作時,他們總是愛照別人畫,照教材、同學、老師甚至是網絡,就是不愛自己動腦去創造。既然學生喜歡照著畫,而且長期在這種氛圍內已經養成習慣,教師可以因材施教,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臨摹,在模仿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內容,慢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臨摹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學習大師的表現手法,體會大師的創作意圖,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繪畫技巧和美術素養。
三、提升教師繪本教學能力
繪本教學能力主要指教師的閱讀與講述能力從而去指導繪本教學的一個方法。繪本的講述能力是教師把自己吸收的繪本故事,精心編排課程設計,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現給學生。為了使教師更好地運用繪本手段,優化美術教學,可以采取教師培訓和教育研討會等形式。
1.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不管繪本里的字學生認識與否,從表面的圖畫上來看,大部分學生也能明白繪本中想要表達的內容。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繪本教學中教師更要時刻以“學生為本”,一些教師卻還是以自己的“一言堂”代替了學生的自由閱讀,把美術課堂中繪本教學上成了問答式的語文課或識字課,以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學生,不給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消化的時間,損害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2.加強情感引導
直觀性和形象的事物更適合學生的思維方式。在現實教學中,不少教師只是一個講述者,冷漠地講述著別人的故事,灌輸給學生讓他們接受,把繪本當成傳播教師思想的工具,繪本教學與單調無味的說教課并無不同,別說產生豐富多彩的情感體驗,學生就連興趣也沒有了。這樣的繪本學生獲得的是冰冷的信息,沒有感情的故事,沒有代入感,也無法理解繪本中傳達的情感體驗。
不同學生掌握的美術繪畫技巧是不同的,要給予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在繪本的設計中經常會有留白的地方岀現,留白是作者故意設計的,是一種繪畫的技巧,可以恰到好處地產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用處。
參考文獻:
[1] 姚穎.中國當代小學繪本教學的創新與思考{J}.北京師范大學,2017.
[2] 林濤、潘多靈.繪本教學的價值、問題與優化{J}.課程與教學,2018.
[3] 姚穎.中國當代小學繪本教學的創新與思考[J].課程·教林·教法,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