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空間觀念,是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能力的重要舉措,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也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素質培養為目標。本文主要就學生空間觀念培養的重要性和方法詳細探究,希冀能在理論層面深化研究,能為實際教學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空間觀念;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 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1-0130-01
Abstract: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raises the student space idea, is enhances the student mathematics knowledge study ability the important action, the teacher also must change the teaching idea in time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ackground, takes the student quality raise as the goal.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metho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space concept, hoping to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al Space Concept; importance??? 引言: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理解能力有限,空間觀念意識薄弱,這就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但從實際的教學現狀能發現,教師對學生空間觀念培養的重視度不夠,沒有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作為主要的工作來抓,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使得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能力比較低,學習效率無法有效提高。
1? 小學數學教學學生空間觀念培養重要性
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輸,而沒有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加強重視,使得學生在遇到數學幾何空間問題的時候學習能力薄弱,并且對學生后續知識的學習產生很大影響。面對當前的教學改革發展要求,教師通過強化學生空間觀念培養,促進學生樹立空間觀念意識,注重學生觀察力以及想象力的作用發揮,幫助學生掌握空間的關系,這就能為學生學習能力提高起到促進作用,有助于學生可持續學習發展。
2? 小學數學教學學生空間觀念培養方法
小學階段數學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注重采用創新的方法培養學生空間觀念,以下幾點方法的實施可供參考:
2.1注重觀察提高學生空間觀念意識。數學知識教學中,教師在其中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教師自身要充分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結合小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特征把握教學要求,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留心觀察,幫助學生樹立空間觀念意識,從而就有助于學生后續知識的學習。幾何圖形的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前要引導學生對各種圖形進行觀察,幫助學生認知圖形,讓學生觀察身邊的圖形,如鉛筆盒,鉛筆,三角板,課本等,觀察形狀。也可讓學生對生活當中圖形加以記錄,運用畫圖的方法進行呈現,讓學生對線條和圖形間的關系能進一步深化了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會不斷提高,對圖形知識的學習也能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意識的強化,促進學生高效化學習數學知識。
2.2新技術應用促進學生空間觀念強化。數學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時候,要注重采用新型的教學技術,如多媒體技術和數學教學的結合,這對培養學生空間觀念以及強化學生空間觀念的認識能發揮積極作用。數學教學當中的內容都是靜態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能促進學生動態化學習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強化空間觀念。如在數學教學當中學習到《角的認識》的內容中,通過多媒體運用下為學生顯示動態化的內容,讓學生先觀看上面閃爍的亮點,通過不一樣色彩延長讓學生觀看角的大小變化情況,動態化的演示下學生能了解到,無論邊怎么延長,角的大小是不變的,在這一動態化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空間理解能力有所增強。
2.3想象推理促進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特征,以及和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認知規律相結合,讓學生采用想象的方式,在頭腦當中加強對圖形直觀印象,然后和推理相結合,促進學生積累空間想象經驗,這一過程中就能有助于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如平面圖形想想幾何體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讓學生按照如果——那么——的方式思考,想象和推理的結合,讓學生對幾何概念有更深的認識。如《長方體的認識》課程教學當中,教師為學生提出問題,長方體有多少條棱,任意去除一條棱結合剩余的棱還能想象出長方體有多大碼?至少多少條棱才能保障想象出的長方體大小?學生在溝通交流中最后得到了結果,三條棱,至少三條棱才能想象出長方體大小。去除豎著的棱就不知道長方體厚度,去除斜著的棱就無法知道長方體的寬度,橫著的棱去除就無法知道其長度。所以這三條棱是比較關鍵的。通過這樣的想象推理的方式,學生的空間觀念就能建立起來。
2.4操作思考中培養空間觀念。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帶動學生進入到實踐操作當中去,讓學生在實踐當中進行思考,如此才能有助于學生形成空間觀念。學習中讓學生探索圖形性質,從實踐中來促進學生思考,如在三角形的分類的教學中,每個人分九個不同形狀三角形,然后給出相應表格,從銳角個數以及直角和鈍角個數分類整理,讓學生能夠對圖形的多樣化性質進行感受,說出圖形性質的結論。學生在實際的操作當中,對不同的三角形的性質就進行了分析,銳角三角形的三個角都小于90°,直角三角形一個角是直角,鈍角三角形一個角大于90°等,通過帶動學生操作思考,就能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
3? 結語
總之,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空間觀念,需要教師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促進學生思考探究,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形成空間觀念。通過上文中采用的空間觀念培養方法,就能為實際教學起到積極作用,有助于學生強化空間觀念。
參考文獻:
[1]高斐.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空間觀念的思維探討[J].才智,2014,36:197.
[2]胡帥.時間與空間觀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J].新課程·小學,2015(7):26-27.
[3]蔡曉晴.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理化學習,2014(4).
[4]趙國軍.基于空間觀念的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性的探討[J].關愛明天,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