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晶晶
關鍵詞:委托代理機制? 公司治理? 內部控制
現代企業管理中,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公司制度主題,兩者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委托代理理論被認為是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實施的理論基礎。委托代理機制下,受到目標不一致、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影響,代理人比較難以監管,導致諸多委托代理問題出現。合理地分析委托代理理論與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關系,強化委托代理在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中的有效應用,對于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是至關重要的。
(一)委托代理理論及企業委托代理中的常見問題
委托代理理論屬于基于股份制條件的契約關系,目的在于解決公司各個層面委托代理雙邊矛盾。基于委托代理理論,委托方向代理方提出服務需求,并賦予其一定的權利,形成代理關系。在代理關系當中,出現利益沖突時,代理方會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忽視委托方訴求,而委托方對此難以察覺。為保護委托方利益,雙方應當簽訂契約,保證代理方的活動得到有效監控。雙方博弈中形成的問題被稱為代理人問題,解決代理人問題形成的成本,是代理成本。通常情況下,代理成本包括監督成本、損失擔保,和其他的隱性損失等。
現代企業管理中較為常見的代理問題由兩種,第一是道德風險問題;第二是逆向選擇問題。委托代理一方在自身風險成本較低的情況下,不擇手段牟取私利,屬于道德風險。一般情況下,委托雙方簽訂契約,代理方處于個人私利,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隱瞞委托方,在最終達成契約前,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影響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狀況,被稱為逆向選擇。
(二)公司治理結構及其作用
公司治理結構屬于股份公司委托代理問題集中出現所在,公司治理結構通常包括控股方、管理方與監督方,目的在于維護整體利益,采取決策、激勵和監察等措施,表達和滿足多方利益需求。當下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公司治理核心在于股東集團與經理集團的代理問題,其中的關鍵是代理成本。公司治理結當中的決策、執行、激勵和約束部門明確自身職能,在保證自身職能發揮的前提下,各個部門形成互助和互相制約的作用,通過權力逐級分解實現委托代理關系的有效構建。
(三)內部控制及當下企業內部控制中的不足
內部控制是指在一定環境下,企業為實現既定管理目標,針對性地職業及調節組織、程序、計劃和方法。對于現代企業管理來說,內部控制屬于關鍵性內容,目前的企業內部控制中,在環境意識和制度方面,均存在明顯不足。內部控制環境較差是我國企業內控中較為顯著的問題,在公司治理結構層面,董事會與管理層人員構成往往存在較大重合,常會出現兩個機構負責人合一的狀況。這種環境下,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存在先天監督隱患,效率受到嚴重影響。在內部控制意識方面,很多企業管理人員內控意識不足,僅采取會計人員牽制措施,無法滿足風險防控需求,未針對風險管理設定專門的管理人員與機構,風險管控局限于特定部門或是環節。由于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較晚,且受到輸入性特點的影響,很多企業不能夠制定符合國情和自身特征的內控制度,內部控制制度適應性和全面性明顯不足。
(四)委托代理、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關系
第一,內部控制制度屬于委托代理關系深化發展而來,治理結構深入企業最基層,要求代理人權責明晰,包含企業高層管理機構與實際經營運作部門,這屬于內部控制制度產生的現實環境。層層深化的代理管理,屬于股權方與管理層委托代理關系的細化,單純依靠公司治理結構無法實現企業科學決策與運行,需要完善全面的內部控制系統,以實現內外信息準確傳遞,同時對企業財產和物資起到保護作用,深入落實股東和企業集團利益;第二,公司治理結構會對內部控制產生顯著影響。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具有交叉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內部控制屬于公司治理結構意志的落實者。管理層屬于公司治理結構與內控體系實現連接的關鍵,在其中發揮關鍵性作用。
(一)委托代理機制下的公司治理優化措施
基于委托代理、公司治理及內部控制的本質,針對性地改善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關系,需要從約束與激勵兩個方面出發。
(1)公司要嚴格代理人選拔機制,保證代理人集團成員在工作能力、職業素養以及人品和團隊精神方面,均較為突出。
(2)強化內在激勵動力,構建代理人競爭機制。既要為代理人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認可和尊重其對公司做出的貢獻,并允許其進行自我選擇。但與此同時,也要構建代理人競爭激勵,降低地理成本,通過多樣化的激勵機制,激發代理人工作積極性。
(3)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監督機制。依據現代公司制度的要求,構建科學規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能夠保證代理人受到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有效監督和約束。當下,企業可以構建代理階層間的內部制衡機制,一方面保證高層經理的自主決策,另一方面,能夠使董事會與監事會的監督約束作用得到發揮。
(4)建立健全代理人業績考核體系,針對代理層業績進行客觀評價。企業要注意合理拓展代理層考核評價的內容,既要針對原有財務評價體系進行改進和優化,嗨喲從創新能力、客戶滿意、市場開發以及產品和服務質量等方面,全面地考核與評估代理人業績,提升考核評價的客觀真實性。除此之外,要注意合理應用外部監督機制,利用會計及審計服務機構,針對性地開展企業監督與考核,還要利用銀行對于代理人債務產生的約束作用。
(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強化對策
(1)合理構建和應用反舞弊機制,強化企業管理人員的內部控制能力。管理層是直接領導企業內部控制的層級,管理人員舞弊屬于導致內部控制失靈的關鍵因素。企業管理層風險意識的強化,有助于內部控制效果的提升,這需要反舞弊機制的保障。企業要注意構建反舞弊機構與舉報人保護制度,保證及時準確獲得舉報信息,并進行科學嚴格的取證程序,真正地發現舞弊行為。
(2)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信息傳輸機制。企業內部風險控制評價內容主要包含制度建設和制度執行兩個方面。制度建設方面包含治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財務會計制度三個層面,治理制度包含企業章程、會議記錄授權文件及治理相關材料;內部控制制度包含內部控制手冊、向各位年鑒以及內部稅收風險制度的有效性;財務會計制度包含財會工作手冊、財會相關文件資料以及會議記錄的合規性。企業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構建全面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包含風險監測識別、分析和有效防控等,制定針對性的風險預警和防控機制。同時,為合理控制內部控制制度有效運行的信息成本及代理成本,防控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影響,企業還要注意完善信息系統與傳遞機制。
現代企業管理對于企業綜合實力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根據企業實際制定科學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措施,強化對委托代理機制的有效應用,對于企業利益保障和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委托代理機制合理有效地應用于公司治理中,需要嚴格公司代理人的選拔,強化內部激勵機制,并對外部監督進行完善,科學地監督考核代理人業績,強化代理人積極作用的發揮。同時,要在企業管理中制定和實施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措施,并健全信息系統與傳遞機制,防控信息不對稱引發相關問題。
參考文獻
[1]付東.公司治理方式對晉升無望干部激勵與約束的啟示——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分析[J].領導科學,2020(04):75-78.
[2]李娜.委托代理理論在公司治理問題中的應用與擴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15):83-84.
[3]李培潤.委托代理機制下淺析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J].中外企業家,2019(18):19.
[4]王溪,蔣亞奇.我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研究進展與展望——基于2007~2016年的文獻回顧與分析[J].經濟論壇,2019(06):124-133.
[5]崔文娜.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盈余質量相關性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03):116-117.
[6]胡立祿.民營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財務風險關聯性研究[J].經濟師,2018(08):85-86.
[7]郝建政.中小板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資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