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圖書館是支持高校科研、教育的重要組重部分。圖書館的建設直接關系到學校教師的教研水平、校內外學習者的知識水平。可以說,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是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民辦高校的圖書館,因其自身的一些特點存在問題較多。為此,筆者結合這些特點和自身的工作經驗,從圖書館的資金短缺、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利用、圖書館的網絡化和數字化三個方面進行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民辦高校;館藏;圖書資源的利用;網絡化;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G259 【文獻標識碼】A
一、民辦高校圖書館管理的現存問題
(一)圖書館資金短缺的問題
民辦高校的正式建立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無論是從資金、人力物力上來說都是十分薄弱的。直到1993年國家出臺了《民辦高校設置暫行規定》之后,才有了對民辦學校辦學條件的明確規定。圖書館及圖書資料情況也包含在了申報情況之中。國家對于民辦高校的館藏也是有所要求的。在2003年國家出臺的《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意見》中明確規定不能少于4萬冊。有很多民辦高校在發展初期苦于資金不足,圖書館的館藏和設施面積、功能及管理上都較公立高校圖書館有很大差距。“資金短缺是我國高校中存在的普遍現象,但在民辦高校尤為嚴重。民辦高校的辦學經費完全靠自籌,國家財政不撥給一分錢。許多民辦院校僅靠收取學費和銀行貸款支撐,資金短缺問題極為突出。而初創期的民辦高校又百業待舉,處處用錢,比起聘請優秀教師組建自己的教師隊伍、修建教室、寢室和食堂來, 買書實在算不得當務之急, 所以最缺資金的往往還是圖書館。”[1]
(二)圖書資源利用的問題
筆者所處的民辦高校和其他很多民辦高校一樣是屬于職業技能型學校。學校的教學內容側重于職業技能方面的教育。雖然圖書館是作為支持教研學習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從館藏的利用數據來看,校內師生在館藏上更加側重于職業技能型書籍的借閱。民辦高校的學生從本身的素質和知識儲備上較公立高校的學生來說相對薄弱。雖然職業技能型書籍能對學生的本專業學習和今后的就業能起到促進和幫助作用,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是存在不足的。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在借閱時不拘泥于以上所說的職業技能型書籍,在借閱書籍的類型上顯示多樣化。
(三)圖書館的網絡化、數字化問題
當今是網絡化的時代。因特網的出現給全社會帶來了變革,從工業生產到消費、交通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充斥著網絡的影響。知識也借助網絡的力量創造出了很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高校圖書館特別是民辦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為了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適應時代的要求,更加科學地服務于高校的科研教育和服務于廣大的學習者,有必要考慮在圖書館工作中全面提升網絡化水平,而不是單純停留在圖書的收藏和借閱上,這樣才能提高本校的競爭力。而現實中有很多民辦高校在提升網絡建設力度上還存在很多不足。隨著校園的網絡化、數字化的需求提升,這方面還有待完善。
二、針對問題的幾點思考
(一)關于圖書館資金短缺的問題
“圖書館的投入產出比差距較大,效率發揮遲緩,學校領導在資金上支持往往不夠主動,這就需要圖書館的領導和各系、部領導利用各種機會主動做工作,力爭國家規定的經費比例標準能夠得到保證。教育行政部門在規范性文件中,對民辦高校須從所收費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圖書館建設的規定,要爭取得到落實。”[3]圖書館是對科研教育、學習起支持作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這部分能夠很好地開發利用起來的話,對于科研教育和學習都會有很好的回報。更進一步講,就是對整個學校的經營起到一個很好的支撐作用。民辦高校屬于自負盈虧機構,圖書館資金短缺的問題是歷來就有的。作為圖書館的領導,在主動諫言學校領導增加圖書館經費的同時,學校領導也應當把圖書館經營作為整個學校經營的一部分,平時對于圖書館和學校業務問題多溝通、多交流意見,讓圖書館領導也深入參與到學校的經營事務中來。除此之外,學校可以考慮通過外包企業項目等形式增加學校收入,從中調取資金支持圖書館建設。另外,大部分民辦學校由于專業性較強的自身特點,在師生尋求所需職業技術型資源的其他時間內,使用率很低。圖書館在比較閑暇的時候可以以學校名義出租場地,用于企事業單位的會議、培訓教學,這樣也是可以增加學校資金來源的。
(二)關于圖書資源的使用問題
民辦高校側重于職業技術性教育,師生在進行大量的技術實訓之后,學生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了本專業上,而不愿意再花費更多的精力在其他內容的讀物上面。這里面其實還跟學生本身的素質和知識面狹隘有關。圖書館可以通過宣傳欄和校內廣播進行新書的全校性宣傳,通過圖文并茂的宣傳海報以及廣播中的經典簡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館內設置新書、經典讀物的讀書角,并放置宣傳過的讀物,和宣傳欄、廣播形成對接;還可以把圖書館讀者教育納入到整個學校的教育體系中來,讓學生和書走得更近,對書更有親切感。總之,讀書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能夠養成的,學校可以通過設置以上的途徑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兼顧文理,多讀好書,擴大知識面,提高認識,對于學生的未來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
(三)關于圖書館的網絡化和數字化
由于互聯網具有能夠跨越地域、時間的障礙提供網絡資源的特點,一些已經配備互聯網技術的“數字圖書館”已經嘗到了甜頭:紙本圖書的數量在逐年下降。由于電子圖書不像傳統的紙本讀物,且以電腦為視聽終端,圖書館在空間上得到了大大的縮減,在時間上又能保證讀者能夠在任意時間內通過圖書館授權的讀者身份權限閱覽或獲得電子圖書資源。這不僅大大方便了讀者,而且改變了傳統的圖書管理服務模式,提高了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效能。
圖書的網絡檢索和館際資源的共享也是要依靠網絡建設、技術提升來實現的。“數字技術的進步,使圖書館館藏資源從傳統的紙本圖書、 期刊資源轉變為互聯網上的數字資源。互聯網+使圖書館在為讀 者提供服務時從本館有限的圖書資源擴展到互聯網無盡的信息 資源。圖書館讀者可以利用網絡檢索到自己所需的資源,甚至利 用互聯網+可以按字、詞的單位進行高精準文獻檢索。”[2]在這方面,鄰國的日本就是一個比較先進的案例。日本名古屋文理大學圖書館在其一樓的休息室旁設置了豎立式圓盤電源,這種電源造型新穎,無需插拔,貼附即可充電,方便了師生。二樓設有大型投影儀,可以對應師生的手機app進行播放。整個圖書館有無線信號覆蓋,使得師生的手機可以操作其中的設備,隨時獲得、共享圖書信息和電子圖書。這樣就比以往的圖書館館員負責檢索資料更直觀、更高效。
另外,名古屋大學圖書館的有些做法還是可以借鑒的。比如,以前有些學校的老師為了研究某項課題需要用到校內所沒有的資源時,就需要到其他機構的圖書館去復印。不僅是老師,學生、其他校外的讀者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名古屋大學圖書館和其他機構的圖書館進行了聯網共享資源,本校的師生在校內或者自己的家里、宿舍里也能通過網上搜索到名古屋大學和其他機構的藏書信息,如果不在名古屋大學內,可以通過網頁填寫表格委托本校圖書館從其他機構那里獲得資源,最終以復印件或電子版形式提供給需要的師生或校外讀者。
綜上所述,民辦高校圖書館所存在的資金短缺問題、圖書資源利用問題、數字化和網絡化問題都是與民辦高校的經營和建設息息相關的。通過圖書館領導諫言、加強學校領導與圖書館領導的溝通交流、圖書館領導深度參與到學校事務中來等方式增加、優化資金向圖書館的分配。通過校內的宣傳資源如廣播、櫥窗做好宣傳;同時,在圖書館館內布置讀書角與此進行對接;還可以通過圖書館讀者教育導入到全校教育教學框架中的形式來引導學生走近書、讀好書。通過數字化、網絡化做好推廣和服務,方便廣大師生和校外讀者,以一種科學、現代化、人性化的理念和讀書環境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以更直觀、快捷的方式第一時間內將圖書信息和內容提供給廣大讀者,方便了校內師生和校外讀者的研究和學習,大大降低了獲取資源的時間和空間成本。以上是關于管理方式改進的幾點思考。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管理方式的實現歸根到底還是離不開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素質、能力的提升。為此,作為圖書館管理層,應當考慮定期進行管理人員的內部培訓、研討和交流,通過知識和經驗的共享來鞏固和升級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和能力。在聘用方面,不僅僅考慮到的是學歷問題,也應該兼顧實際的系統操作和維護能力,可以適當地考慮從校內外吸收兼有管理能力和系統操作維護升級能力的人員加入進來。
參考文獻:
[1]李萬春.我國民辦高校圖書館特點論析[J].圖書館學研究,2008(1):43.
[2]孫小平.互聯網+環境下民辦高校圖書館館藏建設探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18):77.
[3]張林龍,楊燕勤.民辦高校圖書館存在問題及對策[J].圖書館學刊,2011(6):20.
作者簡介:馬曙光(1980-),男,漢族,江蘇泰興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