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春

【摘 要】目的:分析中藥養陰活血湯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確定本次實驗研究對象為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96例患者,研究時間選擇為2019.1-2019.12,采用雙盲法完成實驗患者的分組,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治療方式為常規西醫治療,實驗組加用中藥養陰活血湯治療,對比不同方法下治療結果。結果:與對照相比,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血壓變化情況,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結論: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加用中藥養陰活血湯治療效果更為顯著,利于患者血壓、血糖的控制,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藥養陰活血湯;糖尿病;高血壓;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62.27【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040-02
糖尿病、高血壓疾病為我國臨床中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二者均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若患者患有糖尿病,會導致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率得以增加,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疾病可進一步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引發多種并發癥共同發生,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高危因素,具有較高的致殘率、病死率[1]。高血糖長期存在引起血壓升高,可進一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中應給予有效的治療手段干預,以促進患者康復。本文主要對中藥養陰活血湯治療效果進行探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1-2019.12是本次實驗設置的具體時間段,研究對象選擇的病例數為96例,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的分組方式為雙盲法,單組患者的病例數為48例,實驗組中,男、女性別比例為1:1,年齡為50-79歲,均值年齡為(64.58±1.82)歲,病程為1-6年,平均病程為(3.42±0.98)年;對照組中,男、女性別比例為11:13,年齡為50-79歲,均值年齡為(64.58±1.82)歲,病程為1-6年,平均病程為(3.42±0.98)年,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相關數據,統計學意義不存在(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二甲雙胍片聯合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藥物提供者分別為江蘇蘇中藥業和地奧集團成都藥業,生產批號為H32021625、H10930145,二甲雙胍藥物使用劑量為0.5g,3次/天,硝苯地平10mg,每天服用2次。
實驗組:加用中藥養陰活血湯治療,藥方組成為:20克丹參、15克鉤藤、15克太子參、15克沙參、12克生地黃、10克龜板、10克川芎、10克牛藤、5克三七,上述藥物用清水煎至200ml,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兩組患者共計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
對比治療效果、血糖、血壓變化情況。治療效果判定為:顯效:患者的血壓、血糖均在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的血壓、血糖均有所改善,趨近于正常值;無效:患者的血壓、血糖未得到改善。
1.4統計學分析
SPSS17.0,用(-x±s)表示血糖、血壓變化情況,行t檢驗,用率(%)表示治療效果,行x2檢驗,當P<0.05時,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對比治療效果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實驗組患者更為顯著,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血壓變化情況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的血糖、血壓變化優勢更為顯著,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人群不斷上升,若未給予有效治療手段干預,可進一步危害患者身體健康,臨床中應采用西醫進行治療,但長期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祖國醫學在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方面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2]。
中醫臨床中將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歸為“消渴、眩暈”范疇,主要由勞倦內傷,情志失調因素所致,中醫治療過程中應將養陰、活血化瘀、益氣作為主要治療原則。養陰活血湯藥方中,生地黃具有降糖、降壓的功效,太子參、白術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黃芪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將上述藥物聯合應用,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血壓,同時可調節血糖。經過現代藥理學分析,該藥方在應用過程中,可使患者機體血壓流變學得以改善,避免紅細胞壓積,降低纖維蛋白原,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改善患者機體免疫力[3]。
綜上所述,中藥養陰活血湯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可獲得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伏虎,劉泉華,張才來.養陰活血湯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4,21(33):138-139.
[2] 周必華.養陰活血湯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4,2(8):50-51.
[3] 顏洪波.養陰活血湯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1(16):2432-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