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穎
摘要:文藝晚會從最初播放便受到民眾的推崇和青睞,制作工藝精良、形式多樣、服務范圍廣、受眾人數多。從開始播出至今,越來越受到民眾的喜愛,具有廣大的群眾基礎。“互聯網+”也逐漸被國家上升為戰略發展政策。因而,本文將對互聯網+”時代下文藝晚會策劃研究這一主題進行分析探討,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文藝晚會策劃工作進一步落實,對這一主題進行分析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文藝晚會;策劃研究;策略
1.互聯網+”時代下文藝晚會策劃研究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推動文藝晚會節目朝著科技化方向發展
從當前發展情況來看,互聯網迅猛發展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各個領域。文藝晚會作為民眾喜聞樂見的大型綜藝節目,理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將科技新元素融入到節目的各個過程。文藝晚會策劃人員要審時度勢,對社會發展具有敏捷的思維洞察力,將“互聯網+”技術引入到文藝晚會發展領域中來,這種發展模式豐富了文藝傳播的形式,通過人機互動的模式使文藝晚會服務面進一步拓展,做到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從而使文藝與科技具有更強的交互性,確保文藝晚會節目朝著科技化方向進展。
1.2有利于優秀的傳統文化有效傳承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網絡信息技術也較以往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綜藝節目越來越受到民眾的青睞,并且在其日常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藝晚會將科技、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有機融合起來,協調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將“互聯網+”技術與文藝晚會結合起來,有利于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得以有效保留,從而使優秀的傳統文化有效傳承與發展,利用科技形式將全部的內涵和精髓在當今世代得以保存和延續,保留優秀火種,確保其有效傳承發展。
2.“互聯網+”時代下文藝晚會策劃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2.1科技素養薄弱 有待提升
“互聯網+”在文藝晚會策劃中應用需要高素質、專業化的科技型人才為其提供資源支撐,從而為文藝晚會策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部分工作人員科技素養薄弱,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對科學設備掌握不精、科技設備操作不熟、科技素養薄弱等諸多問題,阻礙了“互聯網+”與文藝晚會策劃工作的開展,工作人員出現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等諸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文藝晚會策劃的后期工作開展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2.2節目主題不鮮明
互聯網技術的到來為節目制作提供了科技性物質平臺,變換多樣的舞臺構造、LED式的顯示屏、多種多樣的燈光音響等軟硬件設備在舞臺上交融,營造不同基調的情景氛圍,為文藝晚會節目的播出著上科技的外衣。雖然這種表演形式為文藝演出節目增色不少,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文藝節目的主題,導致文藝節目主題雜亂,大而不精,雖然形式多種多樣,但內容卻不夠集中,往往給人一種形散而神也散的印象。對于文藝晚會策劃研究人員而言,這樣的策劃結果無異于與發展初期目標相差甚遠。
2.3主持人功能創新性不足
“互聯網+”技術與文藝晚會策劃研究工作有機融合起來,意味著演出設備的創新、節目內容的創新、主持人功能的創新,多位一體,融合發展。但是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部分節目主持人在對文藝晚會進行主持時依舊保留原有的主持模式,延用傳統的主持風格,節目主持人在文藝演出中主要承擔著節目報單和串聯節目等功能。然而,互聯網技術與文藝晚會策劃的有機融合,意味著節目主持人不僅僅保留原有功能,更多的是需要對網絡設備、科學技術進行有效引導,讓科技與不相關的內容巧妙的融合為一體。從實際調查情況來看,部分節目主持人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沒有與時代發展步調相一致,因而在主持節目過程中出現言語銜接不當、生硬、機械等問題,從而使文藝晚會策劃研究工作質量大打折扣。
3.“互聯網+”時代下文藝晚會策劃研究的策略
3.1加大對工作人員的科技培養力度
“互聯網+”與文藝晚會策劃研究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對文藝晚會策劃研究人員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文藝晚會策劃研究人員要有較高的戰略高度,立足于整體,把握全局,對文藝晚會演出中涉及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做到科技培訓,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可以服務于整體文藝晚會演出,以小我之力推動整體大局,做足思想工作,使每一位工作人員對當前工作有深刻的認識。
3.2堅持形散神不散的策劃原則
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要想做好大型晚會策劃工作,就一定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積極借助互聯網提供的機遇來進行新一輪的策劃,為確保文藝晚會節目演出與互聯網技術融為一體。因而,文藝晚會策劃人員要牢牢把握文藝演出主題,切實把握形散而神不散的工作原則,將節目主題放在首位,切忌因科技形式多樣而給民眾帶來喧賓奪主、主題散亂等刻板印象,文藝晚會策劃人員要多方發力,將主題突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技化、專業化文藝晚會節目呈現給民眾,繼而為其帶來一檔科技化的視覺盛宴。
3.3轉變固有思維 激發創新意識
為有效解決主持人思維觀念陳舊、主持模式陳舊等問題,需要其轉變自身思想觀念,激發創新思維。對原有的發展模式采用揚棄的態度去解決,對于其中合理成分予以保留延續,對于不合理行為要立馬糾正。主持人要有自我充電意識,不斷學習,選用一個科技媒介,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去錘煉自我語言組織能力。
4.結語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信息更快的傳播,并且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有效滲透,“互聯網+”與文藝晚會策劃節工作融合是明智之舉,是精良之策,有利于節目創新、設備創新、節目創新,因而,要加大對工作人員的科技培養力度,在主題凸現上堅持形散神不散的策劃原則,主持人也要轉變固有思維,激發創新意識,多位一體,多管齊下,確保文藝晚會節目朝著智能化、專業化、科技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德玥.“互聯網+”時代下電視綜藝晚會策劃研究[D].
[2]郝丹寧.“互聯網+”時代下電視綜藝晚會策劃探究[J].傳播力研究,2018,2(34):13-14.
[3]王君慧."互聯網+"時代電視大型晚會策劃研究[J].采寫編,2019(0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