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琴
摘 要:實際上,青少年的很多行為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在其身體成長的過程中,思維和行為習慣也在不斷變化和成長,他們大都喜歡仿照家長或教師的方式來說話做事,所以,教師必須正視自己的作用和價值,恰當地引領小學生們形成好的行為習慣。本文將從幾個方面分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措施,希望能給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行為習慣;具體措施;方針政策
教師的作用就是教書育人,不僅要教給同學們文化知識,更要教給他們做人的道路,讓他們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使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得更好,才能為祖國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
1.不能急于求成,重視個體差異
幫助同學們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固然重要,但不代表著從一年級開始就給他們制定各種各樣的要求,強迫他們在短期內就養成所有的好習慣。因此,在短期內,主要培養同學們一兩個好習慣足矣。
舉例來說,使同學們學會正確的學習方式。在同學們剛從幼兒園轉到小學時,就要培養其相應的學習習慣。比如,要求他們每天開課的前一天都準備好相應的學習物品,每天提醒他們一次,使收拾學習用品成為他們的習慣。此外,給一年級同學上課的教師們,除了講授知識之外,還要糾正其握筆姿勢和讀書坐姿,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四年級開始,教師們就使同學們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習慣,一步步來,幫助同學們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另外,教師采取各種教育教學措施時,必須以同學們自身的特征為基礎。比如,A生經常不及時寫作業,當務之急就是要培養他按時寫作業的習慣。B同學在課上不愛回答問題,當務之急就是鼓勵其積極發言,培養其主動回答問題的習慣。每個人的問題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只注重統一性強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工作。
2.激發同學們養成良好習慣的熱情
形成什么樣的行為習慣,最終還是要靠同學們自己,如果他們自己不愿意去做,別人也無法強求。因此,想要幫助同學們養成好的習慣,就要讓同學們了解好的行為習慣的意義和價值,激發其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熱情,促使其積極配合教師和家長,從而形成正確做人做事的觀念。
具體來說,教師們可以在講授課本知識之余給同學們講一些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人生經歷,也可以是大家熟知的名人的經歷,最好要簡單明了又富有教育意義。用多樣的方式告訴他們習慣的定義,以及好習慣的價值作用。在了解了這些行為的作用之后,同學們就更愿意主動配合教師,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3.實踐出真知
習慣的意思就是通過持續的實踐操作而慢慢形成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必須要反復實踐,才能真正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小學生年級還很小,各種能力都比較低,培養小學生們的良好習慣時最好選擇愉快一點的訓練方式。舉例來說,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舉行小規模的模仿活動、游戲比拼等,給有進步的或者堅持的比較好的同學一些獎勵,使同學們在愉快的實踐中樹立正確的行為理念。
培養同學們養成行為習慣初期,教師和父母要做好榜樣工作,細心的引領同學們進行實踐。在同學們知道要怎么做了之后,教師和父母要鼓勵同學們自己約束自己,并給與一定的鼓勵和指導,這樣反復地實踐,同學們自然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4.正確應用獎勵制度
在同學們表現出好的作為時,教師一定要給與其適當的獎勵,這樣不僅能使該同學更加愿意去做同樣的事,還能使其他同學愿意向其學習。
具體來說,培養同學們每天刷牙的習慣時,教師就可以把小貼花作為獎勵,誰做到了就給誰一個,累積到十個之后就有糖果、水果之類的獎勵。對低年級的同學來說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5.變被動為主動,變主動為自動
根據現實情況來看,每個人要養成一個好的行為習慣需要21天左右,在此期間,通常經歷被動接受,主動去做,再到自動進行這三個階段。前面一系列的措施要求,實際上都是教師要求同學們怎么做,最開始只是被動的接受,不論是提條件、講知識、重實踐還是給與獎勵實際上都屬于外來的刺激。而這些外部的刺激是怎么轉變成同學們內部要求的呢?實際上,將教師灌輸的正確的行為習慣變成全自動化行為,最重要的就是讓同學們從心底里理解、體驗和形成正確的認識。正因如此,教師們在培養同學們正確的行為習慣時,尤其要重視強化同學們的主體體驗,讓他們因為自己正確的行為習慣而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幸福,感受到因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而釀成的惡果,體會到苦惱和痛苦。
舉例來說,教師可以讓同學們自己講一講親身感受,把自己的體會變成大家的體會,把這些精神轉變為大家的財富,通過同學們間的溝通交際,能夠強化同學們的自身體會,增強其主動性。此外,教師們還要鼓勵同學們多寫寫筆記,記錄下自己的親身體會,讓這些點點滴滴總結成一個系統,讓他們的主觀體驗更加深刻,愿意積極主動地去培養正確的行為習慣,讓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深深地刻進自己的身體里,變成自動化行為。
6.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培養同學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不能操之過急。還要正確應用獎懲體系,通過教師、家長的共同努力,培養出更多思想健康、舉止文明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大強.關于學生養成教育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4):37-38.
[2]吳敏霞.淺析家校結合開展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76.
[3]陳芳.班級管理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9):91.
[4]黃曉靜,晏能鳳.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途徑[J].江西教育,2019(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