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學旅行是一個利益相關者的合作博弈過程,教育部門、學校、承辦單位、家長、學生社會媒介都是其利益相關者。各主體在權利性、合法性、緊迫性的特征方面的表現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博弈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現象,協調好各方利益才能使研學旅行發揮其更大價值。
關鍵詞:研學旅行;利益相關者;博弈;協調
研學旅行要深入到中小學的課程體系中仍需超越當前的現實困境,如優勢資源供給不足、升學壓力大、費用高昂等。導致以上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主體利益分配的失衡。通過對我國中小學利益相關者的博弈行為進行分析,以期為研學旅行突破困境提供理論參考。
一、研學旅行利益相關者的特征
(一)權力性
權力性具有強迫與不可抗拒性,研學旅行中利益相關者的權力性主要表現為合作主體掌握資源的多寡。承辦單位擁有政策資源、學校擁有課程教學資源、學生資源,所以承辦單位會主動迎合這些主體的訴求,努力提供滿意的服務。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等主體在研學旅行中權力性特征尤為明顯。
(二)合法性
在研學旅行中合法性體現在各利益相關者行為的正當性。為確保各方權益得到法律的保障,在項目開始前會簽訂合作協議,協議中明確規定合作時間、雙方權利和義務以及保密條款等。合法性特征在學校、承辦單位和學生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三)緊迫性
緊迫性在研學旅行中主要體現在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引起廣泛關注所用的時間。時間越短,緊迫性越強。當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及時得到滿足,研學旅行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和推廣;反之,可能導致研學旅行的停止或負面效應。媒體可以加速研學旅行利益相關者需求的傳播,所以除了教育部門、學校和學生之外,媒體也具備緊迫性特征。
二、研學旅行利益相關者的博弈分析
(一)“帕累托最優”現象
研學旅行中的“帕累托最優”是指不損害利益相關者中一方的利益就無法使另一方獲得更大收益的狀態。這種狀態通常出現在“學校組織、承辦單位主動、學生主體、教育部門助推”的理想局面中。在這種局面中,學校獲得了社會教學資源以及政策支持,并由此提升了學生培養質量。承辦單位獲得了人力資源和商業利益,并由此建立了良好的商業信譽,宣傳了企業文化。
(二)“一頭熱”現象
在研學旅行中如果只有一方利益相關者積極參與就會產生“一頭熱”現象。“教育部門積極”表現在通過政策制定、宣傳引導、定期監督等方式引導學校和承辦單位合作。“承辦單位積極”體現在“訂單式”研學旅行方面,承辦單位根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求以及學生需求,全程參與研學實踐課程體系、制定研學旅行方案、聘請專業團隊、策劃宣傳等。“學校積極”是指學校為了自身建設和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與承辦單位取得聯系并動員家長,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研學旅行活動。“學生積極”是指學生對研學旅行活動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踴躍參與,甚至在空閑時間主動與承辦單位取得聯系報名研學旅行活動。
(三)“搭便車”現象
在研學旅行中如果有一方利益相關者消極不作為,就會產生“搭便車”現象。“教育部門消極”是指在政策或資金上對研學旅行的忽視,沒有推進研學旅行的發展。“承辦單位消極”是指其在研學旅行活動中規避責任,收益與義務不成正比。“學校消極”主要表現為學校把不進行篩選和考察,把權利全部交給承辦機構的行為,讓學生采取完全自愿的態度并且不會把研學旅行中的表現列入到學生的綜合表現中去。“學生消極”主要表現為學生由于家庭條件或個人興趣等原因不愿意參與研學旅行活動或者在參加研學旅行活動中表現出不配合等消極行為。
(四)“囚徒困境”現象
“囚徒困境”是我們最不愿意見到的現象,即研學旅行活動中利益相關者各方均消極不作為。教育部門不積極推動學校與承辦單位開展合作,學校與承辦單位各自封閉,學生的訴求無法得到滿足。各利益主體會不自覺地規避風險而使研學旅行活動的開展陷入惡性循環。
三、研學旅行利益相關者的協調策略
雖然“帕累托最優”只是一種理想狀態,但我們仍然要努力協調利益相關者的關系,破解研學旅行中的“一頭熱”、“搭便車”和“囚徒困境”現象,通過改進使利益分配結果無限趨近于帕累托最優。
(一)學校與承辦單位
在研學旅行中,學校希望承辦單位利用自身優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而承辦單位希望吸引更多的學生、獲得可觀的利益、提升品牌影響力等。為了資源共享,互惠共贏,雙方以契約的形式進行合作博弈。因此學校除了要與承擔單位之間達成學生培養目標的共識,做好課程的銜接以外,還要做好明確的職責分工,避免出現互相推諉的現象。
(二)教育部門與學校
推進研學旅行既是滿足社會多層次多類型的教育需求的重要突破口,也能促進教育服務更平衡更充分地供給。教育部門要助推學校和承辦單位合作,中小學則根據教育部門的規定,落實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加強教育部門與學校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建立理事會制度、委托第三方監督的方式等。
(三)教育部門與承辦單位
教育部門貫徹執行國家的方針,指導、督促、檢查普通教育工作。在研學旅行的博弈中,教育部門作為強者要在符合規定的基礎上為承辦單位提供開放的環境、專業的指導、暢通的交流渠道。承辦單位作為相對弱者要響應教育部門的號召、落實學生的培養目標、定期自糾自查、及時反映意見。
(四)承辦單位與學生
承辦單位和學生的利益一直處在不斷的博弈中。所以承辦單位要通過完備的風險規避預案保證研學旅行中學生安全,通過精心設計的課程體系和研學內容提升學生實踐能力。而學生要配合老師和管理人員的要求,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
雖然在博弈中每一方為取得勝利都想方設法攻擊對方、保護自己,但為實現共贏占優勢的一方要甘愿做出妥協。協調好各方利益關系,研學旅行才能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曉偉,張凌洋.研學旅行服務發展中的公私合作治理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8(5):46-50.
[2]張元寶.校企合作中利益相關者的博弈與協調[J].中國高校科技,2019(9):70-82.
[3]張建英.博弈論的發展及其在現實中的應用[J].理論探索,2005(2):36.
[4]盧燕珍.利益相關者視野下的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研究—以廣西隆安縣為例.[D].湖南長沙:中南大學,2013.
作者簡介:
武悅驕陽(1995—),女,漢族,吉林四平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