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黎 范圍
【摘 ?要】目的:探頭超聲引導下進行肘上PICC置管方法的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我院需行PICC的64例患者均采用超聲引導下PICC穿刺法置管成功。結果:本文參與患者置管期間無任何并發癥發生,最終穿刺點愈合較好。結論:應用超聲引導行PICC置管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了靜脈炎和穿刺部位皮下血腫發生率。
【關鍵詞】超聲引導;中心靜脈置管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043-02
PICC靜脈置管是目前臨床針對疾病治療過程中常采取的輔助治療方式,該輔助方法能夠減輕反復穿刺對患者外周靜脈造成的損傷及疼痛。并且能夠減輕藥物對外周靜脈造成的刺激性,而且該方法的留置時間較長,因此能夠有效減輕臨床護士的工作量,從而深受臨床及廣大患者所認可[1]。為更好的提高PICC靜脈置管效果,近年相關研究中采取了超聲引導下中心靜脈置管術,通過借用超聲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圖像清晰度,從而提升靜脈置管的效果及安全性。為此,我科在2018年1月起開展了B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的方法,并將最終應用結果進行了詳細分析,具體詳情見下文:
1. 患者臨床資料及方法
1.1臨床基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間行超聲引導下中心靜脈置管術患者64例作為此次分析對象,所有患者中包括30例男性和34例女性,患者年齡在8-81歲之間,中位年齡(44.5±2.2)歲;納入的患者均已通過臨床檢查核實符合超聲引導下中心靜脈置管術標準,所有患者疾病治療均采用長期靜脈治療;均使用刺激性和滲透性較強等藥物;患者外周淺靜脈條件較差,穿刺難度較大。
1.2儀器與方法
超聲診斷儀型號為PHILIPS iE33,高頻探頭為L11-3,頻率3-11MHz,低頻探頭C5-1 ,頻率1-5 MHz,無菌超聲耦合劑、無菌探頭保護套。患者取仰臥位,上肢外展與軀干成90°,用B超檢查雙臂選擇合適的置管血管,調整超聲參數,扎好止血帶,消毒穿刺部位皮膚、鋪巾,穿刺時嚴格無菌操作,運用超聲進行淺靜脈掃查,探查到貴要、肘正中及頭靜脈后確定穿刺點,然后對穿刺點進行局部麻醉處理,在超引導下進行穿刺,將穿刺針刺入首選貴要靜脈管腔正中,通過超聲確定穿刺位置正確后置入巴德、4F、單腔、三向瓣膜PICC導管一般為45~48cm,按說明進行PICC導管靜脈穿刺,根據病人的情況保留導管長度,置管過程順利,回血后固定穿刺針,送入導絲,置入導管,然后撤出導絲,最后安裝連接器、正壓封及“U”型固定。穿刺點予無菌紗布敷料及透明敷貼覆蓋,彈力繃帶加壓包扎。
2. 結果
64例患者均在超聲引導下中心靜脈經PICC置管術,通過超聲引導下選取患者肘窩彈性及顯露性好的首選貴要靜脈進行穿刺,因此有效提高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而且最終引導時間也較短,其結果僅為(22.5±3.4)分鐘。并且術后通過觀察所有患者未發生明顯的血腫、置管脫落、血胸、氣胸和空氣栓塞等并發癥,最終穿刺點愈合良好。因其操作簡單、安全,保留時間長等優點,解決了因外周淺靜脈條件差,不易穿刺成功,同時大大減輕了長期輸液治療病人反復靜脈穿刺帶來的痛苦,因而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
3. 討論
超聲引導下外周淺靜脈PICC置管是一種重復使用的靜脈通路,能夠避免反復穿刺對患者靜脈造成的損傷,并且能夠提高疾病治療效率,減輕臨床護理工作量。而且該方法的安全性較高,運用后患者發生穿刺并發癥較少,而且在穿刺過程中選擇的血管范圍較大,通過選擇患者肘窩彈性及顯露性好的首選貴要靜脈進行穿刺,能夠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而且選擇的穿刺部位不會影響患者的活動,并且能夠避免反復穿刺對患者造成的痛苦。加之該方法使用時間較長,而且操作簡單,因此深受臨床及患者所認可。同時運用特殊聚胺酯制成的PICC導管材料具有較好的相容性和順應性,由于導管柔軟性較好,因此在應用過程中不易發生折斷以及脫落現象, 因此能夠延長患者置換使用時間。該方法與傳統盲穿置管方式相比較,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較高,因此被臨床廣泛應用于長期需要輸入刺激性、高滲透性等藥物的患者治療當中,通過采用超聲引導下穿刺置管,解決了臨床針對患者外周淺靜脈條件較差,盲刺難度較大的難題。尤其是針對惡性腫瘤患者,更適合采用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由于腫瘤導致患者體質較差,加之長期輸液治療對患者血管造成的損傷,因此會影響患者的疾病救治效率。而采取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能夠有效減少長期靜脈輸液化療藥物以及反復穿刺會對患者外周靜脈造成嚴重的刺激。在相關學者研究中也表述,運用超聲引導能夠有效實現上臂穿刺置管,避免傳統盲穿對患者血管造成的損傷以及穿刺位置不準確現象。同時選擇上臂貴要、肘正中及頭靜脈后確定穿刺點,不僅能夠減少摩擦及牽拉導管現象,同時還避免了傳統置管后患者活動受限情況,最主要的是大大減少了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血管相關性感染的并發癥發生[2-3]。同時該方法還能夠避免傳統穿刺后X線定位檢查,因此能夠有效減少臨床護理治療工作量,但本文研究數據依然有限,還望臨床相關專家學者能夠做進一步的研究分析,為臨床疾病治療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數據,幫助患者早日治愈疾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殷榮華,許俊芳.PICC護理質量管理進展[J].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7 ,9(1):4-5.
[2] 顧景艷朱靜曹小云,等.非超聲引導下改良賽定格技術與傳統PICC置管術應用于化療患者的對比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6,(14):1320-1322.
[3] 王少銀,胡俊.超聲引導下旋轉進針穿刺法對細血管置入中心靜脈導管一次成功率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9,23(6):1146-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