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肖瓊
【摘 ?要】目的:將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應用于心臟瓣膜置換術過程中,探討其護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對象共80例,是我院行心臟瓣膜置換術的患者,選取時間段為2018年3月-2019年3月。按照硬幣正反分配原則,其中40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方法,視為對照組,;另外40例患者接受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方法,視為觀察組。比較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經過護理后,同對照組的住院時間、術后臥床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指標相比,觀察組的顯著較優(yōu),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較大(P<0.05)。結論:從預后角度出發(fā),給予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干預,利于縮短住院治療時間,且護理滿意度較高,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心臟瓣膜置換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196-01
心臟瓣膜病是心內科較為常見的心臟病,與感染、創(chuàng)傷以及缺血性壞死等存在密切聯(lián)系,患者大多有心率失常、血栓栓塞等臨床表現(xiàn),若患者未能加強重視,嚴重者會有暈厥、休克等后果,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心臟瓣膜置換術是該疾病的根治方法,能夠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若給予患者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法,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身心壓力,利于病情的早日康復。本次研究就心臟瓣膜置換術中應用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共80例,是我院行心臟瓣膜置換術的患者,選取時間段為2018年3月-2019年3月。按照硬幣正反分配原則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16例,患者年齡范圍(42-78)歲,平均年齡為(52.14±3.89)歲;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齡范圍(41-78)歲,平均年齡為(52.74±3.27)歲。所有患者的各項資料對比后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方法。
觀察組:患者接受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方法,采取措施具體如下:(1)成立醫(yī)護小組:小組成員為經驗豐富的心外科醫(yī)生和護士,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變化,改進以往護理過程中存在問題,相互溝通并制定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流程。(2)醫(yī)護合作:護理人員積極主動的和患者進行溝通,掌握患者的不良情緒,心外科醫(yī)生需要配合護理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確保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和醫(yī)生共同制定健康教育的內容,告知患者有關瓣膜置管術的相關知識,如適應癥、治療效果以及預后護理等,幫助患者正視疾病,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3)康復合作:術后,需要醫(yī)護人員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狀況制定合理的康復方案,如飲食計劃,護理人員掌握患者的喜好,康復營養(yǎng)醫(yī)生給出具體的飲食指導;同時制定相應的運動鍛煉計劃,適量的有氧運動,能夠有益身心健康;醫(yī)護小組可建立微信群、QQ群等,便于患者進行咨詢,醫(yī)護小組成員耐心解答患者問題,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同時也能提高患者康復治療的依從性,若有異常,叮囑患者及時復診[2]。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術后臥床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護理滿意度的變化,其中護理滿意度評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者轉換為正態(tài)分布后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經過護理后,同對照組的住院時間、術后臥床時間、住院費用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指標相比,觀察組的顯著較優(yōu),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較大(P<0.05),詳見表1。
3.討論
相比于內科治療方法,心臟瓣膜置換術治療心臟瓣膜病更具有顯著優(yōu)勢,但由于其手術難度系數(shù)較高、術后并發(fā)癥較多,故對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難度。常規(guī)護理方法護理措施較為單一,且護理過程中醫(yī)護分離,故而護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應用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方法,該護理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醫(yī)護人員之間加強合作與交流,注重臨床治療和護理方法相結合,能夠保證護理內容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加強健康教育,便于更好的觀察和處理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避免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康復計劃,能夠幫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加深對疾病的認知,有助于促進病情的早日康復,利于縮短住院治療時間,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出院后加強溝通和交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研究結果表明,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術后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較短或較少,護理滿意度較高,充分表明該護理模式實施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從預后角度出發(fā),給予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干預,利于縮短住院治療時間,且護理滿意度較高,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莎莎, 郝琦, 丁倩麗. 心臟瓣膜置換術中應用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護理效果[J]. 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 2019, 17(2):37-38.
[2] 朱曉娜. 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在心臟瓣膜置換術治療過程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 004(015):155,158.
[3] 劉春靜, 江志輝. 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在心臟瓣膜置換術治療過程中的臨床效果[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9, 017(01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