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夏
摘要:翻轉課堂是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大學英語課堂的新興教學模式。該模式在積極推動大學英語教學的同時也顯現出了部分問題。本文以筆者在成都大學第四批“翻轉課堂”課程改革項目中的教學實踐為討論依據,對該教學模式進行回顧、總結,并嘗試提出改進策略。
關鍵詞:大學英語;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兩位高中教師的一次對授課方式的改變。(1)其主要流程為,學生通過翻轉課堂網絡教學平臺,在課前先自主學習包括教師提前錄制好的視頻在內的一系列材料,再進入線下教室參與各類教學活動,最后返回線上平臺,完成課后作業和檢測。在當前的國內高等教育領域中,翻轉課堂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本文中,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所授大學英語(以下簡稱大英)翻轉課堂作出總結思考,并試解決所發現的問題。
一、實踐總結與思考
1.課前
就課前準備方面來說,翻轉課堂要求教師進行大量的備課,且備課的內容、形式與傳統課堂有較大差別。面對傳統課堂,教師的備課內容主要涉及到實際課堂的實施,更多的是要考慮所設計的教學節奏、各類教學活動、練習作業如何在與學生面對面的課堂中予以實現。而在翻轉課堂的備課環節中,教師首先需要將整個教學過程大致分為“課前自學”、“課上教學”和“課下檢測”三個板塊,隨后再根據教學大綱劃分各個板塊的具體內容,并確保板塊與板塊相輔相成。
在著手備課前,參與大英翻轉課堂的學生群體的基本特性同樣應該被給予充分的關注。
大英課程所涉教學對象為非英語專業的大一、大二學生。該群體普遍對“英語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沒有深刻的認知。為解決上述問題,筆者嘗試從以下途徑入手:第一,讓學生充分了解現今社會的全球化趨勢和職場對求職者在英語能力方面的要求,并認識到他們自身發展的無限可能性。讓學生意識到他們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和隨時可能出現的機會做好準備。第二,在備課時,注重課前學習材料和活動的趣味性,盡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筆者所在的翻轉課堂項目組采取集體備課形式,每位教師負責一個單元的備課工作。針對“課前自學”板塊,筆者為師生分別撰寫了《教師手冊》和《學生手冊》。其中,《教師手冊》詳細介紹了在所涉教學單元中可以被教師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的各個活動。《學生手冊》則可以幫助學生在進行具體的學習前對該單元有一個宏觀的了解,讓學生清楚所涉學習單元的學習目標、學習節奏,以及大致的上課流程。《學生手冊》的發放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規劃自己的英語學習,做到“有節奏,有目的地學習”。
如前文所述,參與翻轉課堂的學生須要在課前學習教師提前錄制好的視頻。這就要求教師給學生提供合適的視頻學習材料。在著手準備該類材料前,筆者首先將課前視頻內容和實際課堂中所講內容進行明確劃分,確保兩者之間呈現“初次學習”與“檢驗拔高”的關聯性,再將一整個教學單元中的“初次學習”相關內容劃分成5個板塊,分別制作成長度在10分鐘以內的短視頻。具體來說,筆者所在項目組將每個教學單元分為“Short Introduction”、“Text Structure”、“Culture”、“Language Points”、“Writing”等板塊。其中,“Short Introduction”能讓學生對該單元的背景有一個大致的了解;“Text Structure”幫助學生理清該單元課文的結構,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Culture”部分則包含與單元主題相關的各色文化內容,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Language Points”板塊涉及單元課文中的重要語法點,由于內容較多,一般會被分為兩個短視頻進行呈現。最后,對“Writing”部分的學習是整個單元學習的輸出體現。每個短視頻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實踐證明以上視頻能夠促使學生帶著目標進行英語學習,基本保證完成某個視頻學習后,能夠有具體的對應成果產出。
視頻的制作不僅要考慮其知識內容的排布,還要在“趣味性”上下足功夫,要做到讓視頻資料對學生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因此,在制作視頻時,筆者盡可能加入了各色動畫效果、思維導圖、配圖配樂,并在視頻配音部分做到抑揚頓挫,提升視頻的鮮活程度。據學生反映,畫面有趣的視頻能夠幫助他們在學習例如語法點等相對枯燥的知識點時集中注意力。
除錄制視頻外,課堂上所要進行的教學活動也須在課前設計好,并通知學生做相應的準備。經教學實踐發現,小組匯報(含幻燈片制作)、英語影視片段配音、英語話劇等活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參與到課前的準備工作中去。課后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認為小組報告和英語影視片段配音兩種活動能有效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感興趣度和參與度。
小組匯報著重考核學生的材料篩選和邏輯組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和表達能力。面對教師給出的匯報主題,學生小組首先需以興趣為導向,選擇合適的匯報材料,并根據各成員的興趣點、技能所長進行小組分工,對材料進行整合,最終將作品結合多媒體以演講的形式呈現出來。整個過程充分尊重、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其在英語學習中自主運用各自的長處。
影視片段配音活動中,學生須在教師發布的主題范圍內,選擇自己喜愛的英語影視作品片段并配音。此過程不但給予了學生運用英語口語的機會,還鍛煉了他們篩選材料的能力,也能促使學生接觸更多的英語原音視頻材料。
秉著“因材施教”的原則,一些對專業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的課堂活動也被應用到相關專業的大英翻轉課堂中去。在一次給通信專業的作業中,筆者要求學生完成一個英語視頻拍攝制作的任務。最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交了包含一段完整英語視頻的小組匯報作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各組將任務分為臺詞撰寫、真人演繹、旁白配音、字幕制作、后期剪輯等板塊,小組成員各展所長,最終完成作業。此類有針對性的活動促使學生將所學專業應用到英語學習中來,使其更易找到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