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華
摘要:在新軍事改革轉型期間,部隊大抓備戰打仗,軍事訓練是每日必修課,高強度的軍事訓練對新兵來說是一大考驗。新兵入伍時間短,在進行軍事訓練時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致使軍事訓練傷時有發生,因此認真分析和研究軍事訓練傷產生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的預防措施,對于減少訓練傷的發生,提高訓練效果,促進新兵的軍事技能養成,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如何預防軍事訓練傷發生,減少非戰斗減員,顯得尤為重要,科學的訓練可以提升部隊戰斗力。
關鍵詞:新兵訓練傷;類型;產生;預防;對策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6-278-02
一、軍事訓練傷的類型有哪些?
日常軍事訓練中受傷的類型有以下幾種: (一)軟組織傷:擦傷、挫傷、撕裂傷、切割傷等。 (二)肌肉損傷:肌肉扭傷、肌肉挫傷、骨化性肌炎、腰扭傷、腰肌勞損等。 (三)肌腱損傷:肱二頭肌長頭腱斷裂、肱骨外上髁炎、腱鞘囊腫、滑囊炎等。 (四)關節損傷:膝關節韌帶或半月板損傷、踝關節扭傷、關節脫位、關節滑膜炎、椎間盤突出、慢性腰腿痛等。 (五)骨折:閉合性或開放性骨折等。 (六)其它:暈厥、中暑、溺水、燒傷、凍傷、中毒等。
二、新兵在軍事訓練傷的致傷因素
新兵在訓練中,從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兩方面分析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客觀原因。新兵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身高、骨密度、結構異常、疲勞等方面,都是可能造成軍事訓練傷的最直接原因。深入分析訓練中受傷的情形,有四類新兵傷情比較突出:一是體質較差的戰士;現在入伍的戰士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入伍前鍛煉少,體能素質差,入伍后由于訓練強度大,節奏快,難以完成全部課目,勉強而為之,訓練強度超過承受能力,加上耐受力差,容易形成累積性疲勞而受傷。二是心理素質差的戰士;許多新兵從小到大在家里沒吃過苦,也沒有受過什么挫折,而軍事訓練對耐力、爆發力、反應能力要求很高。新兵對高強度軍事訓練課目往往產生恐懼、緊張等,產生心理障礙,不能發揮其應有的訓練水平,容易受傷。三是身體素質不協調的戰士;這些戰士,往往因自我保護意識和個體動作悟性不同,訓練中的動作協調性不夠,在訓練中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而造成受傷。四是性格內向的戰士;這些戰士在受傷后,不敢說出來,常常強忍著,結果耽誤治療,小傷引發大傷。
(二)、主觀原因。一是計劃實施是否按綱施訓;新大綱的頒發是為更好的規范與指導部隊科學練兵,但是在一些基層單位,有的組訓者在組訓中主觀性、隨意性較強,不能夠真正做到按綱施訓;二是訓練計劃制定和實施不科學;在日常訓中,由于基層部隊訓練課目多、強度大,大部分基層部隊能夠根據上級的練兵工作計劃,科學合理安排練兵,但也存在一些基層不重視,甚至忽視計劃練兵的重要性,不遵循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練兵存在“狠練不巧練”、“壓迫性練兵”等現象,這樣,對于一些新同志或初學者就很可能造成訓練傷;三是訓練器材落后;一些基層部隊由于經費緊張,訓練場地設置不規范,訓練器材配備落后,個人訓練裝備也只是“有則有之、無則湊合”,這種狀況導致隊伍訓練傷的機率增大;四是施訓者的能力與素質;大部分施訓者是基層部隊培養出來的,其能力與素質的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鍛煉出來,訓練課目能否按計劃實施、能否科學訓練、能否循序漸進訓練、能否做好安全防護等,這都跟施訓者自身的能力、素質及工作責任心都是很大關系,施訓者的能力、素質及工作責任心也是間接造成訓練傷的因素之一。
三、軍事訓練傷的預防
(一)提升綜合素質,增強防護能力。
1、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安全意識。對于任何訓練科目,訓練前應該教育新兵對所訓科目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只有建立在正確的思想認識上,以后的訓練行為才會有正確的行動先導。而時刻加強安全警惕,則是在思想上告誡受訓者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輕心,牢固樹立“訓練一分鐘,安全六十秒”的思想意識。
2、組織心理疏導,強化心理訓練。新兵在軍事訓練前要進行心理健康測評,對心理素質做出一個綜合的評定,做好相應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導工作,講清心理因素對訓練的影響及保持心理穩定的方法,克服訓練中的恐懼感和緊張感,減輕心理壓力,增強自信心和主觀能動性,加強心理適應性訓練,提高受訓者訓練的適應能力。
3、加強身體素質訓練,重在平時,貴在堅持。平時要通過綜合的,多層次的訓練方法,使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和增強。特別是在力量、速度、耐力、靈活和柔韌性等方面得以全面提高。這樣不僅能較快的提高訓練水平,而且能有效的預防因身體素質欠佳而引發的訓練傷。
4、合理安排飲食,保證足夠睡眠。合理的膳食有利于增強新兵體質和訓練后體力恢復。訓練前一餐應以易消化的高糖低脂飲食為主,訓練后可適當進食高
脂高蛋白的食物,訓練期間每日要保證足夠睡眠時間,每天不少于6小時。
(二)科學組訓,確保安全。
1、科學制定訓練計劃。在制定訓練計劃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既要考慮訓練任務的完成,也要結予必要的訓練時間.既要保證各項訓練內容落實到實處,也要依據氣候、季節的特點合理安排.既要保證訓練質量穩步提高,也要考慮受訓者身體、心理的承受能力,真正做到科學計劃,靈活安排,嚴格施訓。
2、因人施訓,區別對待。由于新兵的個體差異很大,因此每個人的訓練成績不可能處在一個水平上,這就決定著組訓者必須調整工作思路,探尋摸索訓練方法,讓訓練尖子“吃得飽”,訓練水平低的“跟得上”,做到分級訓練,因人而異、因才施訓。
3、穩步提高,循序漸進。訓練工作要堅持先易后難、先簡單后復雜、先分解后連貫的原則,扎實基礎,穩步提高,堅持克服急于求成。
四、結論
通過對軍事訓練傷產生原因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軍事訓練傷的產生是有章可循的,好多軍事訓練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我們能夠把握其產生的原因,努力做好預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以有效的減少軍事訓練傷的發生,達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但軍事訓練畢竟是高強度的訓練,在訓練中有些傷害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也要努力做好軍事訓練傷發生后的處理,盡量減少受傷者的痛苦和幫助其恢復。努力做好軍事訓練傷的預防,積極穩步推進訓練效果,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