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輝
摘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進入深入改革階段,中小學生應當提出創新的辦學目標,對教育督導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嚴格落實教育規劃精神,更好地發揮督導作用,推進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進入新階段。本文以十九大中對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要求為基礎,分析了新時代加強小學督導,提高小學辦學水平的內涵和路徑。
關鍵詞:小學;督導;改革;價值
新時期小學管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到督導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著以人為本、教書育人的根本要求,將推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作為學校管理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推動學校實施全面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履行對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行督導評估的崗位職責。
一、新時期小學加強督導評估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內容
(一)基礎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的總體要求
新時期小學督導工作的目標是要督導學校依法辦學和科學管理,推動學校的智能化、現代化建設;同時推進學校深化改革,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尊重教學規律,尊重小學生的群體特征和個體差異,依照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展開教學實踐,普及個性化和層次化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合適的教育;另外也要引導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同學校教育的融合,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構筑良好的教育改革環境,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制定長效管理機制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其次,學校督導評估要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的原則,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督導工作開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教育工作是否和學生的發展相適應作為衡量小學辦學水準的重要指標,以推進學生發展為出發點,不僅要重視學校管理的結果,更要注重學校管理中教育教學的過程;堅持傳承和創新相結合,規范學校的辦學行為,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滿足小學學校管理的相關要求;要鼓勵學校管理創新,形成特色的管理制度、教學制度[1]。
(二)注重科學管理和內涵發展
其一,要完善學校管理規章制度,依法以規辦學。小學督導的重要內容是要制定和完善學校管理和發展的相關制度,將目標管理、績效管理結合起來,對于學校日常工作制度和安全保護制度、教學制度等進行創新優化,實行創新的質量評價機制,和學校自評相結合,構建完善長效的評價標準;健全校務公開制度,推行民主管理、科學管理和長效管理,積極推進社會力量、家庭在現代學校管理中的參與性。
其二,要合理利用學校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其三,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水平。小學管理中,教學質量管理是重中之重,更是學校督導評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督導評估工作中要對學校日常教學活動、教學安排和教學行為是否符合國家小學課程教學、學科標準進行重點評估,對規定課程進行嚴格管理規范。在規范管理的基礎上也要鼓勵創新,積極推進教學和課程改革,并推進智育、體育、美育、德育等有機結合[2]。
其四,注重學生健康成長和長遠發展。在小學督導評估中要認識到小學階段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階段,加強對小學生的管理和教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二、深化學校督導,推動小學健康發展的工作措施
(一)完善小學督導評估工作管理制度
深化學校督導評估工作,要做好針對督導評估工作的頂層設計。首先,學校要明確負責和推進督導評估工作的工作部門,調動各個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將部門聯合起來,形成多方參與、責任主體明確的督導管理工作制度,將客觀類考察和論述式評估相結合,讓督導評估工作能夠順利、有效、長期地推進下去,真正發揮督導評估的作用。
同時要建立明確的督導資料建檔工作,針對全校督導評估工作,要建立完善的督導資源體系,并將其納入到學校檔案管理工作中。在評估工作中要細化督導評估工作內容,并制定科學的評估量化方法和量化工具,堅持準確、具體和可行性強的評估原則,對學校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進行科學、量化和客觀的評估。注重評估方式創新和優化,善于利用各種評估細則、表格、調研報告、問卷等工具,結合數字、事實、檔案資料等,廣泛聽取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組織的建議和要求等,確保評估、考察的客觀公正[3]。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開展督導工作
一方面,督導工作人員要對教學工作進行具體指導,針對不同學科、不同類別的教師進行重點督導、針對性評估,通過評課、教學實踐等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幫助教師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端正教學態度,真正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另一方面在督導評估過程中切實幫助教師解決問題,根據督導信息反饋機制,梳理和總結學校教學中的需要改進地方,對學校整體教學情況形成正確、清晰的認知。
(三)強化學校自評工作,為督導評估奠定基礎
學校自評是小學督導評估的重要基礎,更是學校認清自我、明確定位、完善發展的重要過程。小學自評要做到公正、客觀和規范,因此學校要根據督導評估方案的要求,成立自評小組,明確自評工作責任人,制定學校自評的指導精神、工作方案和具體工作制度,整理自評工具、方法和評估手冊,提高學校自評的規范性和客觀性。
(四)深化學校行政管理工作,規范學校管理機制
在加強教學督導的同時,學校也要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突出辦學特色,明確校風校紀。做好招生、學籍管理工作,制定規范標準的學籍管理秩序,嚴格落實學生轉學、休學等手續、程序規范。對學校的相關資源進行科學管理,明確資源管理制度、規章,落實崗位責任制。對師資力量強化管理,采用教師綜合評估體系,將教師行為和素養都納入到評估體系中,施行能力、素養、道德、績效等相結合的教師督導評估機制。
總之,新時期要加強小學督導評估工作,推進小學建設和管理,通過完整、規范和標準的督導工作機制提高小學辦學質量、教學水平,提升學校社會效益,扎實做好學校各方面管理工作,深化基礎教育辦學內涵。
參考文獻:
[1]王普芳.加強小學督導評估全面促進學校內涵發展[J].考試周刊,2019 (80):19-20.
[2]遲偉.借力督導評估,助推學校內涵、特色發展[J].基礎教育論壇,2018 (46):16-17.
[3]張志.積極推進中小學督導評估的發展進程[J].教師,2018 (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