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真
【摘 要】我國加入WTO后,建筑業迅速發展,但發展水平相比國際建筑企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行業內普遍存在業主行為不規范、產業結構不合理、過度競爭明顯,以及由于資本市場不完善,導致融資渠道不暢等問題。我國建筑行業面臨嚴峻形勢,承包制模式下建筑企業財務管理出現各種新的問題,按照科學的國際管理機制管理企業經營活動,制定財務戰略十分必要。文章分析了建筑企業的特點,論述承包責任制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提出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企業;財務管理;承包責任制
【中圖分類號】F406.7;F426.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9-0147-02
1 建筑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意義
財務管理的核心是保持企業資金均衡的流動[1]。企業財務戰略是為適應企業競爭戰略籌集必要資金,是戰略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企業財務戰略是為謀求企業資金均衡的流動和實現企業戰略,對影響企業重大財務問題制定方向性謀略。
財務戰略在財務科學的應用,具備一般戰略的全局性,綱領性特征,考慮財務研究對象是流動資金,財務戰略的獨特特征表現為支持性、動態性、綜合性。財務戰略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創造價值實現結果。科學系統地設置財務戰略管理目標,實現財務管理良性循環。結合建筑企業長遠利益,結合財務管理目標,是利益企業相互作用的結果。在某一利益企業起到主導作用。企業目標折中為企業長期發展。由于建筑企業涉及利益企業多,所以建筑企業財務戰略目標是企業利潤最大化。
承包經營責任制是企業經濟改革中采取的生產經營責任制形式,基本原則是確保上交,歉收自補,包死基數是國家所有權在經濟上實現,超收多留是企業權責與經營圈在經濟上實現。承包經營責任制是按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原則,確定國家與企業權責關系,企業保證完成承包合同規定上繳稅利指標,保證完成規定技術改造任務。建筑企業實行承包責任制后財務管理出現新的問題,需要企業做好財務管理規劃,促進企業穩定發展。
2 建筑企業發展環境分析
財務戰略環境是企業內外部影響企業長期資金流動的因素,財務戰略外部環境重點是行業環境分析,影響企業財務活動的宏觀環境包括產業環境等。內部環境分析重點是企業資源分析,資源和能力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與企業財務活動密切相關的圍觀環境范圍較小[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實施,我國經濟發展形勢逐步好轉,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中央采取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經濟運行呈現穩增長發展格局。我國建筑業迅速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顯著。經過多年發展,建筑業建造能力達到新的水平,一些技術要求高的大型工程相繼建成,一些專利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建筑業整體取得巨大發展。建筑業處于迅速發展、市場秩序不斷完善的階段。
建筑業是日本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日本政府對建筑業投資減少,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美國等國家向日本要求開放建筑市場,但由于存在特定封閉性環境,所以國外建筑業難以進入日本市場。美國建筑市場容量巨大,建筑業組織呈現出大中型公司數量少的金字塔結構,大型建筑承包商已有近百年歷史,占據美國高端市場。小型家族承包商經營規模小,占領地區市場。兩國建筑市場競爭環境相當完善,建筑業數量超過我國企業數量,大型建筑企業競爭力強[3]。
加入WTO以來,我國建筑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建筑業資源得重組,建立了適應國際競爭要求的經營管理體系。中國鐵建公司與中國建筑公司躋身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顯示我國對外開放中獲得新生命力。但我國大型企業相比國外企業仍存在很大差距。我國建筑業未形成合力的產業結構體系,表現為企業規模差距不明顯,平均規模偏大,未形成金字塔結構產業體系。建筑業結構失調表現為擁有工程承包能力的大企業少,經營范圍趨同,體現不出各自目標市場,加劇了工程發包領域不規范行為。中國建筑公司與世界十強建筑企業差距很大,我國建筑企業整體競爭力欠缺。
3 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內部資源分析包括歷史現狀分析與原因剖析,建筑企業應看清自身發展階段,找準市場定位,將外部與內部資源分析結合,發現自身優勢和劣勢。公司本質是為市場替代存在,公司的組織形式比獨立個人市場交易效率更大,組織是公司經營管理活動的基礎。企業組織內部交易成本降低源于合理的組織架構。
我國建筑企業大多產生于計劃經濟時期,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松散,資金鏈條長,資產分布在獨立法人公司中,一些公司產品有關聯,總公司有些控制,產品不相關公司爭奪客戶情況普遍。我國大型建筑企業大多成立較早,管理水平與國外大型企業相比遜色,企業管理體制未形成科學化,企業投融資決策上領導獨斷。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我國建筑企業缺乏必要的保障機制,人員流動性大,以往建筑行業中大量管理人員未經高等教育,造成經營者素質較低,缺乏對經營者有效監管約束機制,管理決策專斷化。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大中專院校培養大量建筑專業人才,大量高級知識分子補充到建筑行業,為建筑企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建筑企業抵御風險能力較弱,財務風險管理人才、文化土壤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國內大多數建筑企業缺乏財務風險管理人才,不注重財務風險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很多企業經營者風險意識淡薄,對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認知不足,很多建筑企業經營者財務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施工組織設計中一些工程質量等方面保證措施,項目施工中未采用系統風險管理技術,未明確系統性的財務風險管理目標。多數建筑企業對合同、質量等環節財務風險控制目標不完善。例如,建筑企業對應收賬管理松散,導致資金不足,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困局。由于缺乏財務風險管理人才,因此使得企業經營中無正式財務風險管理方案。
當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主要包括財務管理缺乏監管、職能部門權責不清、會計賬務不實等。執行力薄弱成為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難題。部分財務人員往往有法不依、有責不負、開支無計劃、費用無限制、掛賬不清理等,造成財務秩序混亂,企業經營質量不高。企業管理人員制定了相應的責任與義務,但我國建筑企業普遍存在有責無權現象。對重大經濟未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有些領導在承攬工程后,未深入理解合同,缺乏專業財務知識,對財務工作缺乏重視,影響企業經濟運行質量。
4 責任承包模式下建筑企業財務管理對策
建筑企業實行承包責任制模式下,財務管理出現新的問題,需要根據企業財務管現狀,制定有效的財務戰略策略,促進企業穩定持續發展。針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需要完善內部承包責任制,加強建筑企業財務監管,規范財務會計行為,建立有序的納稅環境,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建筑企業面對建筑市場環境,要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素質,應改變以包代管簡單管理方式,建立企業組織核算為基礎的承包責任制,防止以承包為由將工程承包侵吞。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營者素質,項目經理要以企業經營者開展經營活動,通過項目經營效益,從經營中獲得相應利益。財政部門是行使會計監督職責的主要部門,要加強對企業會計核算監管,督促企業嚴格按企業會計準則有關制度規定,反映企業經營情況,對不按規定建立賬證制度的企業列入清理范圍,情節嚴重的采取強制錯。
財政監督部門加大對會計信息失真查處打擊,對會計人員違法行為吊銷會計證。規范財務會計行為,要加強對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培訓,思想上杜絕會計人員做假賬。開展稅收專業業務輔導,掌握運用相關知識技能,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適應會計工作需要。財務人員要全面掌握企業財務制度,熟練掌握預算決算書的編制審核及工程完工程度的測算方法,對成本有效監控。
對建筑企業所得稅的實際負擔水平做平衡,對實行定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建筑企業,各地執行核定征收率不同,不同縣市納稅人負擔企業所得稅相差懸殊,建筑企業定率征收與定額征收矛盾較大,定率征收所得額與收入成正比,比較而言,定額征收所得額與收入不完全成比例。建筑行業包工頭存在隨意選擇低稅費企業掛靠的可能性,不符合稅收公平原則,失去了稅收應有嚴肅型,必須消除市場無序競爭現象,建立公平的納稅環境。
5 結語
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下,建筑企業要想健康發展,必須重視加強財務管理。成功的企業財務管理嚴格有序,財務管理是企業的核心內容。當前,建筑企業面臨復雜的行業環境,我國建筑企業相比發達國家大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是提升企業競爭力和促進企業穩定發展的有效手段。責任承包制模式下,建筑企業必須重視財務戰略管理,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參 考 文 獻
[1]曹慶玲.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財經界,2020(4):121-122.
[2]喬書紅.對加強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探討[J].財經界,2020(4):151-152.
[3]胡宏陽.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財會學習,2020(1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