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群
【摘要】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全面到來,社會與時代對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個性化全面發展的人才,才能在當代社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更有效的提升個人的能力,因此,發展一個學生思維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需要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作為語文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與引導作用,帶領學生展開思考、展開創新、展開交流、展開實踐,加強對語文知識的感悟與體驗,獲得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明確學習目標,最終獲得成功。
【關鍵字】初中教育? ?語文課程? ?思維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128-01
引言
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語文教學要從生活出發。同時,語文的學習離不開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學習解決語文題目,就是不斷提升思維能力的過程,不斷的升華語文知識的過程。因此,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一線教育工作者就要高度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邏輯能力的培養
語文學習內容相互聯系,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從整體出發,一步步拆分,最后在聯系整合一起對學生進行教學。因此,教師要用邏輯性的語言將文章內容有機的聯系起來、整合起來,讓學生進行整體學習,整體品味,整體體驗,進行思考感悟,進入到文本中。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跟緊學生之間的話題。在授課的時候,將學生最近流行的關注點引入到課堂之中,給學生創設一個趣味性的情境。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整體去理解與感悟文本的內容與情感,將其想象為鮮活的人物與事件,然后帶著自身的情感去體驗,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最后,教師在鼓勵學生發表自身的看法與觀點,提出自身的問題,然后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全方位的理解與學習。
例如:在講解魯迅的《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時候,在課前,教師就要布置任務,通過互聯網交易平臺等讓學生了解魯迅的相關背景知識和名人趣事,然后通過趣味問題情境的創設,將學生帶入到學習狀態中。之后在講課的時候,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魯迅筆下的百草園和書屋,可以通過畫圖,描繪一下具體的建設,也可讓學生對此展開敘述,也可以培養到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之后教師讓學生學習文章中好的句子,劃分出自己無法理解的地方,教師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進行分析。
二、拓展能力的培養
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但又高于生活。因此,教師可以從身邊的語文出發,尋找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再通過課堂的合理引入,讓學生更有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將語文課本上的生活知識進行深入挖掘,然后讓學生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觀看和體驗,讓學生認識到實際生活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與價值。其次,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相關知識與資料的拓展延伸,讓學生展開思考,找出彼此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最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帶領到實際生活中,結合文本內容,進行自由創作,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加深對文本的領略與認知。
例如:教師在教授《蘇州園林》時,教師可以先通過“蘇州園林”圖片、視頻的展示,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日常去過的中國園林,談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一下中國園林的特點,讓學生對中國式的建筑有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通過文本寫作背景、作者簡介的引入,讓學生快速投入到學習狀態。
三、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為學生構建一個語文知識的橋梁。一般而言,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較弱,教師通過對文字的語言描述,讓學生步入到語文世界中,去領略其中的內涵,能夠與作者進行心靈上的互動交流。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習需求有一個全面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生活閱歷與學習經歷,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展開想象。讓自身處于真實的文本情境中,去想象與思考文本的寫作背景、寫作過程等,節約更多學習時間。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產生質疑,提出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一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教師通過側面引導,來讓學生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能夠站在創新的角度上去思考與解決問題,最終獲得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授《桃花源記》時,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的特點,通過談話引入,引發學生展開思考交流。如:同學們,你們相信世界上有外星人的存在嗎?如果有外星人存在的話,那你們覺得他們那里是什么樣子?他們生活方式是怎么樣的?人類可以學習他們的那些優秀的地方嗎?之后學生通過天馬行空的想象,感受桃花源記的美好,去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四、概括能力的培養
語文知識點相對繁瑣、復雜與零碎,這時就需要教師采用科學合理、系統分明,將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變成相互關聯的網狀圖,將重點知識進行細化。構建完整、系統的知識結構,明確自身的學習目的,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系統性學習中,通過學生身邊的熟悉事物出發,讓學生理清學習思路,找到文本學習主線,明確最終的學習目的。能夠在學習中,從去挖掘、體驗與獲得知識,并且將所學知識形成清晰網絡脈絡,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
結語
對初中語文的課堂上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符合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是進一步改革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現實需求和大勢所趨。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就要及時轉變自身的觀念態度,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激發學生對語文思維能力的拓展。在不斷的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過程中,完成語文教學的使命和責任。讓學生帶著自身的真實情感,學會思考、加深感悟、完成體驗與深化,最終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使教師不斷充實,指導學生學習,監控學生學習的過程,反省自己的教學結果,調整教研水平,從根本上改善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 考 文 獻]
[1]謝明波.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8(22).
[2]何琴清.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 2017(0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