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再春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的開展,有利于深化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培養學生語感。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緊密結合當前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強化教師范讀、多媒體營造朗讀情境、提高學生的自主朗讀能力,促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實施策略
在語文的教學中,我們常??吹竭@么一句話:“流利、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看似是一句簡單的話,然則,要想學生實現以上教學目標,則具有很大的難度,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強化朗讀訓練,指導學生朗讀的技巧和方法,持之以恒朗讀,方能實現“流利、準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教育目標。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應試教育模式依然比較嚴重,導致朗讀教學缺失的現象普遍存在。這種朗讀缺失的語文教育,導致學生的語感不佳、語言能力低下。機械的學習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基于此,筆者立足自身的初中語文教學經驗,探索朗讀教學開展的重要性極其對策。
1 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開展的重要性
1.1 深化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充分體現了“讀”在“解義”過程中的重要性。筆者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歷來重視“讀”,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讀,在潛移默化中解其義,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忽略了“讀”的環節,語文的教育,很多時候是將文章“肢解”,歸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在筆者看來,這無疑是一種“舍本逐末”的教育方法。當然,筆者如此說,并非是摒棄歸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教育方法,而是強調無論開展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忽視讀的重要性。唯有學生大量的讀,默讀、有聲朗讀均可,方能在讀的過程中解其義,深化對文本內涵的認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1.2 培養語感,規范語言使用方式
語感是語文學習過程中極其重要的元素。所謂語感,即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領悟能力。語感強的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便會得心應手,輕松地理解語文課本的內涵,扎實學生的文字功底。因此,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而要提高學生的語感,筆者認為:讀是不可或缺的途徑。這里的“讀”,可以是大量閱讀,也可以是朗讀。筆者發現:有大量閱讀、認真朗讀的學生,其語感一般都比較強,甚至是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也很少出現語法錯誤。之所以出現較少的語法錯誤,并非是學生學習了多少語法知識,而是因為在大量讀的過程中形成了強烈的語感。此外,積極開展語文朗讀,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準,規范學生的語言使用方式,讓學生的語言能力不斷加強。
2 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開展的現狀
綜合以上分析可見: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的開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然而,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開展的狀況如何呢?筆者發現: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朗讀教學重視不足的現象普遍存在。這種不重視朗讀教學的現狀,導致教師很少開展朗讀訓練,或者是在開展朗讀訓練時,忽視對學生朗讀技巧和方法的指導,導致學生的朗讀能力低下,語言表達能力低下,語感不強,這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而言,影響是極大的,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3 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開展的對策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通過積極的朗讀訓練的開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1 教師范讀,營造朗讀氛圍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常說:每一篇課文的教學,都可以從范讀開始。前蘇聯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情緒渲染是講授的素養之一,它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極其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語文的朗讀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情緒渲染”作用,通過有感情地范讀,讓學生有很好的模仿對象,并在模仿的過程中,把握朗讀的技巧和方法。
初中語文教師在范讀的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充分把握文章的總體思路,把握作者寫作意圖。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范讀的過程中,應當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精髓、整體架構,用規范的語言進行范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理解能力,同時也是全面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其次,注重朗讀的情感。情感是文章的內核,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作者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師在進行范讀的過程中,要立足文章的思想情感內涵,用不同的語調、語速等開展范讀,通過語調、語速等的變化,表達文章的情感。例如,《海濱仲夏夜》的朗讀中,教師就可以用輕松、瀟灑的語調讀;《背影》一文中,教師則應當以敘說基調朗讀,表達文章的情感;第三,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朗讀的重點和難點,針對重點難點開展強化朗讀,為實現情緒渲染的目標奠定基礎。
3.2 引入多媒體營造朗讀情境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多媒體技術手段的應用,是創新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朗讀訓練的過程中,可以緊密結合多媒體技術手段的方式,通過視頻、音頻等的融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朗讀情境。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范讀的方式,給學生很好的朗讀示范;教師也可以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輔之以背景音樂,激發學生的朗讀情感,提高朗讀質量。
3.3 以學生為主體,強化學生自主朗讀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初中語文教師在朗讀指導的過程中,除了教師范讀、多媒體營造朗讀情境之外,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強化學生的自主朗讀,給予學生更多的朗讀實踐機會,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擠出時間指導學生朗讀;利用早讀時間朗讀;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朗讀,等等,促使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強化朗讀訓練,通過朗讀,培養學生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黃華莉.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朗讀教學[J].基礎教育,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