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聲樂演唱一直以來是音樂家們研究的重點,不管是聲樂演唱中的氣息、位置、腔體等技巧性的研究十分豐碩的成果,甚至已經沒有研究上的盲區,聲樂訓練中的發聲練習在聲樂演唱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對發聲練習的分類進行分類闡述。
關鍵詞:音階;訓練;學習;重要性
一、聲樂演唱中發聲練習的重要性
很多聲樂學習者單一的進行聲樂技能的練習,并且并不知曉聲樂專項練習所能解決的問題或達到的目的。發聲練習在聲樂學習中是基礎手段之一,本人在長期的觀察和實踐中發現,聲樂演唱中所要達到的目的絕大部分是由發聲練習來獲得的,發聲練習對聲樂演唱都是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的,發聲練習是聲樂進步中重要的一個方面。日常的發聲訓練對于聲樂演唱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解決聲樂演唱中會出現的諸多問題。
聲樂學習是一個持久的進步練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所使用的練習方法可謂是多種多樣,但不管是美聲唱法還是民族唱法,亦或是通俗唱法的練習過程中,發聲練習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發聲練習中可以解決在聲樂演唱中的具體技術問題,不僅如此,發聲練習中也有情緒的波動,也有教師的情緒引導,在發聲練習的時候也可以對聲樂演唱中的二度創作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所以不管對于聲樂的初學者還是聲樂演員甚至對于歌唱家而言,發聲練習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發聲練習的分類
在聲樂學習中發聲練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發聲練習實踐中共有四大分類,首先是無聲練習,無聲練習是聲樂學習中對自己發聲器官認識的一個階段;其次為音階練習,音階練習是聲樂學習中縱向統一和橫向統一的必要練習方式;第三階段是元音練習,元音練習可為演唱者的吐字歸韻打下扎實的基礎;最后便是帶入歌詞的綜合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是演唱者進入舞臺演出實踐的最后一步。
(一)無聲練習
聲樂練習中絕大部分是有聲練習,由于聲樂練習中的有聲練習對學習者而言不能進行的時間太過長久,這時候無聲練習就成為助推聲樂學習的一種重要的練習方式。無聲練習由無聲口咽練習和無聲假唱練習。
無聲口咽練習是聲樂學習者在不發聲的基礎上對口咽中各發聲器官及肌肉群的練習。這一練習在聲樂學習中至關重要,讓發聲者在不發聲的情況下找到發聲器官和肌肉群之間的工作狀態,在這一過程中依然可以將音階練習貫穿始終;練習者可以在有聲練習中關注自己在發聲過程中上行音階或者下行音階中的狀態,以此狀態來指導無聲發聲練習。
無聲假唱練習也是無聲練習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聲樂學習者在進行此專項訓練時要通過內心的想象,以有聲練習的狀態去進行無聲的訓練,在這一練習中演唱者要用歌唱狀態的意識去調整自己的氣息、發聲位置、腔體打開程度、內心聽覺、高音區狀態等方面。在這一過程中練習者可以記住自己的狀態,為下一步有聲練習做好準備。
(二)音階練習
音階練習是聲樂學習者最為常見的訓練手段,以某個音為起音或是上行或是下行,或是小調音階或是大調音階,或是級進或是跳進,最終結束的音也應當是起音。本小節是以音階練習為論述重點,所以在本小節中重點論述音階上下行練習。
在這個練習中發聲者若是以音階練習為重點則變換的母音較少,如若是以各母音之間的統一為訓練目的則變換母音會較為頻繁。音階練習中最重要的訓練目的是縱向的統一,既是同一個母音下在中聲區、中聲區、高聲區的音色的統一。
在這一過程中久而久之聲樂學習者做到中高低音區音色的統一,最終放到聲樂作品演唱實踐當中才會有縱向的聲音的統一。
(三)元音練習
聲樂學習中講究既要做到縱向的統一也要做到橫向的統一,橫向的統一主要依托于母音的練習來獲得。在實際的訓練實踐中,演唱者要做到各個母音之間的音色和發聲位置的統一。以美聲唱法為例,在美聲唱法的演唱中常用到的母音有五個,即“A、EI、YI、AO、U”,五個母音的統一是聲樂學習者演唱好一首作品的基礎,獲得母音的統一則需要長期的母音的專門訓練,本小節以母音的橫向統一為論述重點,所以在實際的訓練中聲樂學習者可選取同度練習下的母音轉換,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橫向統一的訓練結果,在開始的階段,聲樂學習者可在同度練習下,以延長一個母音為訓練的開始,待單個母音訓練穩定后,在一個母音的基礎上加入新的母音進行訓練,開始兩個母音的統一練習,以此類推,最終獲得五個母音的最終統一。
(四)帶入歌詞的綜合性練習
帶入歌詞的訓練是音階練習中的最后一步,也是聲樂訓練中常見的練習方式之一。聲樂的訓練最終是為演唱好聲樂作品為訓練目的的,很多演唱者在學習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在平時的訓練中已獲得了較好的訓練效果,但是最終轉化為聲樂作品的演唱中仍然不盡人意,演唱效果遠不及平時的練習,這時候帶入歌詞的綜合性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帶入歌詞的訓練可由兩部分組成,首先是以某一個或者多個母音代替聲樂作品中的歌詞進行訓練,這一訓練過程可讓聲樂學習者對歌曲的旋律進行和自己發聲器官的配合有更為深刻的感受,長期的訓練后再進入到第二步,即是帶入歌曲的原歌詞進行發聲訓練,帶入歌詞后的演唱和之間的訓練就變得非常容易,演唱者在這一訓練過程中還可以通過整個帶入歌詞的旋律的半音的升高或者降低,最終獲得更好的演唱效果。
參考文獻
[1] 戴能訓.訓練音階練習的一點體會[J].黃鐘,1992,(04).
[2] 崔曉丹.美好的聲音—聲樂教學體會[J].藝術科技,2011,(07).
[3] 王波.聲樂練習曲在聲樂教學與演唱中的作用及運用[J].北方音樂,2017,(21).
作者簡介:秦亞潔(1976-),女,甘肅省慶陽市人,大學學歷,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