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青
摘 要:廈門是福建省的一個經濟特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的涌入。人口的密集性與教育資源的有限性,使其差距也就體現得越發突出。就其音樂教學而言,主要存在城鄉、區域、校際、學生與學生間音樂教學發展的不平衡。文章以廈門市集美區部分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例,提出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大鄉鎮、農村等較為貧困學校的音樂教學公共投入、學校領導及家長應提高對音樂教學重要性的認識、相關部門要狠抓音樂師資落實、音樂教師要關愛音樂基礎較差的學生等解決方法,從而促進集美區音樂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廈門市集美區;中小學音樂教學;教學現狀;解決方法
一、廈門市集美區音樂教學現狀體現
(一)不同的城鄉、區域之間存在的音樂教學差距
廈門市集美區地區之間經濟發展不均衡,導致了音樂教學存在差距。經濟狀況的好壞關系著音樂教學的發展。經濟發達或較發達地區,往往擁有更多財政支出投入在音樂教學,教育師資、課堂教材、樂器以及匯報演出等都能得到更好的保障。而經濟較為困難的地區,即使有心也力不足。如灌口鎮、后溪鎮的音樂教學就遠遠落后于集美街道、杏林街道一帶的中小學,從音樂教學的設備、師資、學生的教育成果等方便都體現得十分明顯。
(二)學校與學校之間存在的音樂教學差距
每個學校對待音樂教學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校長或其他學校領導者對音樂教學的態度,影響著整個學校的音樂教學的發展趨勢。如杏北小學十分重視音樂教育,他們擁有成熟的架子鼓樂隊、管弦樂隊、合唱團,曾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市級比賽榮獲嘉獎。在這樣的學校氛圍里,學校的學生自然對音樂的氣息所感染,而變得更加熱愛音樂,他們也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更有機會參加文藝活動,音樂素質、心理素質、精神面貌也得到相應的提高。而后溪鎮、灌口鎮的很多中小學里,領導并不重視音樂教學,很多時候甚至出現音樂課被語文、數學等主科占用,這就使學生們享受不到應有的音樂教育。
(三)學生與學生之間,接受的音樂教學的差距
有的學生家庭經濟狀況較好,家長在學生達到一定年齡之后,會在琴行或其他藝術培訓班讓孩子接受一對一更專業的音樂教學。而家庭普通甚至貧困的學生,則是無法享受這些教育。那些提前受過專業音樂教育的學生,當學校有演出機會的時候,他們往往是更有可能得到參與的機會,這無疑是一種鍛煉和成長。但是沒有專業基礎的學生,有著濃厚的音樂興趣,卻因為之前沒有接受到好的音樂教育,基礎較差而無法參加演出或比賽。
(四)多媒體、教材、樂器等設備的差異帶來的教學差距
學校的硬件設施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到音樂教學的質量。有的學校多媒體設備比較好,教材、樂器等也很齊全,有的音樂課甚至可以做到每個學生一架電子琴,這樣的便利條件,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更好的水平。而有的學校條件較為簡單,很多時候只能靠教師口口傳唱,教學新的歌曲,這樣的傳統舊方式的效果顯然是需要有待提高的。
二、廈門市集美區音樂教學現狀的解決方法
(一)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大鄉鎮、農村等較為貧困學校的音樂教學公共投入
政府的財政對音樂教育投入的支持,對鄉鎮、農村等較為貧困學校的音樂教學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有了教育經費,學校可以置辦更多好的樂器或其他媒體以及優秀的音樂教材,讓學生的音樂課程達到更有的效果。教師在課程上除了示范,還可以讓學生用身臨其境的聽、看、讀等方式接觸音樂,或者是在樂器上進行演奏,實踐是學生最大的動力。音樂教學上有資金的投入,便可改善設備,以便于開展形式多樣的音樂教學活動,進而促進音樂教師與學生參與音樂實踐的積極性。
(二)提高學校領導及家長對音樂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學校領導應提高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盡量避免由于升學、考試等壓力,使音樂課程的時間被其他課程占用,導致音樂教學無法得到保障。事實上,適當的藝術課程,對學生的大腦開發、智力提高也是有一定的促進,從某種程度來說,音樂教學和其他的課程教學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廈門市集美區中小學的學校領導應從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中,不斷的更新教育觀念,清晰的認識到音樂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對促進個性健康發展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狠抓音樂師資落實
音樂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勢在必行,目前制度不夠健全,管理也不太規范,不少地方徒有教師資格證書的形式,而無科學、嚴謹的認證程序,農村的學校音樂教學會讓教師適應能力較強,容易鍛煉成長為復合型人才,加之地方音樂資源豐富,與小城鎮和農村學校的音樂教育相連接。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在人才培養以及學術信息溝通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扶持,此外,利用網絡傳播學術信息和開展遠程教育,對農村的中小學音樂教師都有實際的幫助,各級教育機構應盡一切可能,積極改善農村音樂教師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穩定農村音樂教師隊伍。
(四)教師關愛音樂基礎較差的學生
音樂教師在課堂上,音樂教師不能只是照顧有一定音樂基礎或天資比較聰慧的學生,對于其他同學,更是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如果是遇到音準不好的同學,應嘗試用鋼琴演奏單音來促進音準的提高。遇到膽小不自信的學生,應該鼓勵他們在課堂上進行片段演唱,多多在同學們面前表演,讓他們更加自信大膽。音樂教師還應當結合小學身心發展特點和音樂教學規律及時與家長溝通,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做到因材施教。
結 ?語
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在美育和藝術教育對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意義日益為全社會所認識的今天,我們應該共同努力,讓學生在教育公平的氛圍中,享受音樂的美好和生活的陽光!
參考文獻
[1] 王安國.我國學校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4,(11).
[2] 管建華.音樂課程與教學研究(1979-2009)[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