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鞏固的一種重要手段。怎樣布置作業既是一種藝術,又是一種創新。選擇合適的分層作業,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分層作業,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對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有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學生;分層作業;差異性;積極性;創新思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發展的差異,讓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允許他們學不同的數學。由于每個學生的先天素質,教育影響和自身努力程度不同。我們在設計作業時,應顧及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設計不同程度的作業讓學生完成,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潛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學到不同的數學。下面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幾點有關分層作業設計的體會。
一、分層作業具有差異性
由于人受各種主觀因素的綜合影響,每個學生在個性與發展潛能上會存在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每一位學生的自身發展需要和實際需求,善于培養每一位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我們應根據不同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設計出不同層次的作業,因材施教,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位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區域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使每位學生都能夠成為成功的實踐者。
新課程數學作業的設計,教學要根據個體差異,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選做適合自己的作業,來增強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從而提高自身學習知識的熱情。在教學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時,我設計了不同等級的作業讓學生完成。(1)0.3×2.6+0.7×2.6 ,(2)0.52×99+0.52,(3)79×
2.5+22×2.5-2.5 。對于下層生,我出了第(1)種最基本的,利用公式直接代入數字就可做。中層生就做第(2)種變式題,把0.52看作0.52×1再用乘法分配律就能做出來。而優等生,我就布置了第(3)種難度較大的綜合性題讓他們做,盡量發掘他們的發展潛能。同一個班,解決了“吃不飽”或“吃不了”的問題,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獲,從而達到全面鞏固的目的。
二、分層作業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一步的鞏固,也是教師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有效手段。某些教師設計的作業都是“一刀切”形式,這樣不能調動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要想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好知識,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能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呢?這就要求我們在布置作業時要因人而異,實行分層作業,還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不斷調整作業要求,如果中下層生做的作業準確率高,他們會很有滿足感,而優等生做更具綜合性,開放性的題目,更有成功感。這樣會使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中,教師可設計不同的作業讓學生有選擇地做,使每位學生都學有所得。在教學分數乘法應用題時,我設計了以下兩道題:(1)六年級有女生18人,男生比女生多1/6 ,男生有多少人?(2)六年級有女生18人,男生比女生多1/6 ,全班人數有多少人?讓學生選自己喜歡的題做。靈活性欠佳的學生都選了第(1)題來做。而一些優等生就選了第(2)題來做。這樣通過分層作業,使學生不將作業視為學習的負擔,并樂于在完成作業的同時享受到樂趣,從而大大增加了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
三、分層作業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新課標改革后,各種教育理念和創新層出不窮。新課標指出,新的評價體系“通過數學學習,使學生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育已成為教學的一個重點。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是當今教育的旋律。這就要求老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特點,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提出的問題能引發學生的求知欲,能激發學生的探索和創造的欲望,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地認為教會學生最基本的知識就可以了。在布置作業時也往往一視同仁,沒有注意到學生存在差異性。這樣,不利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教學中,我們應精選一些一題多解的題目,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多方面的聯想、分析,以想出多種多樣的假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拓展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還能激發他們探索問題的興趣。在教學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時,我設計了這樣的一道應用題:實驗小學六(2)班有45人,男女生人數的比是3 :2,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這道題,并要求有能力的學生不改變原題的意思,改變一個條件來解答。大部分中下層生都能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去解答這道題,部分學生先求出每份多少,再求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方法多種多樣。然而一些優等生就把原題改成:實驗小學六(2)班有45人,男生是女生的3/2,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同一道題,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教者若有心,學者必有益”。教學中,我們布置的作業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創新。分層作業設計,既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設計合適的分層作業,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尋找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愛上數學,達到全面鞏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宋筱川.分層設計,讓作業煥發生命的靈動——淺談小學數學作業的分層設計[J] 蘇州教育.2016(06)
[2]李敏,淺議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祖國》半月刊? 2013(02)
作者簡介:郭向平(1972.11-),女,漢族,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