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婷
摘? 要:提問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常用策略之一,是豐富課堂內容,集中學生專注力的有效教學行為。在英語閱讀中,教師通過提問能了解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核心知識的運用程度。良好的提問策略有助于學生閱讀技巧的提高和閱讀習慣的形成。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提問
引言: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眾多一線教師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與其余英語教學內容相比,閱讀教學所用課時相對較長,且分值較大。因此在英語閱讀課堂上進行有效提問,能幫助師生進行交流溝通,推動課堂教學的開展。
提問作為課堂教學中使用最頻繁的教學手段之一,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首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其提問的質量將直接影響整堂課教學的質量。正如新課程標準中所闡述的一樣,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建立和諧的師生氛圍,與學生進行零距離互動,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想在英語教學課堂中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氛圍,就需要利用一定的提問策略,從提問入手,循序漸進地達到教學目的。
在高中階段,英語作為升學考試中分值大、難度大的一門學科,具有重要的教學地位和教育作用。為此,教師該如何有效提升英語課堂效率,成為一直以來眾多教育學者為之努力和探究的內容。有調查研究現實,課堂提問產生的問答行為能幫助教師誘發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為學生提供解答線索,同時使學生注意到教材中的某些特定信息,為他們提供了自我練習和收獲教師反饋的途徑。
一、關于課堂問題設計的策略
課堂提問主要分為兩種有效提問和無效提問。教師在課前精心設計的問題是進行有效提問的基礎[1]。為達到良好的提問效果,教師應該針對將要進行的課堂閱讀活動做好充足的準備。
首先,要分析教學內容,確定問題的主體。確定問題的主體大意,也就是要確定提問的目的。明確的提問目的是決定課堂提問質量的首要條件。課堂提問之所以能為各種教學目的提供服務,是因為其推動了學生對教學內容核心部分的內化。因此教師只有明確了提問的目的,并由此設計問題的主體,才能避免出現隨意發問、問題缺乏邏輯等情況。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教師應對提問的目的、范圍、角度進行反復推敲,根據不同閱讀課型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原則,設置問題的側重點,讓提問類型和層次隨教學目標而做靈活變通。
其次,在分析教材的同時,教師還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已有的英語基礎等,對學生進行分析,設計出學生易理解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對所要學習的英語閱讀篇目進行背景知識的補充,烘托出閱讀時的班級氣氛。以上這些,都是與學生相關的各種提問前準備因素。之所以要分析學生,是因為只有教師充分了解提問對象,才能保證教學活動師緊緊圍繞學生而展開的,確保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是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問題。這樣一來可以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還能實現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促進和諧師生氛圍的形成。
最后,教師要推測學生可能出現的回答以及提問時可能出現的新問題,同時避免出現過多的程序性提問。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回答進行預測,這樣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掌控課堂進程及氣氛。教師在進行回答預測時需要考慮到學生回答時可能碰到的問題,以及如做出反饋回應。預測回答與實際回答相比,還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利于學生的知識輸入。而程序性問題則是指簡單的提問或者口令式提問,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只能以Yes或No回答問題,無法發揮提問的真實作用。
二、課堂提問的策略
教師將預先設計好的問題呈現給學生時,有必要時用一定的策略。簡單、清晰、明確的提問,是教師在提問時應該具備的條件,因為問題的清晰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問題的判斷和最終的回答效果。尤其是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用結構復雜的語法或者籠統抽象的語言進行概括提問時,就會使得學生無法用現有的知識水平進行有效的回答,理解起來也是帶有一定困難性的。因此,教師在提問時,應該注意問題的表示,盡量使用學生容易理解的語言,不要導致學生在聽取問題時就出現卡殼的情況。
(一)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應該多加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比如在教學中,除了讓教師進行提問外,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提問。在學生提問之前,教師為了確保學生所提問題的有效性,需要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學習特點的環境,接著再引導學生根據困惑之處提出問題。但教師在此過程中,不能一味強加自己的思維給學生,限制學生的思考,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候答或思考時間。當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反饋,比如將學生的問題代入原文中進行分析。
此外,教師在進行提問時,可以提前讓學生進行預習,然后將預習時出現的疑問進行總結,這樣有助于教師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前提前進行問題布置,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這樣就能有效提高下一節課的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分析、自我思考的能力。
(二)進行針對性提問
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提問時,非常講求提問技巧。正如上文所說,要減少程序性提問。高中生在認知、思維、情感等方面已接近成熟,簡單的問題或寬泛、無效的問題,都會降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提問。這個針對性有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可以有針對地選擇學生。對于那些英語基礎好、學習能力強、邏輯思維較清晰的學生,教師可以向他們拋出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而對于基礎較弱的同學,教師則可以進行基礎性問答。根據每個學生的差異進行針對提問,能夠保證問題都在學生的認知接受范圍內,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信和成就感。
第二,根據內容提出針對性問題。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細節解題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閱讀的文章內容,先提出引導性問題,再提出針對性問題,讓學生學會通過快速閱讀、精細閱讀這兩種方式,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答。另外,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需要學生推理分析的問題,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建立多元的反饋體系
教師在完成課堂提問后,應該通過合理、科學的反饋體系,幫助學生進行課堂問題的總結梳理,并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教學雖然已經成為主要的教學手段,但不少教師還是無法很好的運用,時常出現不理解被提問學生的知識水平而隨機提問的現象。這種情況的出現直接反映出當前部分教師對課堂提問教學還存在理解不充分的現象。為此,多元的反饋體系和評價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既能幫助教師進行教學改進,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2]。
在多元反饋體系中,不僅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反饋,還需要學生對教師的整體教學進行反饋。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在應用課堂提問教學法時,除了及時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反饋外,還需要了解學生對于教學方法的建議,進而能從多個方面改進已有的教學方式,已達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最終目的。
結語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深入理解課堂提問教學的策略并加以靈活應用,才能保證閱讀課堂中的提問教學模式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學生能在問題中得到思考,加深對閱讀材料的記憶,教師則能在提問中進行有效的總結和反饋。總之,在英語閱讀中,提問能夠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進而主動投入學習中,和教師進行良好的師生互動,如此方能對促進英語閱讀課堂效率帶去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明付.探討有效提問在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111-112.
[2]? 周利娟.高中英語課堂提問有效策略的實證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