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魁 曹永峰
摘要:構建機械基礎實訓平臺,加強高職機械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提高教學質量和優化結構,加強研究和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從實踐中去加深對機械基礎的理解,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并且實踐中,創新發展,擴展思維。構建機械基礎實訓平臺是發展的趨勢,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本文對機械基礎實訓平臺在高職機械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機械基礎;實訓平臺;高職機械教學;應用
引言:
構建機械基礎實訓平臺是國家對教育的要求,也是實現理實一體化,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必然要求。高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的技術人才是企業一線的主要需求。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改革,高職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危機,面對當前社會的人才需求,一些先進的技術設備代替了最開始的人力工作,那么企業對工作人員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職學校也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實現理實一體化。然而當前的高職教學還被傳統的教學模式所影響,注重理論的教學,缺少實踐教學,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機械基礎實訓平臺的應用顯得尤為迫切,也是實現理實一體化的必然要求。
一、 當前高職機械專業實訓情況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對高職教育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新形勢下,要與時俱進,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
1. 傳統觀念已經深入,無論是教學的方式還是教學的內容都還在傳統中徘徊,對于教育改革顯得迷茫。
2. 注重理論,忽略了實踐教學,在當前高職教學中,大部分的時間還是用在課堂的理論教學中,只有涉及到相對應的試驗才到實驗室實驗,學生嚴重缺少實際動手能力,導致進入社會不能適應崗位的要求。
3. 老師沒有實踐經驗,導致實踐教學的困難,其中學校具有經驗的教師,一般都是具有傳統的理論知識,對當前先進的技術設備認識掌握不夠深入。另外,年輕的老師,能夠了解先進的技術設備,但是卻沒有經驗,既沒有教學經驗也沒有機械崗位經驗,這樣導致學生缺少實踐能力的學習,不能實時的了解社會的實際情況。
4. 機械基礎實訓缺少專業的指導書,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進程,而且很多實訓教材不能與社會發展一致,還有其對應的實訓指導不符合高職學生的發展要求,更多的都是以高校為參考,不能滿足高職學生的需求,讓機械實訓的效果得不到提高。
二、機械基礎實訓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
1. 首先是要有先進的試驗教學體系,先進的教學內容,先進的教學方法,加快實驗教學的改革;先進的實驗教學隊伍,主要是師資隊伍的建設,要引入有實踐經驗的老師,要了解企業崗位的要求和實際工作的操作,才能更好地組織學生進行實訓訓練。而且還要加大教師的培訓學習,組織教師走出校園,深入企業,能夠時刻的了解企業的發展,技術的更新情況。先進的實訓設備,對于機械基礎實訓,既要有實訓設備,學校建立機械基礎實訓平臺,又要保證是當前的常見使用設備,才能與時俱進,讓學生跟上社會發展步伐。先進的教學模式,管理體制,主要在信息網絡環境下,要多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像是一些翻轉課堂、微課的構建,提高學習效率。
2. 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機械基礎平臺課程教學中,采用啟發式、談話式、討論式等教學方式,教師提出問題或布置任務,師生共同進行討論和探索,教師積極鼓勵學生提問和回答。例如,在《機械創新設計實訓》和《公差與測量》實訓周中,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確定設計與測量方案并加以實施,在實施中不斷改進,重在培養學生收集、分析、組織信息的能力,表達想法與分享信息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應用科技的能力等。
3. 最后一個是要具備優質的資源,達到優化資源和資源共享,同時展開交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借鑒先進的教學模式,不斷的完善自我。對于機械基礎實訓的應用,要注意集成化、信息化、開放化、個性化以及規范化,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理實一體化。
三、 設計虛擬仿真實訓平臺的方法探究
(一)?根據實訓課程要求建立仿真模型
根據實訓課程內容要求,對實訓中所需的機械零部件進行三維建模。仿真模型可以采用相應專業軟件進行建模,以此滿足機械零部件建模尺寸的準確性;也可用3ds Max等三維軟件建模,對一些復雜細節使用貼圖的方式實現。在建模時要注意減少面數,并賦予各零部件材質屬性及對模型進行優化,以提高虛擬仿真軟件的運算速度。
(二)?設計仿真模型的交互控制
機械專業的實訓內容包括機械結構拆裝分解、零部件的功能分析、故障檢測與維修等,設計時要展示機械部件結構、演示工作原理,能夠進行拆裝調整等,因此在設計仿真模型的交互控制主要包括對模型的拾取、操作、釋放,操作時能進行移動、旋轉、縮放。在機械拆裝分解、故障維修等環節還需進行正確性檢測,引導學生準確無誤按操作規范完成整個實驗。
(三)?打包發布,生成虛擬仿真實訓平臺
設計實訓平臺時要考慮界面的友好性與實用性,有完備的幫助文檔。實訓平臺可以包括機械部件展示、操作相關理論信息提示、交互式拆裝、動畫演示、測試考核等功能模塊,能指導學生從理論知識轉化到實踐操作,在動畫演示、信息提示等模塊引導下獨立完成機械部件的拆裝維修等,并通過測試考核模塊強化實踐操作能力,達到實訓目的。
四、 結語
通過對當前高職機械專業機械基礎實訓的應用現狀分析,研究了機械基礎實訓在高職機械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以及需要注意的先進性、先導性以及示范性。高職生經過一段仿真實訓學習,具備基本安全與操作規范的前提下,盡可能安排較多課時的現場實訓,以便學生對實踐技能進行鞏固。同時安排學生到企業現場實地實訓,使仿真實訓與真實工作環境有機結合,通過“虛實結合”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冰心.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學校機械專業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8.
[2]黃烘坤.對高職機械教學改革策略的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8):243.
作者簡介:孟魁(1993.09-),男,本科,河南省駐馬店市,身份證號412828199309066331,研究方向:機械工程。曹永峰(1988.03-),男,河南省鄢陵縣,身份證號411024198803287733,研究方向:機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