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日古楞
摘要:作為社會志愿者服務群體中不可或缺且尤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文化志愿者對于我國社會公益文化藝術事業的蓬勃發展而言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我國,社會工藝文化藝術事業能夠促使廣大基層群眾利用自身業余時間充分享受文化藝術,有助于進一步將我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進行有效提升。鑒于此,本文先就文化志愿者的基本概述以及新形勢下我國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概述,再對如何構建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機制進行了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文化志愿者;新形勢;服務;網絡機制
現如今,隨著我國文化志愿服務的積極開展,其越來越成為不斷推動我國社會精神文明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動力源。無論是在我國的鄉村還是城市,志愿服務都得到了廣泛開展,因此文化志愿者團隊中的成員數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加與擴展,同時這也推動著我國更好地實現和諧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但隨著成員數量的激增,如何更好的對團隊進行管理成為了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關于團隊服務網絡機制的建設與管理開始涌現出各種不足與問題。鑒于此,需充分結合目前我國文化志愿服務的實際發展情況及特點,在當今新形勢下充分研究與分析如何更好的開展我國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機制。
一、文化志愿者的基本概述
(一)基本概念
所謂文化志愿者,即一種公益非營利性、非職業性且不以獲得金錢等物質為首要目的進行工作,此外能夠自愿利用自身的業余時間為社會及其他個人及群體提供一定文化藝術服務的工作群體。在文化藝術服務工作中,文化志愿者是極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文化志愿者相較于其他志愿者工作群體,需具有更好的文化技術水平以及專業素養[1]。
(二)管理要求及主要職責
工作職業主要包括:第一點,能夠始終以文化藝術活動的宣傳與交流作為首要工作目標,能夠切實探入到城市乃至鄉村環境中的每個角落,將社區文化藝術輔導活動進行積極開展,不斷將我國廣大基層群眾的業余文化藝術生活豐富起來;第二點,綜合利用講座、交流會以及培訓等方式,將相關操作技能以及文化藝術知識向廣大基層群眾進行普及;第三點,積極管理并協助組織社區內的文化藝術建設成果展示活動。
管理要求包括:第一點,能夠在各城市及鄉村的相關部門具體發出的工作要求下,有序的組織并規劃活動相關的內容、時間及活動地點等;第二點,將文化志愿者團隊成員的相關檔案管理制度進行建立并健全,進一步增強對成員的管理效率;第三點,對于團隊成員的培訓以及教育力度進行大力加強,將團隊的整體綜合素質進行全面提升;第四點,以社會團體贊助或政府撥款的形式,為整個團隊未來的活動經費提供一定的支持[2]。
(三)主要服務范圍及場合
文化志愿者主要在美術館、科技館、博物館、公共圖書館以及天文館等場所提供公益性的文化藝術服務活動。其主要服務范圍為宣傳館內的文化教育活動,協助開展科學知識的普及活動,對于一些娛樂活動及文化宣傳活動提供專業性的協助。
二、新形勢下我國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綜合分析后不難看出,我國大部分志愿者組織都是由一群志同道合且具有相同理念的志愿者自發組織并且成立的。因此在團隊建立的初期,往往在服務承諾、團隊管理體制以及措施要求等方面并不十分完善。此外,由于近年來我國文化志愿者團隊數量以及團員數量的不斷增加,導致不同團隊之間也會存在無法更好的進行溝通管理等問題出現。鑒于此,在實際開展志愿者服務過程中,志愿者團隊將面臨著各種不同的挑戰與機遇。
(一)不具備充足的物質保障
一方面來看,即便我國文化志愿者團隊的活動方式歸屬于一種公益性質的文化交流活動,但實際上一旦欠缺足夠的物質保障支持,對于團隊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正常組織而言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部分文化志愿者是憑借自身對于公益文化藝術活動的滿腔熱血而進行活動的,但長此以往如果始終不具備充足的活動成本,其對于活動成本的承擔以及無私奉獻也無法一直持續下去,如此整個志愿者團隊將無法長期的運營下去。另一方面來看,我國開始涌現出大量的文化志愿者以及團隊,因此在不同團隊之間也需要進行交流與管理,而這一成本同樣會影響團隊之間開展文化志愿服務活動[3]。
(二)缺乏一定的社會認知
受各種因素所影響,我國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中,大部分基層群眾并不具備充足的參與文化意識活動的自發性以及主動性,且也不具備充足的文化志愿者團隊的相關認知水平。由于部分團隊對于相關社會認知的程度有所欠缺,導致在正式開展文化活動時往往會遇到很大的阻礙與影響。不僅如此,還會導致在正式開展社會文化志愿活動的過程中受到廣大群眾的偏見與誤解。這對于廣大文化志愿者服務團隊組織并開展相關文化活動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挑戰與困難。
三、如何構建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機制
就如今新形勢下,要想更好的建設我國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機制建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建立并健全招募培訓機制
基于如今新形勢下,招募培訓機制可謂是我國更好開展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機制建設的重要基礎以及必要途徑。想要建立并健全招募培訓機制,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多種傳播形式
可以充分將報紙、電視、新媒體、廣播等形式利用起來,面向更多的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有效提升人們對其的社會認知程度。
2.更有針對性
可以充分結合文化志愿者實際的招募要求,將招募工作深入到鄉村及城市的企業行業、事業單位、機關社區以及文化教育等多種類的機構部門,從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展開志愿者的招募工作。
3.積極建設并完善崗位培訓網絡
對于文化志愿者的崗位培訓網絡需要有關人員不斷進行建設與完善,對于新加入的文化志愿者需保障其能夠得到有效的崗前相關知識培訓。對于原有志愿者成員而言,也需定期組織相關的崗位培訓,從而不斷增強其實際操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專業技術水平以及交流溝通能力,使其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今后的社會服務工作。
(二)統籌協調機制
就我國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建設而言,其不僅僅只是一項需要文化志愿者自身來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項需要整個社會共同進行參與的公益性事業。鑒于此,作為文化志愿者需要綜合分析并將相關的協調機制有效建立起來,如此對于進一步整合并統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重要力量便會提供更為有效的保障。就文化志愿者統籌協調機制的建立而言,其主要包括政府這類牽頭組織以及在社會中具有一定號召力以及影響力的志愿者牽頭組織這兩種組織形式。無論是以上的哪一種組織形式,只有基于社會范圍內將完善的統籌協調機制建設起來,才能促使其更好的發揮出作用[4]。
(三)鼓勵推動機制
為確保文化志愿者團隊內的所有成員均能夠始終保持一定的積極性及熱情來對待今后的工作內容,同時能夠進一步將更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成員吸引過來,一同加入到志愿者服務網絡團隊中來,積極發展并建設鼓勵推定機制則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來看,建設鼓勵推動機制應更加著眼于不斷加強建立團隊內部成員相關的榮譽性獎項制度,從而進一步全面提升成員們的團隊協作能力、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另一方面來看,通過將社會性質的獎項制度建立起來,不僅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志愿者活動的民眾參與程度以及社會認知程度,同時能夠全面將基層民眾投身于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以及熱情進一步提升。
(四)研究管理機制
所謂研究管理機制,實際上是完善并解決文化志愿者服務團隊中關于成本資金支持、服務平臺建設、管理制度以及施工規劃等多方面問題的一種政策機制。對各鄉村及城市范圍不同團隊關于團隊整合、法律法規、政策、人才隊伍、融資宣傳以及信息化建設等多方面進行完善與優化是其主要工作內容。通過不斷加強構建研究管理機制,有助于進一步對我國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建設今后的科學性、規范性以及有效性進行有效保障,為我國今后大力建設并發展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提供了堅實基礎,同時有助于推動其社會效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形勢下不斷完善與構建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機制,有助于大力推進我國長期且健康的發展文化志愿者服務組織,對于不斷推進我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有著尤為重要的促進作用。鑒于此,作為相關工作人員,需充分結合目前社會的發展現狀,將我國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機制更好的建立并發展,充分將其在我國社會文明進步中起到的作用及其優勢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潘愛蓮.淺談新形勢下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機制建設[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8(10):181-182.
[2]張靖.試論新形勢下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機制建設[J].大眾文藝,2017(18):123-124.
[3]楊力豪.新形勢下文化志愿者服務網絡機制建設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15):59-58.
[4]鄭永森.社會動員視域下的青年志愿服務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37(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