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峰
【摘要】在如今圍繞課堂“核心素養”展開的生物課堂上,影響學生學習的各種因素中,情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只有在師生間產生情感的和諧共振,才能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調動學生學習的高度積極性,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教育。
【關鍵詞】生物教學? ?情感調控? ?情感? ?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056-01
新時代的教學理念認為:“現代生物教學的主要目標不僅是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且更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培養”。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尤其需意識到情感教育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讓生物課堂教學不再是老師單方面的“填鴨式”教學,而是成為一種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師生間的雙向交流活動。而達成這樣的課堂效果必然離不開教師創設的動人情境,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情感調控,促進師生之間的心靈交流、情感交融,從而實現課堂的高效達成及反饋。
(一)生物課堂上對情感調控的掌握
(1)以學生為主體
當代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是自我發展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才能爭取最高效地達成課堂目標。在多年的高中生物一線教學經歷中,本人發現這么一個現象: 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對于生物課還是非常感興趣的,知道生物在現在以及將來的社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想著把高中生物學好了。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難度的加深,一部分學生逐漸以完成任務的狀態來應付生物課程,角色從主動切換成了被動,甚至喪失了學習生物的興趣。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后來筆者通過思考,發現主要責任并不是在學生身上,而是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學生對生物課程的情感因素方面的培養,導致學生沒有對生物學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失去了學習的欲望和激情。
(2)創設民主平等的氛圍
在生物課堂的教學中,雖然教師和學生扮演著不同的課堂角色,但無論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是平等的,都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釋放他們的天性,才能讓他們在生物課堂上敢于交流,勇于發言,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展示自己。
(3)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恪守“師道”。一方面,我們生物教師要在自己所教的生物學科上要刻苦鉆研成為業務上的行家里手,在知識面上成為學生的領路人;另一方面,我們生物教師要注重儀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表里如一,在行為舉止,道德修養等方面成為學生的“偶像”,用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去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位學生。學生則會對任課教師傾注更多的情感,伴隨著教師的情感波動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情感調控的作用
情感與學習動機之間的聯系是密不可分的,教師充滿正能量的情感引導會使學生身心愉悅,專注度提高,思維更活躍,對于學習效率來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學習提供強大的助力。教師是課堂的情感主導者,一個言語幽默生動,充滿親和力和激情的授課教師會很容易將積極的情感信號傳遞給學生,讓學習敞開心扉,主動進行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知識的碰撞,將極大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達成。
(三)情感調控的方式
事實上,情感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可以說,沒有情感就沒有交流。在生物進化史上,人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有著更豐富的情感表達。所以在我們的生物課堂上,創設一個相對自由寬松的樂學氛圍非常重要,生物教師在傳授教材知識的同時多用賞識性的語言給予學生表揚、肯定,讓學生體驗到作為課堂主體的樂趣,加強其學習興趣,形成學生和教師在情感基調上的和諧共振,一節好課則水到渠成。
1.運用生動課堂導入,創設良好情感情境
課堂的導入是一節課的起點,是重要的教學切入點和突破口,是調動學生情緒,激發學生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窗口。如果我們教師能夠在情感的基調上利用好課堂導入,通過富有情感的導語扣住學生的心弦,往往就能抓住學生的眼球。
2.科學設計課堂訓練,加深情感體驗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和個性特征,科學設計有層次、有新意、針對性強且緊跟信息前沿、貼切實際生活的個性化的課堂訓練。訓練可結合小組合作討論、競賽等多種形式進行。通過這樣精心設計的課堂訓練,能夠激發學生產生愉悅的學習欲望,增強學習收獲的喜悅,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情感素養。
例如學習《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一節,本人在課堂上結合“保護生物多樣性”這樣一個話題,讓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材料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并由每個小組的“發言人”交流每組的討論心得。學生就能總結出很多有效信息:探究幾十億年來生物多樣性是如何形成的;描述各類生物為如何人類提供包括食用、觀賞、科學研究、調節氣候、保持水土等不同類型的價值,等等。在這種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思維能力,還培養了學生關注自然、保護生態的環保意識。因此,我們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盡可能基于學生的情感角度出發,引領學生融入書本中的情感世界,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感受自然之美,感受生命之美,通過師生間情感上產生的共鳴,達到課堂情感的升華。
【參考文獻】
[1] 徒香福.培養學生開發與利用生物課程資源的主體意識[D].南京師范大學,2005.
[2] 張桂梅.創設寬松的課堂環境開展生物“生成性教學”[J].高師理科學刊,2010(2):52.
[3]鄭躍.中學生物生態化課堂的理論與實踐探討[D].山東師范大學,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