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鑫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地理教學也需要跟上實踐教育方針的指引,作為高中教育的難點學科,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素養,在知識的傳授方面不僅要注重應對高考的必備教學處理能力提升,同時要加強教學技能的全面化和創新化,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自主權。本文針對高中地理實踐教育為主要分析對象,探求高中地理教學的方向性和策略性。
【關鍵詞】高中? ?地理教學? ?實踐力? ?培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069-01
現代高中地理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意在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自身需求進行“挑選教育”,避免了傳統教育方式中以應試為主的方式方法。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實踐教育為我們的現有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如何適應新高考,非常使得我們深思,作者根據自身教育經驗和對當前教育改革的理解做出如下分析,主要從必備教學處理與教學技能等方面與廣大讀者探討。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實踐力的價值分析
地理作為理科課程的重要基礎,教育工作者在為學生制定教育規劃和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就需要按照高中地理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分析,不僅要關注到科學本身的知識,還要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社會發展需求相匹配。未來的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和綜合化,因此我們的高中地理教育也要符合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在地理教學上要盡量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設計問題、促進學生尋找問題、鼓勵學生探究問題,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同時讓學生體驗團隊協作以及交流討論等互助的學習模式。我們要轉變應試教育下的學生教育地位,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以學生為中心為其學習提供教學資源,老師更多的是為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基于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的教育思考
地理課程是一門集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教學課程,需要教師具有深厚的教學功底,為學生提供專業性很強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踐和實驗,也就是要求地理教師既要“專”也要“雜”。面對著當前的教育背景,我們倡導地理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開發和創新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主要是依托現有教材內容和知識點,同時組織學生成立興趣愛好小組,以興趣為基礎進行地理知識探索,并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糾正,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索知識內容,并在實踐形成總結結論的能力,這既是對學生的全面性培養,也是對老師的綜合素質鍛煉。
四、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力的具體策略
(一)將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
高中地理知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學生進行想象和聯想,抽象性的地理知識有的時候讓學生難以適從,因此老師需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挖掘素材,盡量創造出與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有緊密聯系的場景。例如,老師在講解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的時候,可以向先用圖片或者視頻進行區域情況展示,勾起學生對不同地區的想象或者回憶。因此建議老師在新課題先為學生們創立一個情境,在南北方氣候差異的問題上讓學生與周圍的同學進行討論,有些學生可能出門經驗較多,可以更多的與別人分享,最后再由老師對同學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這樣可以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互動熱情。
(二)采用開放性教學方式
高中地理教育理念首先要確定是以學生為主體,而采用開放式教學方式就是充分考慮到地理學科的特點與主體教學的特點。地理知識包括一個范圍內區域的地理條件、地質特征、氣候環境、動植物資源,以及社會風俗的成因等,可以說地理課程包羅萬象,但是往往在人們的傳統觀念當中僅僅將地理知識歸結于土壤、河流、山脈、礦藏等等,其實自然界的一切以及人類的活動都包含在地理知識范疇中。隨著我們社會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我們要將多元化的思維方式教給學生,并不斷拓展學生獲取知識的路徑。例如,在我們學習世界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是其基礎課程,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將所要教授的知識局限于此,而是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引導學生們進行探究式學習。
(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
很多高中地理教學中老師往往作為課堂的“中心”,學生們需要圍繞著老師進行討論,這種互動方式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師生互動,而目前我們所倡導的“生生互動”更多的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的教學方式,擺脫傳統的教學思維方式,要在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的融合。例如我們在講解“行星地球”地理知識環節,老師可以將討論的重點劃分為幾個范圍,繼而再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要保證每個小組的學生水平比較相近,不能讓小組與小組之間有過大的能力差異。最后是小組內成員進行交流討論,然后小組之間進行成果分享,讓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互動頻率,并讓課堂變得靈活熱烈,實現比較教學目標。老師要在教學中盡量的拓展學生對于現代產業的認知維度,將地理知識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拓寬學生的學習思維,并將目光集中在更加前沿的科學陣地上,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抱負。
結語
綜上所述,在注重教育全面性的今天,我們要以學生為高中地理教育主體,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中地理教師要重新審視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充分認識和了解實踐教育的要求和理念,讓地理教學更加靈活,注重教師的創新教學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精神,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實現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譚玲,余光輝.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羊山濕地研學旅行方案設計[J].社會科學前沿,2019,8(11):1952-1957.
[2]單超清.培養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方法的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5):58-59.
[3]湯穎靜,陳杰.基于"模擬實驗"落實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素養的培養與評價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為例[J].地理教學,2020(8):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