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泉
【摘要】 ?中學生正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應該在此階段加強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視。作為班主任,應該著手對中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培養,從而為中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中學生 班主任 行為習慣 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9-120-01
根據素質教育的相關內容,中學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作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任務。良好的行為習慣關系到中學生未來的成長,因此應該引起中學教師的重視。通常情況下,良好的行為習慣體現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一個好的習慣能夠不斷引領學生走向成功,使學生不斷收獲生活和學習上的自信,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未來更好地發展。
身為班主任,我對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教育用另一句話說就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方式以及學習習慣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更好地處理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因此,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學班主任,應該把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作為自己教學工作的一部分,對其加以重視,從而更好地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
一、明確規范,清楚標準
要想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嚴格按照正確的行為習慣辦事,就必須制定相應的規矩和準則,用明確的行為規范來約束學生的行為,使學生能夠按照行為規范來決定一些事情自己是否該做,一些事情的做法是否正確,能夠按照特定的規章制度開展對自身行為習慣的規范行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中學生守則》以及校級班規的作用,對學生進行行為方式上的約束,使學生能夠按照特定的行為準則來開展相應的生活和學習。班主任要要求學生背誦《中學生行為準則》等相關規范,把在生活和學習中的準則和條例牢記于心,從而更好地在生活中約束自身的行為,按照細致入微的行為方式開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從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細節出發,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
二、抓住小節,著手細微
良好的行為習慣體現在細節部位,因此應該從細節方面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約束,從細小的地方開展相應的教育工作。因此,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注意細節,如在校園中學習的時候要保持桌面整潔、聽課姿勢端正、作業工整、避免出現字跡潦草等等。通過要求學生在生活中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打架鬧事,注意自身的著裝和儀表、講究生活中的衛生、待人接物要禮貌,主動向老師和長輩打招呼,不吃或少吃垃圾食品等等,促進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言傳身教,榜樣教育
班主任要在良好的行為習慣上成為學生的榜樣,班主任一直都是學生良好的模仿對象,因此在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班主任要做到身體力行。班主任要能夠為學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促進學生在行為習慣方面向好的方向發展。如班主任在上課排版的過程中字跡工整,把自己的整理得干干凈凈,在上課的過程中,給學生留下幽默風趣的印象,使學生能夠受到樂觀開朗的性格的影響,從而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堅持不懈,反復訓練
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著名教育家曼恩曾經對習慣的養成做出這樣的比喻——習慣就像一條麻繩,每天在上面加上一根,時間長了就會變得十分牢固。這個比喻形象地表現出了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原理,因為只有長時間的重復、長時間的堅持才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班主任要能夠讓學生做到每天堅持,堅持不懈地學習下去,重復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地在原有的麻繩上加上更多的麻繩,使麻繩變得牢不可破,使良好行為習慣變成學生本身的行為方式,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五、激勵為主,獎善懲惡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學生在培養自身良好行為習慣的過程中畢竟會遇到各種困難,因此需要班主任良好的激勵行為,才能夠更好地促進中學生克服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中的困難,使學生用更好地方式完成自身的成長。對于那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班主任應該加強對他們的監督與管理,并且制定嚴格的獎懲措施,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開展自身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不僅僅要用愛去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要能夠通過積極發現學生學習上的優勢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提高。班主任要為班級學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激勵和獎懲機制,使學生能夠用更好地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營造氛圍,家校結合
在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家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長要能夠通過與學校的相互配合,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開展良好的配合工作,使學生能夠在家庭和學校的雙重監督工作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要與班主任展開協調工作,共同為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進行監督,如共同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監督學生在家玩游戲的時間,每天督促學生寫日記、整理自己的書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不斷獲取知識。而不同的家庭教育能夠使學生養成不同的行為習慣,因此,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七、總結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在生活中取得良好成長的資本,能夠使學生在良好的行為習慣影響下取得不斷的成長,從而在生活中更好地明白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和心態,為學生以后的生活增添砝碼。教育是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形成最重要的事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從而更好地開展相應的教育培養工作,使學生能夠在良好的行為習慣中一生不盡地受益。
[ 參 ?考 ?文 ?獻 ]
[1]倪樂華.中學教師如何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09.
[2]王猛.班主任如何培養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