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彩麗
【摘要】 ?根據教育的需要,為減少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困難,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成為了學生學習語文接觸的另一種新方式。相比原語文教材來說,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要更加豐富,更加貼近現代學生的生活。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使用,不僅對學生學習語文有很大幫助,還方便了老師們的課堂教學。本篇文章主要是對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認識與思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 統編教材 思考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9-118-01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方式。因為在現在的統編語文教材中,更加注重經典和人文方面的知識。在內容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處可見,這樣的方式,不僅幫助了學生們的語文學習,還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學習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自我的價值觀。以下是筆者對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相關認識與思考。
一、統編教材課文數量的變化
根據相關研究者的觀察發現,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選文上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和原教材相比,課文的數量明顯減少了許多,留下了一些對學生和老師來說,比較精簡,也比較直接和有意義的課文,這些課文的重點,也大多轉移到了讀書和口語等方面。不得不說,這樣的改變不僅方便學生的學習,還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老師的教學。
例如:在原語文教材中,三年級上冊語文原課文數量是三十二課,而在現在的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只留下了二十七課,相比原語文教材來說,減少了五篇課文。三年級下冊,原版語文教材中有三十二篇課文以及八篇選讀課文,統編語文教材現也只留下了二十八篇課文,原先的選讀課文也改成了現在的口語交際和習作。不得不說,課文的減少,確實使得教材精簡了許多。
二、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編排結構的變化
1.教材閱讀的編排變化
比較舊版的語文教材,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在教材閱讀的編排結構上也有了一定明顯的變化。在人教版的語文教材的閱讀編排結構中,文章的體裁比較多樣豐富,題材也比較廣泛。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增加了一些文學的體裁,但是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統編教材還倡導大量的閱讀,要求課內課后的共同拓展。教材中添加的課外神話作品,大大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例如:在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就有神話故事的教學。其中有《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普羅米修斯》、《女媧補天》等非常具有意義的神話故事。神話故事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探索其中的藝術魅力,了解其中反映出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2.教材重點的編排變化
人教版教材中有部分涉及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但是相比于統編教材來說,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則比舊版教材更加注重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傳承。在統編教材中,有很多關于傳統文化的課文。有各種各樣的有趣的歷史名人和各種各樣的寓言故事。這些都對小學生學習中國文化有著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就有很多關于傳統文化氣息的課文,如二年級課文《傳統節日》,這篇課文講述了中國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學生們同過課文的學習,很快就能感受到國內傳統節日的習俗文化。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有關傳統節日的課文,如《快樂的節日》、《二十四節氣歌》、《春居》等,這些課文中都蘊含著濃濃的中國味道。
三、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性質變化
1.統編教材更加具有時代性
通過一定的觀察可以發現,相比于舊版教材,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從而具有時代性。其實語文中的學習,大多數都是與學生的平時生活息息相關的。換一種說法,語文就是在講述生活,體現生活。這種貼近生活的學習方式,會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更加有興趣。除此之外,在教材中的口語交際部分,學生所要接觸的問題和知識,都是從生活常識中選取的,這一方法更是讓學生對生活的了解,大大提升了一個階梯。
例如:在統編版語文教材的課后活動《語文園地》中,有一個有關小學生學習認字的模板,學生根據這一模板,在游覽公園的過程中,通過看導覽圖,學會很多的生字;在生活中,對食物的各種形容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很多的生字;在學生玩玩具和其他游戲時,也學會了很多有關各種游戲的生字詞;在家中幫忙父母做家務時,又可以學到一些新字詞。學生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的學習方法,學會了很多的新知識。
2.統編教材更加強調學習的規律性
在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內容具有一定的規律。這樣的規律,體現在課文內容的難易程度的抽象程度。根據單元的學習進度,課文由簡單慢慢過渡到復雜,課文要素從形象化慢慢延伸到抽象化。因此,老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則根據老師的教學方法,慢慢提升學習的進度和能力,從而達到對語文知識學習的目的。
例如:在統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中,有一個“講故事”的內容。其中課文《開滿鮮花的小路》中,老師就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根據插圖講故事。在《鄧小平爺爺植樹》這一課中,學生則要根據插圖,講述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整個有意義的過程。在《大象的耳朵》這一課中,則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想象,描述大象可能聽到的話和大象想要表達的話。這樣由簡單到困難,由形象到抽象的過程,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從舊版教材到統編教材的變化,必定有著其獨特及其重要的意義。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便利和豐富了學生們的學習方式,也更具有時代性。這樣能夠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去學習相關的語文知識,這與現在社會的發展變化來說,有著一定的關聯性。以上便是本次筆者認識到的主要內容與思考,希望對相關教育者有所幫助。
[ 參 ?考 ?文 ?獻 ]
[1]王春平.對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青海教育,2018(03).